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中美角力 星學者料港或變「區域樞紐」 應拓東盟

<轉載自2023724 明報 加東版 港聞版>

香港與新加坡一直被為競爭對手,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中美角力下,香港長遠或會變成「區域樞紐」,反而新加坡能成為「國際樞紐」,同意香港開拓東盟市場。《港區國安法》實施3年,吳木鑾認為香港在政治上不能「太左」,維持自由開放形象,才能維持對外資吸引力。他舉例早前本港公共圖書館將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所著關於六四的書下架,在當地引起輿論關注,他形容事件恐怖,因李在該書對內地的評價其實正面,「如果你比內地還左,我為什麼不去上海?因為香港還有言論自由」。

指港政治不能「太左」 下架李光耀書惹關注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曾形容本港資金、人才和企業外流,星洲可受惠510年。香港近年致力開拓東盟市場,吳木鑾指出除了新加坡,香港在東南亞也面對中東挑戰,舉例迪拜正積極發展為金融中心,部分東盟成員如印尼同為穆斯林,兩地文化較接近,不少東盟企業樂意赴中東發展。

與星及中東相比,吳木鑾認為香港目前優勢在於可以作為東盟企業通往內地的大門;不過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他指新加坡在中美之間走務實路線,在打「國際牌」,反之香港不得不跟隨北京路線,部分企業因應制裁風險會傾向赴新加坡發展。「背後有很大問題,就是中美關係緊張後,新加坡變成國際樞紐,香港會變成區域樞紐。」

料中國牌優勢僅維持10 看好東盟潛力尤其印尼

吳木鑾指出,「中國牌」對香港仍然重要,需多利用,但估計優勢僅能維持約10年。他說中國長遠面對貧富懸殊、人口老化等問題,對內地發展信心不大,反而東盟尤其印尼發展潛力大,10年後全球或將重心放眼東盟。

對於香港未來定位,吳木鑾認為要增強與東盟國家聯繫,他說新加坡近年更重視在東盟發展,認為兩地可加強溝通合作;指新加坡並不視與香港競爭為「零和遊戲」,兩地有力一同「做大個餅」。

今屆特區政府積極發展創科產業,吳木鑾說香港在創科落後星多年。相比下他說香港「高才通」僅為應對移民潮問題,沒有針對性吸引香港需要的人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回望香港發展步伐,吳木鑾說早於曾蔭權年代已重視中東市場,曾蔭權2008年已訪中東,惟之後政府未見實際行動。他指香港核心問題之一是缺乏像新加坡政府的遠見和政策延續性,未來不能再朝令夕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