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 星期二

軍改參考美國 海空機大轉移

<轉載自20233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日前CNN記者搭乘美軍P8A巡邏機在南海拍攝解放軍戰機攔截的過程,入鏡的殲11戰機是藍灰色塗裝,顯示該機隸屬中國空軍。22年前,中美南海撞機,中方落海失蹤的殲8戰機機師王偉,是屬於海軍航空兵(簡稱海航部隊);而去年底,美軍指摘中國戰機在南海攔截其RC135偵察機時險釀擦撞時,視頻顯示的中方殲11BSH戰機,仍是海軍的淺灰色塗裝。去年以來,中國軍改一大動作,就是海航部隊的陸上機場及戰機大規模轉隸空軍,有消息稱,3個艦隊的航空兵至少300餘架戰機已轉給空軍。

海航大量機場戰機交空軍

今年農曆新年前夕,廣西桂平、江蘇常州等地的官員發現,他們前往慰問的當地海航部隊,都換上了空軍軍裝,基地門口的海軍旗也換成空軍旗,機場的轟6轟炸機和殲轟7戰機,也都換了空軍塗裝。

在新一屆中央軍委中,除主席習近平外,副主席張又俠、何衛東都來自陸軍,4名軍委委員中,劉振立均來自陸軍,李尚福來自戰略支援部隊,苗華和張升民分別是海軍與火箭軍代表。自副主席許其亮卸任後,空軍在中央軍委內已無代表;而海航部隊大規模轉隸空軍,是許其亮退休前中央軍委的決定。

仿效美軍 海航陸基變艦載

轉隸壯大了空軍的轟炸機隊,卻並非意味縮減海航部隊,而是要對標美軍,將海航由陸基轉向艦載,所以,海軍將只保留艦載戰機殲15,而預警機、反潛機、直升機和無人機隊,都將大幅擴編。

解放軍海航部隊雖成立於1950年代,但長期名不副實,只能算海邊的空軍,以沿海與海島的陸地機場為基地,如海南島的軍用機場就全屬海軍;而號稱世界第二強的空軍—美國海軍航空兵,主要安家在航空母艦上。隨着中國航母的發展,以及新式戰艦有直升機平台,海航部隊終可轉型。去年9月在青島的中國海軍航空兵發展論壇就透露,海航部隊已初步實現從岸基向艦基轉型,形成了以艦載戰鬥機、直升機、預警機、教練機為基礎的艦載機體系,未來海航部隊只會保留少數陸基機場,大部分機場移交空軍,陸基雷達和導彈基地、不適宜登艦的轟6、殲11等戰機,全部移交空軍。而美軍的轟炸機,就是全數歸空軍所有。據稱,海軍的9個陸基飛行旅,最終或只留一個。

配合擴軍 設校育新型機師

未來中國若有45艘航母,按美軍標準,海航部隊至少需67個艦載機旅,加上預警、反潛、加油、無人等機種,規模甚至較原來更大。為配合擴充,海軍現有的岸基戰機機師除留小量菁英外,全部加入空軍。為自行培養新型艦載機機師,海航部隊在各地的14間青少年航空學校,已成為海軍培養未來機師的主渠道,首屆學員已開始進行教練機飛行,今後還將從普通高中畢業生招收飛行學員。

所以,未來當美國軍機再遭遇中國海軍戰機時,意味着這些戰機已是從航母上起飛的了。

料半年內大部分地區復蘇 惟只是起點 學者:經濟3結構問題影響超疫情

<轉載自20233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3年防疫「清零」去年末突然終結,社會經濟重啟之際,人們期待着3月政治盛事「全國兩會」,能為疫後中國提供明晰指引。如何追趕因防疫失去的3年?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還面臨哪些問題與困境?圍繞這些話題,本報日前專訪了香港博源基金會學術委員、深圳大學特聘教授丁學良,他分享了自己對中國經濟前景的見解,並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經濟模式中還存有更多深層次隱患,危害程度更甚過疫情影響。

1)不限制人的活動 可收復疫下失地

初見丁學良,是在2月一個下午,這位知名學人相約記者在他任職的深圳大學校外一處公園裏見面。在不少深圳人看來,這城市在一兩個月前「幾乎所有人都感染過了」、「現在街上沒人戴口罩了」,但該校仍在執行嚴格的進出防疫登記——過去3年的舊痕迹,在這裏仍有迹可循。

新冠擾亂經濟 甚於戰爭

憶起新冠3年,丁學良感嘆,這場疫情,論波及地域之廣、影響人口之多、干擾時間之長、不可預測性之深,已令世界原有生活和生產進程長期受停滯,為20世紀以降人類社會絕少有之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擾亂,某種意義上,已甚過了動亂、革命或戰爭等人為危害。

恢復經濟 要滿足必需品買賣

丁學良以內地珠三角地區舉例,指在他觀察中,「這個代表全中國最有希望的經濟地域」,過去3年裏娛樂服務領域有不少高人氣行業,因難捱生意低迷陸續倒下,為數不多能堅持下來的,僅剩販賣菜肉等基礎商業活動。丁學良說,這背後,皆因日常必需品(daily necessity)的供給契合了民眾基本需求,而激活滿足這類需求之商業活動的運作,對於恢復社會經濟會起到決定性影響。

丁學良想到2003年沙士(SARS)疫情襲港,指這場維持了數個月的疫情,令到彼時香港經濟墜入二戰後最不濟狀態。丁說,當時就如何渡過危機,香港內部多有討論,他本人亦有份謀劃。其中,關於讓內地香港兩地人員與物質交往恢復正常的行政決策,自那時脫穎而出,並於後續發揮了關鍵影響。

當年中,沙士戛然止息,中央政府隨後祭出重磅項目「赴港個人遊」,大量從未踏足香港的內地客此後紛至沓來,「香港市面上頓時重現人氣」。丁學良說,他本以為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會看不起這類低檔服務業」,沒想到「開了這個口子後」,促成了整個城市的復興,也帶來了人們對這裏的信心,甚至激發了延伸的商業效果。他說,旅遊業的開放給一個社會帶來的影響力,「遠遠超過GDP(本地生產總值)上的字面統計」。

20年前復蘇經驗可供借鏡

而香港之例,對於如今的內地,也掉返轉頭,有了借鏡意義。在丁學良眼中,內地現時「基本上步步恢復正常」,「只要不限制人的活動」,修復因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這一點並不令他「擔憂」。

丁學良判斷,倘若不出現防疫路線大轉變,未來36個月,內地大面積地區的經濟便可走出低迷。「條件差一點的地方,由於人員流動較少、支付消費能力較低等因素,或許需要多點時間緩解;條件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長珠三角等地,甚至很多中等旅遊城市,3個月就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少數地方甚至還會有所增長」。

2)人力、資本、科技創新 問題不因疫情淡化消解

丁學良也說,雖然他對現時內地的經濟復蘇之勢感到樂觀,但「這只是起點對了」,延伸下去「還遠遠不夠」。他不避諱地指出,對於中國經濟而言,有些問題是因疫情而惡化,還有些問題非因疫情而產生,且這些問題不會因疫情的淡化而得到消解。丁表示,「在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所依賴的3個領域『人力資源』、『資本資源』和『科技創新資源』當中,中國如今都顯現出相應的結構性問題」,在外部環境近年異變的催化下,這些因素或對內地經濟長遠走勢影響深遠。

老齡化加劇 人口紅利漸消失

就「人力資源」牽涉問題,丁學良指出,大量廉價勞動力提供的不可持續性,自疫情前就已在內地引發各階層憂慮。在他看來,這種曾為中國經濟指數貢獻良多的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如今滲透到社會各方面,「不可能永遠指望它下去」。中國人口自去年出現逾60年來首度負增長、內地社會老齡化趨勢近年持續加重、不少地方養老金財政成本按年加劇,這些問題都令到此結構性障礙持續掣肘經濟的增長。

基建回報率減 政府揹債浪費資源

對於「資本資源」潛藏問題,丁學良說,具體所指,即是國家經濟資源的投資效益「如今愈來愈低了」。在他看來,過往一遇到嚴重經濟風暴、蕭條或是危機,繼而國內或國際面臨大面積經濟衝擊時,中央政府總慣用承襲社會主義思維的策略「不斷增加對基建等固定資產投資」,來予以應對。「這種經濟思路是中央認為最有決定性的一招,但其實這對經濟增長的動力有嚴重誤解。」

丁學良認為,當局把GDP的大比重資金用於硬件投資,大舉興建道路、橋樑、機場、水庫、摩天大樓等設施,甚至廣泛翻新城市,長此以往「不能總是不考慮它的回報」。丁引用數據指,19802008年期間,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佔GDP比例從25%上升至43%,次年猛升到47%20092015年期間,全國投資佔GDP比例一直維持在45%47%之間。而20002015年期間,GDP年增長率卻下滑約2個百分點,即「投進去的愈多,回收愈少」。

「基礎建設的投資,你也要對照平均市場回報率來作效益評估」,丁學良認為,當局應以此原則作準擇優投資,而「不能總是盯在這個領域(基建)上」。他指出,中國基礎設施硬件投資的回報率歷年遞減,造成至少兩大後果:其一是政府背下大量債務、資金無法回籠;其二是造成大量投資建成之所謂「設施」,因供多於需而空置舊化。此兩者最終導致了全社會範圍內稀有資源被低效使用以至白白浪費。丁指出,由於民營企業投資行為更看重回報率,若欲優化上述議題,可考慮讓資金更多地流入民營企業。

海外先進科技對華關門 業界憂心

丁學良說,內地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直到本世紀初幾年,全要素生產率趨勢一直呈增長態勢,具體表現便是那個年代,投入等量人力資金,產出總值能長期維持上升勢頭,這背後得益於「技術在更新」的助推。惟近年來,這一趨勢愈趨式微,整體國際形勢環境對中國愈發不利,全球技術最發達經濟體與內地之間的高科技互助渠道愈發受限制,這在特朗普主政美國時代和新冠疫情的3年間格外顯著,繼而導致諸如技術等全要素生產率的組成要素,其比重不斷下降,在經濟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愈發衰減。

丁學良指出,以美國為首,目前包括歐洲、日本甚至台灣等地,都正將自己最先進的科技以至研究成果,逐步對大陸關上大門,「這是我特別擔憂的一點」。丁說自己近年參加一些以深圳、珠三角為基地的「中國最重要科技公司」的非正式研討會時,最常聽到企業高層談及話題,都是對此問題「憂心忡忡」。「公開場合下,你聽不到這些」,丁說,而且「這個問題在未來至少10年內,恐怕都不會有所好轉」。

丁學良以當下火爆的超人工智能程式ChatGPT作例,指內地需自我檢視,「為何這些奇蹟總是能在美國誕生,而不是在我們這裏?」此般差異背後,皆因為「美國提供給了最優秀科技人才以最大的空間」,「行政對自下而上的開創性互動不會設限制」,這種環境是「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比擬的」,他提高音調、比劃着手勢對記者說。

3)產業鏈優勢短期難取代 自主創新長期關鍵

對於中國的短中長期經濟前景,丁學良認為,中國的製造業及出口功能,至今仍為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生產訂單所依賴,很多外來的生產技術如今亦在內地「被本土化」,就中低檔產品的生產鏈來說,全球範圍內至今都難找到替代者。因此,即便在近年局部逆全球化「脫鈎」氛圍下,有西方企業正從內地撤離生產線或轉移訂單,但短期而言,尚不足以完全消除或取代中國在過去40年裏,通過全球化所發展出來的產業鏈優勢。

但丁學良亦指出,中國目前處在由中級向高級工業化經濟形態的過渡階段,今後能否在自主科技創新上獲得長足進步,是未來能否破解自身經濟情勢受中美角力所困的關鍵變量,「而任何真正的創新,必定只會從受到法律保障的自由環境中孕育,愈多自由,愈多創新」,他反覆強調這句話。

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毁台」傳言澄而不清 「疑美」情緒揮之不去

<轉載自2023226 明報 社評>

一名美國電台節目主持近日爆料指總統拜登有「毀滅台灣」計劃,在台灣被炒得沸沸揚揚,雖然台灣官方與美國在台協會都出面「澄清」,指為「不實資訊」,又稱台美關係「堅若磐石」。但效果似乎不彰,相關話題反而愈炒愈熱。美方的連串言行,包括逼全球半導體晶片龍頭企業台積電到美設廠、討論大陸攻台時在台灣實行「焦土政策」、炸毁台積電工廠、把台灣變成「地雷島」,與解放軍打巷戰,都引發島內民眾懷疑美國的「疑美」情緒,而「毁台」傳言的熱議,更是加劇了這種情緒。

本月中,華盛頓電台節目主持人兼政治分析師尼克森(Garland Nixon)在社交媒體「爆料」稱,白宮內部消息透露,拜登在被問到有什麼比「新保守烏克蘭方案」(the neocon Ukraine project)更具災難性時答道,「等你看到我們的毀滅台灣計劃就知道」(wait until you see our plan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aiwan)。這則「爆料」上周被台灣前立委蔡正元引述後,在島內引發熱議。

華府爆料引島內熱議 台密集澄清難堵眾口

爆料」似乎頗具殺傷力,從台灣行政院長陳建仁、外交部、民進黨立委,到美國在台協會(AIT),空群出面澄清。陳建仁說,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呼籲民眾不要輕信謠言;台灣外交部則稱,該消息來源未經查證絕非事實,台美關係持續正面發展,美方不斷展現對台灣堅定承諾,還指有心人士刻意放大疑美論、反美論,傳播不實資訊,呼應大陸對台「認知戰」;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亦發聲明,稱拜登當年有份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持續堅守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等立場,對台灣承諾「堅若磐石」(rock-solid)。有民進黨立委稱,既然過去拜登稱美國會派兵護台被說成是「口誤」,那麼這次也可能是他「口誤」。

不過,上述澄清難堵悠悠眾口,拜登到底有無講過那句話,所有的「澄清」都未提到。有台灣網民質疑,「為什麼是台灣外交部出來澄清?」「請問外交部有查證嗎?怎麼知道是假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亦質問,「(台灣)外交部有資格替美國或美國總統拜登澄清嗎?」蔡政府不是說當前台美關係好嗎,那就問個清楚,讓美國出來說明。

爆料風波鬧得如此之大,和台灣社會的「疑美論」不斷發酵不無關係,而美國近年來的諸多言行,確在自招「毀台」嫌疑。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熱炒「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話題,製造台海緊張氣氛,去年對台軍售8次,鼓勵台灣實施「豪豬(箭豬)戰略」,討論準備在台灣「打巷戰」,對台出售14M136火山車載佈雷系統,要將台灣打造成「地雷島」,美軍安全專家鼓吹用「焦土政策」對抗大陸,甚至主張台灣必要時摧毀基礎設施。而對待台積電的取態,更被視為「毀台」的第一步。

全球逾60%半導體和92%先進晶片來自台灣,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則是龍頭企業,因此被視為台灣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資產,有「護島神山」、「矽盾」之稱。早在202111月,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就有一篇論文提到,若大陸攻台,台灣應自毁台積電,以令大陸失去奪台的興趣。文章引起大陸關注,當時國台辦曾回應,「台積電不是中國尋求統一的原因」。去年10月,外電引述匿名美國官員透露,為防大陸取得先進晶片製造技術,白宮正研究各種應變計劃,「在最糟的情况下,美方將撤出台積電的工程師,再炸台積電」。同年12月,在美國威逼利誘下,台積電到美投資設廠。不過,據美國傳媒最新報道,台積電內部都承認,這個耗資400億美元的項目是「糟糕的商業決策」。但無論如何,台積電已經成了「美積電」。

「疑美論」既是對美方護台承諾的懷疑,亦有對美國利用台灣作戰場消耗中國的憂心。台灣中研院歐美研究所上月中旬公布的民調發現,56.6%的受訪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美國是講信用的國家;另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對於是否擔心台灣變成第二個烏克蘭的問題,擔心者佔51.6%,不擔心的43.6%,對於是否相信戰時美軍會協防台灣的問題,相信者僅42.8%,不相信的有46.5%。可見「疑美」情緒在台灣已佔上風。

鼓吹焦土謀毀台積電 民進黨配合做美箭豬

與用烏克蘭來消耗俄羅斯一樣,美國打「台灣牌」的目的也是為消耗中國,台灣是否毁滅對美國的戰略目的並不重要。對此,民進黨當局不會看不清楚,但他們卻全力配合美國戰略,竭力為「疑美論」消毒,更利用美將增加在台駐軍的消息來安定人心,對美方言聽計從,延長義務兵役期,大肆購買美國軍備,發展不對稱戰力,要做美國的「豪豬」,這是愛台還是害台,就像美國是護台還是毀台一樣,明眼人都應該看得清楚。

南海4島擁機場 南沙新島解放軍部署導彈戰機等

<轉載自202322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美國《華爾街日報》24日的報道披露,美軍巡邏機日常飛越南海除了旨在挑戰中國對南海的主權聲索,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偵察中方島礁的軍事部署和活動。事實上中國在南海大規模填海造地10年來,新填、擴建10幾個島礁,擁有4條飛機跑道,日趨完備的軍事部署,令解放軍在南海有隨時遂行機動作戰任務的能力。

目前由中國大陸擁有的南海四座島礁機場,包括西沙群島永興島機場,以及南沙群島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濟礁人工島機場。美方過往拍攝的圖片顯示,有關島礁上建有多層建築庫房,機庫、碼頭,並停泊艦艇。

美方指出,中國南沙新建設的三個人工島,已完成大部分軍事建設,部署了雷達、反艦和防空導彈、戰鬥機和激光、干擾系統等其他軍事設施。

美軍研判,這些人工島延伸了解放軍在陸地以外的攻擊能力,他們能夠起飛戰鬥機、轟炸機、預警機,亦具備導彈進攻能力。

近年美軍艦機頻頻穿越、飛越南海,過程中也多次接到中方發出的呼叫警告,中國戰機隨時起飛查證驅離。中方則一直強調,南海島礁軍事設施屬於防衛性質,不存在軍事化問題。

背家族原罪 蔣萬安「二二八」兩難 周年日首悼念致辭受關注 傳媒人:道歉方有和解

<轉載自202322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二二八」紀念日將近,圍繞蔣介石的後代、台北市長蔣萬安屆時(28)怎樣展現他的政治歉意,吸引時下台灣社會的關注。剛上任市長,就遇上紀念追思會,既是「蔣家曾孫」又是「政治新星」的蔣萬安,會在「政治原罪」和「民心所向」的張力中如何自處?夾在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這名蔣家後生真的可以負擔起歷史和解的重任?有受訪台灣政情觀察者指出,蔣萬安對所有蔣家的功過都要概括承受,「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有道歉之後,才能走向和解。

臨近二月底,二二八事件的記憶又被召喚出來。如世人所知,這件事是台灣戰後史上的悲傷扉頁。於1947228日爆發的官民衝突,因國民黨領袖蔣介石發動部隊鎮壓,導致可能有2.8萬台灣人在兩個月裏遭殺害。之後,台灣人又經歷40年「白色恐怖」,戒嚴期間國民黨一直壓制對此的討論。直到1987年,蔣介石之子蔣經國才親手終結了這段漫長壓抑的歲月。

如今,台灣終於可以坦然面對這件島嶼現代史上的慘痛政治事件。人們自由地批評國民黨曾犯下的歷史錯誤,曾經分裂的社群也逐漸被治癒。這些年來,遇難者家屬和活躍的政客不斷發聲,希望為這場貫穿很多人一生的政治傷痛,找到問責對象。

將與馬英九同赴二二八公園

身世顯赫的蔣家,如今第四代裏只有蔣萬安活躍於現時的政治舞台。也因此,從做立委到當市長,蔣萬安在政壇一路走來,都始終迴避不開「要為二二八道歉負責」的追問。事實上,蔣萬安接掌台北後,其關於二二八的論述和動作,就備受外界關注。台北市府早前已指,二二八76周年當天,蔣萬安將與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同赴台北二二八紀念公園悼念並作致辭。

對於蔣萬安屆時的政治表態,台灣時事評論員林庭瑶昨向本報分析,由於蔣萬安個性保守,預期他今年二二八仍不會就事件道歉,「但會使用較具政治歉意的言行。」林說,蔣萬安自認是蔣家後代,又是蔣家政治繼承者,背負有歷史包袱,由他講出的道歉,意義會格外不同。

過去鮮就二二八表態 對蔣介石歷史定位「含糊其辭」

台灣政論時評人趙少康亦對本報指出,蔣萬安身為蔣家後代,又當選了發生二二八事件的台北市的市長,如二二八當日能向當年受難者及家屬誠摯道歉,「雖然不一定會被所有家屬接受,但至少是一種誠意的展現。」

林庭瑶認為,蔣萬安未來政治路還很長,認為其未來早晚會道歉,「因為道歉之後,才有可能和解」。林分析,可能現在是「幕僚建議」,若今次蔣萬安還沒道歉,或是因為「還不願把政治籌碼一次用光,認為來路方長」。

對於蔣萬安是否應背負曾祖父蔣介石遺留下的「政治原罪」,林庭瑶表示,二二八事件是蔣介石政權犯下的「錯」與「罪」,蔣家後代「當然必須」面對「原罪」。指蔣萬安自認繼承蔣家,所有蔣家的功過便都要概括承受,不可能只繼承與接受有利的部分,不去面對和解決不利的部分,「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由於蔣萬安過往鮮少就二二八公開表態,目前尚無法觀察他對此議題的清晰取態。趙少康說,以他之前的政治份量,表不表態沒什麼重要,如今擔任台北市長,政治地位不同,加上身分敏感,政治態度才突然受矚目。

林庭瑶則指,相比之下,曾有清楚表態的是蔣萬安之父蔣孝嚴。蔣孝嚴曾就2006年《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中指「蔣介石是事件元兇,應負最大責任」,而要求涉事人士道歉及提起法律訴訟。相反,蔣萬安從未正面回應此事,他對蔣介石的歷史定位也「含糊其辭」,僅稱「讓歷史回歸歷史」。

林庭瑶倡借鑑馬英九做法

林庭瑶認為,未來蔣萬安還需要更積極的表態,如同聖嚴法師(知名佛教比丘)的十二字箴言,即遇到困難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蔣萬安只有面對,還沒有道歉,只有道歉之後,才能走向和解。

林庭瑶建議蔣萬安應借鑑馬英九做法,指馬的姿態屬「面對歷史,就事論事,是非分明;面對家屬,將心比心,療傷止痛」,值得肯定。趙少康也說,1995年二二八紀念碑落成時,時任總統李登輝曾親自道歉,稱「承擔政府所犯的過錯」;後來,馬英九亦逐年參與二二八活動,還曾被吐過口水。

在外界看來,二二八的歷史羈絆,或令蔣萬安的政治生涯持續陷落角色兩難之境。林庭瑶對此認同,指此乃蔣萬安政治仕途上「很難跨越的政治障礙」。蔣萬安要繼承蔣家「政治香火」,惟蔣介石在台灣青年眼中被視為獨裁者,人民心中留下龐大且沉重的陰影。

趙少康:有深藍人認為不需道歉

趙少康則指,蔣萬安的兩難還在於有些深藍朋友認為根本不需要道歉,認為馬英九道歉都是錯的,而且道歉也沒有選票。但作為一個政治領袖,總是希望弭平傷痕,前人結下的怨恨,後人能解就要盡量化解,能化解多少就化解多少。

今天的國民黨,在後威權時代的台灣社會,已完成政治角色調整的自適應,對於二二八這段往事,傷痕雖未完全化解,但黨內已能普遍誠懇面對。林庭瑶表示,這段歷史對於海峽兩岸都具現實啟示,「兩岸人民都應該要勇於面對歷史,積極且務實地解決兩岸長期留存下來的歷史問題」。趙少康則指,二二八經歷的最大啟示,在於再怎樣的政治競爭都不可以故意入人於罪,尤其不可以政治理由殺人流血,否則仇恨很難化解。「二二八經過76年,家屬仍然氣憤難平,如大陸以武力攻台,留下的血海深仇,可能幾百年都難以化解。」趙說道。

俄烏戰爭加速日本正常化

<轉載自2023226 明報 國際版 欄名:日本內望 撰文:張望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准教授>

2023220日晚,日本媒體廣泛報道了美國總統拜登秘密訪問烏克蘭的消息。對此,日本的國內輿論百般不是滋味。據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早在去年就計劃和歐洲首腦組團閃電訪烏,但由於日本國內僵化的行政規章制度,岸田首相訪烏久久未能實現,進退兩難。至今,日本是G7中唯一沒有派領導人到訪基輔的國家。

俄烏戰爭爆發一周年,這個遠在歐洲發生的戰事毫無疑問地也影響到處於東亞的日本對自身安全環境的認知。20221216日,日本政府正式發布了安保三文件,即《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原《防衛計劃大綱》)和《防衛能力整備計劃》(原《中期防衛能力整備計劃》)。安保法案通過後,日本基於威懾(deterrence)邏輯開始發展「反擊能力」,變成一個攻防兼備的能戰國家。如果以足球賽來打個比方:過去的日本只能守住自家龍門,不具備攻擊對方的資格;如今,日本隊變得可攻可守,可把球踢入對方龍門。

安保文件突顯日本不安意識

對於以上日本安全政策的變化,中國國內的主流解讀是:俄烏戰爭令日本找到了加強防衛力量的契機,東京正藉俄烏衝突邁向政治和軍事大國。但這樣的解讀是否準確抓住日本實態?

日本安全政策的轉折點,經常和外部世界的重大安全衝擊有關,未必是源於預先謀劃的戰略性舉措: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日本被美國指摘「只出錢不出人」,只會「搭便車」,導致日本領袖開始思考讓自衛隊走出國門貢獻國際社會。2022年末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解密的1991年外交密電,披露了當時駐美大使村田良平敦促海部政府盡快派遣掃雷艇赴波斯灣,外務省和內閣法制局當時還為此事相持不下,可見當時日本的內部決策並非遵循一個統一的借船出海外交戰略;2001年的反恐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日本為了避免再一次被華盛頓批評而主動派兵支持美軍,在非前線地區從事後勤支援。同樣,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令日本社會突然意識到:通過軍事實力改變國境線的做法在21世紀復活,世界重回現實主義的叢林邏輯,於是開始認真思考加強自身並不強大的軍力(在東亞,日本沒有核武,也沒有中程導彈,而中俄朝三國都有),其背後的情緒是:不安、恐懼和害怕。

告別一味依賴美國與非武裝和平主義

俄烏戰爭成為了日本反思自身國防的一面鏡子,激起了日本對俄國入侵以及中日島嶼衝突的擔憂。目前,日本的主流輿論認為,如果發生外國入侵日本的事態,難道日本人依然要死抱着和平主義理念坐以待斃?日本媒體同時也驚訝地發現,負責國防的自衛隊缺乏續戰能力、且彈藥儲備嚴重不足(戰機零件共用,拆東牆補西牆)以及軍隊高齡化(平均年齡36歲;2022年海上自衛隊某幹部畢業生班的平均年齡高達45歲)。此外,海陸空自衛隊都沒有處於滿員狀態,出現慢性人手不足(2022年數據:陸自滿員率:92.7%;海自滿員率:95.9%;空自滿員率:93.2%)。同時,俄烏戰爭也給日本民間和平主義者帶來衝擊。有廣島的和平反戰團體表示,他們開始面對不少民眾的質疑:即如果出現外國入侵日本,國民是否應繼續堅持不抵抗的和平主義?

戰後日本的國體從來就不是和平主義,而是一個依循現實主義行事的國家。根據美國學者Jennifer M. Lind的研究,戰後日本一直採取推諉(buck-passing)戰略,通過有意識地將軍事安全責任推給美國,從而可以專注於戰後恢復和經濟發展。按照韋伯定義:國家是一個「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的實體。按此標準來看戰後日本一直不算正常國家。憲法第九條和美日安保條約,對日本來說猶如一個缺一不可的套餐:即能用來作為抵抗美國要求日本擴軍的擋箭牌,又能用來在東亞威懾潛在對手保障自身的國家安全,也就是說,日本一直處於「軍事主義」與「和平主義」之間的非正常狀態。2022年的俄烏戰爭令日本醒覺:過去的套餐不能再用了,完全依賴美國存在潛在風險(烏戰爆發美國並未直接參戰),日本需加速國防正常國家化,防患於未然。

220日,自民黨內有名的軍事通石破茂在日本國會就防衛問題對岸田首相提出一連串質問,令外界得以一窺目前尚處在這一正常化過程中的日本防衛思考之不成熟。石破問:第一,日本向美國購買大批戰斧巡航導彈,但這些導彈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如今的時代無人機滑翔彈橫行戰場,日本能靠這些過時武器構建所謂反擊能力威懾中俄嗎?第二,防衛省要建造超級神盾護衛艦實現導彈防禦,但對如何在海上保護這樣一艘耗費鉅資的戰艦卻毫無概念,如何解釋?

作為一個長期處於和平時代的東亞島國,日本還處在學習大國政治遊戲的初級階段。日本的正常國家化才剛剛開始。

2023年2月22日 星期三

國台辦主任晤星外長 稱向國際講清台灣問題

<轉載自202322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前日在北京會見到訪的新加坡外長維文,引發外界關注。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表示,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向國際社會講清楚台灣問題的歷史經緯和法理事實,講清楚北京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所作的工作和努力,是國台辦的工作之一。

中新社報道,宋濤當時向維文說,希望新加坡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統一大業;維文表示,星方將繼續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至於大陸弔唁星雲法師代表團近日赴台受阻,民進黨當局稱大陸藉此事「刻意進行政治操作」,朱鳳蓮強調,大陸代表團此次準備赴台,目的單純,就是弔唁星雲法師。代表團無法赴台的唯一原因就是民進黨當局罔顧人道、粗暴阻擋。

另外,針對大陸提出優先恢復16個兩岸直航航點,台方遲遲未予回應,朱鳳蓮表示,大陸支持兩岸航空業者大幅增加兩岸航線航班,目前的運力難以滿足兩岸民眾需要。希望民進黨當局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盡快取消人為限制,恢復兩岸空中客運直航正常化。

「國安會談」7小時 民進黨稱證台美關係不受制

<轉載自202322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與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周二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與美國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等美方涉台事務官員就國安議題舉行閉門會談,日前傳出訪台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蔡斯(Michael Chase)也在場。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認為,正值美中關係相對緊張的時刻,「這次突顯台美關係不再受制於中國」。

中央社報道,會談時間長達7小時,雙方均未對外發表談話。美國出席官員還包括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副助卿華自強(Rick Waters)、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拉特納(Ely Ratner);傳將接任AIT主席的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等人亦出席。

美海軍陸戰隊司令伯格(David Berger)上周稱,考慮在印太地區擴大運用攻擊型自殺式無人機,暗示「台灣有事」將部署該武器攻擊解放軍船艦;又說「若台灣有需要、美國同意,無論任何訓練,我們都會提供」。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回應稱,美方政客的言論充分表明,美國反華勢力出於自身利益縱容支持「台獨」分裂勢力冒險挑釁,挑動台海緊張局勢,目的是借台灣問題遏制中國發展進步。

中央社報道,台灣陸軍第542旅、333旅聯合兵種營今年下半年將赴美交流,是台軍首次以「營級」規模赴外交流。

菲澳防長會晤 兩國擬南海聯合巡邏

<轉載自202322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菲律賓代理防長加爾韋斯(Carlito Galvez)昨與澳洲防長馬爾斯(Richard Marles)在馬尼拉會面,議題包括商討在南海進行聯合巡邏。馬爾斯會後見記者時說:「我們今天確實討論到研議進行聯合巡邏的可能性,相關工作將會繼續下去,我們希望很快取得成果。」

菲律賓是南海主權主要聲索國之一,當局正強化與區外國家的安保合作,包括本月2日與美國簽署協議,允許美國使用菲律賓4個軍事基地,令總數增至9個。10日,菲日外長和防長分別會談,確認加強安保合作;同一天,華盛頓表示將重啟美菲南海聯合巡航,此前菲方將其暫停了6年。

美防長警告他國勿攻擊菲船

菲律賓早前指控中國海警本月6日在南海以「軍事級雷射」照射菲海岸防衛隊船艦,菲總統小馬可斯召見中國大使黃溪連當面質問。馬尼拉一名官員周一(20日)稱,與美國關於聯合海岸防衛隊巡邏的會談,已經超越了初期階段,開展聯合巡邏的可能性很高。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周二(21日)與加爾韋斯通電話,強調美國致力於支持菲律賓在南海的合法權利與行動,他國在南海向菲國公務船隻發動武力攻擊,將啟動美國對菲律賓的防禦承諾。

秦剛晤印尼外長 稱亞太不應現新冷戰

印尼近期也批准一個開發納土納群島附近海域油氣田的初步計劃,有關海域因靠近南海,過往印尼的開發計劃曾引起中方不滿。中國外長秦剛昨在雅加達同印尼外長蕾特諾共同主持中印尼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四次會議後共同會見記者。秦剛強調,新冷戰、大國競爭不應在亞太地區出現,地區國家不應被迫選邊站隊,相信包括印尼在內的東盟國家將獨立自主作出判斷和選擇。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金門議會向蔡英文交「永久非軍事區」陳情書

<轉載自20232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金門縣議會「跨黨派問政聯盟」及「無黨籍聯盟政團」昨(21)分別向總統蔡英文、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及行政院長陳建仁遞交「永久非軍事區」陳情書,盼望傾聽金門人的心聲,推動「金、馬兩縣劃為非軍事區」,拔掉引發兩岸衝突的引信,建構其成為「和平特區」。

陳情書主要陳述金門經歷過戰爭的磨難,深刻了解「和平」的珍貴;金門人渴望和平、更珍惜和平,不願意見到兩岸重蹈覆轍的戰事歷史重演,並稱建構「和平特區」,此舉將是台海兩岸之間信心建立的最重要象徵與里程碑,更可視為突破兩岸政治、軍事困境的一項解決途徑,進一步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也符合國人期盼「和平」終極目標。

陳情書亦呼籲中央以「開放金門」、「授權金門」、「重新定位金門」為始點,相信才能創造更大的發展機會,掌握兩岸開放交流的歷史契機,借力使力,聯結與廈門、海西發展的機會,推動「金廈跨海大橋」興建,建構「金廈經濟生活圈」。

「跨黨派問政聯盟」召集人陳泱瑚表示,金門縣議會兩政盟在26日共同發表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的4大宣言,已擬為3份陳情書,希望交給中央,表達金門鄉親的訴求與聲音,幫助金門人實現具體的願望,讓金門永久保持和平,成為兩岸互動溝通的橋梁。

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台烏應同持主權完整原則 陸委會抗議「自古中國一部分」

<轉載自202322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王毅於慕尼黑安全會議並發表主旨講話後,回答台灣問題時稱,各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強調要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台灣問題上也同樣要堅持這一原則」。台灣陸委會對「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等言論表達嚴正抗議。

王毅在當地時間周六表示,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也絕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這就是台灣問題的真正現狀」。王毅強調,想要改變這一現狀的不是他們,而是「台獨」分裂勢力。

他稱,要維護台海和平就必須堅決反對「台獨」,必須堅定奉行一中原則,這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在烏克蘭問題上,各方強調要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台灣問題上也同樣要堅持這一原則,堅決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在重大問題上不能搞雙重標準。」

台灣陸委會昨發聲明表達嚴正抗議。陸委會表示,台海現狀與事實是「兩岸互不隸屬」,絕非中方矮化台灣、扭曲事實的「一個中國原則」,此一企圖誤導各國的對台政治主張從未被國際社會認同;又認為北京缺乏道德勇氣譴責俄國侵略,反將全球反對威權侵略擴張的「共識」視為「雙標」,只會加深國際社會質疑反對。

內地醫保改革本意好 粗暴推行引誤解抗議

<轉載自2023220 明報 社評>

武漢市出現數千人示威抗議,表達對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滿,有關部門才急急忙忙地推出很多解釋及說明,以緩解民眾的焦躁情緒。如果細看國務院20214月發布的文件,的確可以澄清很多現時的誤會,但改革措施的草率與粗暴地推出,導致因誤解而不滿,地方政府「不宣傳、不交代、不透明」的做法,難辭其咎,現在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中央政府更應該吸收教訓,在推行其他改革措施時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個人帳戶進帳突然減少惹不滿 統籌帳戶進帳增加但查證無門

醫療保障影響千家萬戶,任何措施變動都不是小事。目前推行引發爭議的改革措施,對所有在職職工及家屬,以及退休人員的福祉,都有影響,任何人發現個人帳戶上的錢「突然」少了,而且降幅還不小,都有理由大動肝火。甚至質疑是否因為政府在防控疫情上花錢太多,醫保基金會「爆煲」,所以減少醫保個人帳戶的額度。

3年疫情嚴防死守,要求所有人不停做核酸檢測,以及其他各種開支,確實花了以億計的額外經費,而這筆帳地方政府一直從醫保基金支出,直到國家醫療保障局20225月發出聲明,核酸檢測等防控開支必須由地方政府負責,不能再從醫保基金開支。然而,醫保基金入不敷支的根本原因不在於疫情,而是人口結構問題,老齡化的特徵就是退休人員的比例逐漸增多,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在醫保基金同樣出現供款人數減少、享受醫保人數增多。這恰恰就是這次醫保改革要解決的問題。

醫保基金的操作細節也有很大影響。全國95%的人都參加醫保,是全球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名參保人都有兩個戶口:「個人帳戶」和「統籌帳戶」,小病和購買藥品從個人帳戶支出,大病住院手術等從統籌帳戶支出。在職職工由個人和工作單位分別按工資的百分比供款,退休人士免供款,醫保基金則會劃款到所有參保人的個人帳戶和統籌帳戶。由於年輕人少看病,個人帳戶累積很多錢沒花,退休人士則多看病但錢不夠。現在提出的改革是,減少劃款進個人帳戶,增加劃款到統籌帳戶,而從統籌帳戶支出的用途和報銷比例也增加,包括以前不包的門診,以及更大的住院和手術範圍,而且可以將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統籌帳戶攏在一起,成為「家庭共濟」,老人可以用年輕人的統籌基金支付醫療費用。目標希望將個人帳戶的「閒置基金」用在更有效的地方,以達到「社會共濟」目的,連帶家庭共濟的作用,基金就可以使用效率最大化。

任何改革都會造成利益的轉移,個人帳戶的錢少了,很多年輕人根本不察覺,因為很少人會經常去查一個很少用的戶口,但經常看病的退休人士會密切關注個人帳戶動態,發覺每月的進款少了而沒有被通知原因,當然會大發雷霆。若然解釋清楚,退休人士統籌帳戶的每月進款多了,使用範圍更大,他們應該不是「受害者」,從而不會有不滿情緒。問題出在透明度嚴重不足,官方解釋的統籌帳戶「錢多了」,但增加多少則不會在帳戶餘額中顯示,去查的渠道和手續也十分繁複,導致絕大部分人「蒙在鼓裏」。

地方政府推改革事前不說明 官方資料與政策透明度均低

醫保金帳戶餘額顯示不清晰、不透明,是中央政府設計的缺失,而推行醫療改革的地方政府,事前不宣傳,遇到投訴解釋模糊,實在不能接受。這項牽涉全國範圍的改革,由於各省市的財政狀况不一,人口結構也千差萬別,所以必須由各地方政府執行。廣東經濟發達,人口流入數量全國之冠,流入人口以年輕人為主,不會對廣東的醫保基金構成即時負擔。廣州市在推行這項改革時,也曾遇到質疑甚至反對的聲音,一是由於退休公務員的反對聲音有渠道向上反映,二是廣州市政府有足夠的財政能力增加對醫保的補貼,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抗議行動。其他地方沒有足夠財政能力增加醫保補貼,引發反對行動,在所難免。

從國務院發布的醫保改革文件看,要求從2021年底起逐步推進,並可設3年過渡期。而一些省份,疫情導致經濟下滑,財政收入還沒有緩過氣來之前,就匆匆推出醫保改革。國務院文件還要求:要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手段,廣泛開展宣傳,準確解讀政策。很多省份都沒有做到,直到出現大規模抗議,才匆匆提供解釋和說明,還要「驚動」國家醫保局發消息,澄清醫保基金財政穩健,去年略有盈餘。

現時很多省份的醫保基金官方網站,都沒有及時公布信息,廣東省醫保局公開的收支信息,最新的是202111月。而被告知個人帳戶的統籌基金有所增加,但又無法查證,這些一切都是民眾表達不滿的合理解釋。改革不限於一時一事,醫保改革目前在幾個省份沒做好,希望以後的其他省份,以及在其他改革能夠做好,否則政府的其他政策也難以有效推行。

Healthcare Reforms on the Mainland

In Wuhan, only after thousands had expressed displeasure in a protest at healthcare security reforms did the departments in charge explain hastily and clarify profusely to mitigate their restlessness.

Discovering "out of the blue" that their personal account has less money — and not just a little less — can outrage anyone. They may even question whether the Healthcare Security Fund has run out of money because of government overspending on pandemic control and if that has led to a cut in the individual insured amount in healthcare security.

The three-year watertight defence against the pandemic required everyone to take endless nucleic acid (PCR) tests. Together with all sorts of expenses, this indeed translated into an extra expenditure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yuan. Local governments had been paying these bills with the Healthcare Security Fund until May 2022, when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stated that expenses incurred in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uch as those of nucleic acid (PCR) tests, must be shoulder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could no longer be covered by the Fund.

However, the reason that the Healthcare Security Fund is unable to balance its books is not the pandemic, but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 ageing population is characterised by a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retirees and a gradual decrease in the labour population. Similarly for the Healthcare Security Fund, the number of people making contributions has decreased, while those enjoying the healthcare protection have increased. This is precisely the problem the current healthcare reforms are trying to solve.

The operating details of the Healthcare Security Fund also have a great impact. Each participant has two accounts: a "personal" and a "collective account". The personal account covers expenditures on minor illnesses and medication, while the collective account pays for those of serious illnesses, hospital care, surgery, etc. Employees and their employers make contributions by a percentage of their wages, while retirees are exempt. The Healthcare Security Fund transfers the money to the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accounts of all participants.

As young people need not see the doctor very often, their personal accounts have accumulated a lot of money, while retirees see the doctor often but do not have enough money. The reforms proposed now are to reduce money transfers to personal accounts and increase transfers to collective accounts. Furthermore, it will allow more reimbursement purposes and higher reimbursement proportions from collective accounts, including outpatient clinic services and a broader range of hospital care and surgery uncovered before the reforms. Besides, a family will be able to pool the money in the collective accounts of all its members to serve as "family mutual aid", so the elderly can use the funds from the collective accounts of the young to pay for their medical expenses. The goal is to put the "idle funds" of personal accounts into more effective use to achieve "social mutual aid". Together with family mutual aid, it maximis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Fund.

Despite the official explanation that "there is more money" in collective accounts, the difference does not show in the account balance. The way and procedures to check it are complicated, leaving many "in the dark".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at fault for designing the unclear and opaque healthcare fund account balance. It is also unacceptable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launch no publicity before implementing the healthcare reforms and offer ambiguous explanations upon complaints.

Reforms are not a one-off matter. The healthcare security reforms have not been done well in several provinces. It is hoped that a good job will be done in other provinces and for other future reforms. Otherwise, the government w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implement other policies effectively.

內地醫保改革本意好 粗暴推行引誤解抗議

武漢市出現數千人示威抗議,表達對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滿,有關部門才急急忙忙地推出很多解釋及說明,以緩解民眾的焦躁情緒。

任何人發現個人帳戶上的錢「突然」少了,而且降幅還不小,都有理由大動肝火。甚至質疑是否因為政府在防控疫情上花錢太多,醫保基金會「爆煲」,所以減少醫保個人帳戶的額度。

3年疫情嚴防死守,要求所有人不停做核酸檢測,以及其他各種開支,確實花了以億計的額外經費,而這筆帳地方政府一直從醫保基金支出,直到國家醫療保障局20225月發出聲明,核酸檢測等防控開支必須由地方政府負責,不能再從醫保基金開支。

然而,醫保基金入不敷支的根本原因不在於疫情,而是人口結構問題,老齡化的特徵就是退休人員的比例逐漸增多,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在醫保基金同樣出現供款人數減少、享受醫保人數增多。這恰恰就是這次醫保改革要解決的問題。

醫保基金的操作細節也有很大影響。每名參保人都有兩個戶口:「個人帳戶」和「統籌帳戶」,小病和購買藥品從個人帳戶支出,大病住院手術等從統籌帳戶支出。在職職工由個人和工作單位分別按工資的百分比供款,退休人士免供款,醫保基金則會劃款到所有參保人的個人帳戶和統籌帳戶。

由於年輕人少看病,個人帳戶累積很多錢沒花,退休人士則多看病但錢不夠。現在提出的改革是,減少劃款進個人帳戶,增加劃款到統籌帳戶,而從統籌帳戶支出的用途和報銷比例也增加,包括以前不包的門診,以及更大的住院和手術範圍,而且可以將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統籌帳戶攏在一起,成為「家庭共濟」,老人可以用年輕人的統籌基金支付醫療費用。目標希望將個人帳戶的「閒置基金」用在更有效的地方,以達到「社會共濟」目的,連帶家庭共濟的作用,基金就可以使用效率最大化。

官方解釋的統籌帳戶「錢多了」,但增加多少則不會在帳戶餘額中顯示,去查的渠道和手續也十分繁複,導致絕大部分人「蒙在鼓裏」。醫保金帳戶餘額顯示不清晰、不透明,是中央政府設計的缺失,而推行醫療改革的地方政府,事前不宣傳,遇到投訴解釋模糊,實在不能接受。

改革不限於一時一事,醫保改革目前在幾個省份沒做好,希望以後的其他省份,以及在其他改革能夠做好,否則政府的其他政策也難以有效推行。

2023年2月18日 星期六

解放軍艦載直升機 東海逼近日漁業調查船

<轉載自2023219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日本水產廳前晚通報,中國海軍一架直升機當天上午在東海逼近日本漁業調查船「陽光丸」,一度距離船尾150200米處,在約30米高度盤旋兩圈後遠離。日本政府認為這是可能導致不測事態的危險行為,向中國政府表示遺憾,要求防止類似情况再次發生。

「陽光丸」是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水產研究和教育機構」所屬,當時正進行漁業資源調查,事發地點在沖繩本島西北方向的東海海域,通報強調該處是日本專屬經濟區(EEZ),「陽光丸」將按照計劃繼續調查。

日本水產廳圖片顯示,涉事直9D艦載直升機機身印有「中國海軍」字樣,未見掛載導彈,預料母艦就在附近執行任務。由於存在主權爭議,中日未就東海劃界,中方一向不承認日方單方劃設的專屬經濟區。就在前日,日本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與近期將回國的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會面,孔鉉佑邀請茂木訪華。另據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沖繩縣正規劃「台灣有事」應變,3月中旬首度實施「安排沖繩島民避難」紙上推演。

滬官方團應邀抵台北 重啟停3年交流 蔣萬安:循例邀請 原則低調 聚焦觀光

<轉載自2023219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率領的6人代表團,應台北市政府邀請昨抵台參加台灣燈會及市政交流,低調展開行程,成為新冠疫情爆發3年以來首個訪台的大陸官方團。李驍東等人抵達松山機場時,在場表達訴求的台灣獨派、統派人員口角,大批警察在場戒備,隔離雙方以防衝突。

獨派統派機場口角

中央社報道,李驍東抵達機場後,由台北市政府派員接機,並快速從入境大廳通過。面對傳媒追訪,李驍東僅說「謝謝」就上車離開。獨派團體包含台灣基進、「台灣國」昨在機場外聚集,高喊「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參觀可以,統戰免談」等口號,被層層警力圍住。新黨、中華統一促進黨等統派團體則在旁拉出「中國台灣省歡迎上海台辦李驍東副主任」等字幅。

根據行程,上海代表團昨下午參訪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晚間參觀台灣燈會地點包含「儂好上海」及主燈秀;今天將參訪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台北市政府的大數據中心,並參觀台灣燈會的未來展區及源展區;明天(20)上午拜會台北市政府,下午赴桃園機場搭機返程。台北舉辦的「2023台灣燈會」今天將閉幕。

國民黨籍台北市長蔣萬安昨指出,上海在台灣燈會也有作品展出,所以循例邀請抵台,相關行程都經陸委會核准,原則就是低調、單純、安全,議題聚焦觀光等,若行程安排允許,他會與訪團會面。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結束訪陸行程,前晚深夜返抵台灣。針對被台灣基進抗議此行是通敵賣台,夏立言回應稱,收穫很正面、目標都有達到,他見了國台辦新負責人、建立交流,是很成功的訪問,沒有賣台問題,「有沒有賣台、對台灣是不是做好事,不是由他們(台灣基進)說了算,是由台灣的人民來說」。

夏立言8日率團訪陸,先後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北京市委書記尹力等人會晤,前日也會見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昨在一個座談會指出,夏立言在美中關係演變之際執意訪問大陸,恐為北京解套、背書,除時機不宜、動機可疑、成果可議,國民黨高層還可能有黨內總統初選的考量。同場的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也質疑,有關訪陸安排,是否朱立倫為選總統做準備?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認為,夏立言訪陸未提「中華民國」,中共只想以「黨對黨」模式交流,踰越政府體制,這樣的交流不對等、不穩定。

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表示,夏立言去年訪陸沒見到國台辦主任層級官員,但去年九合一選舉之後中共當局態度改變,因此夏立言此行見到王滬寧,顯示中共重回對國民黨寄予厚望道路,這是很明顯的轉變,未來是否會邀請更多台灣政商人士到北京,值得觀察。


 










2022218日台灣獨派團體到機場「迎接」上海市台辦訪問團,示威者舉出「NO CHINA」紙牌。

氣球風波小題大作 黨爭裹挾中美關係

<轉載自2023219 明報 社評>

一隻失控的中國氣球,擾攘中美關係近20天。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在公開講話中,雖然聲稱不會為擊落中國氣球道歉,但表示希望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強調不想製造新的冷戰,誓言將「負責任地管控好」美中的競爭關係,「以免引發衝突」。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在德國慕尼黑則痛斥美國「無視基本事實,濫用武力、過度反應、渲染炒作」,奉勸華府「不要再因國內政治需要做出這種荒唐無稽的事情」。氣球風波最終可能不了了之,但這件偶發事件,竟然掀起如此軒然大波,反映中美之間缺乏基本互信,亦反映美國兩黨政爭已經裹挾中美關係,預料隨着美國進入選舉周期,類似事件還將陸續有來。

回顧氣球風波的過程,可見美方態度前後幾度變化。據美國傳媒報道,從上月28日中國氣球進入阿拉斯加上空,美軍北方司令部已經發現並有追蹤,131日,當氣球從加拿大上空再次進入美國,拜登已接到報告。但美國國防部長和参聯會主席建議勿將其擊落,因碎片或會傷害地面平民和基礎設施,並稱美國已採取措施,這個氣球不會帶來安全威脅。不過,當發現氣球的消息曝光後,由於遭受共和黨議員批評,白宮態度丕變。在中方解釋該氣球係因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偏離預定航線誤入美國,並表示「遺憾」之後,美方還是小題大作,高調押後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美國軍機更在眾目睽睽之下,用導彈擊落氣球。

美方態度反覆前後矛盾 事件輪番升級中方被動

中美之間對此事的反應看似輪番升級,但美國卻是主動的一方。當布林肯致電王毅時,王毅還呼籲雙方要保持定力,及時溝通,避免誤判,翌日美國就擊落氣球,中方才作出譴責;美方指摘中國氣球在特朗普時期就曾3次侵犯美國領空,中方則反擊指美國間諜氣球曾十多次飛越中國上空;事發後數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大比數通過決議,譴責中國「侵犯美國主權」;在北京,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則發表聲明,譴責華府「惡意炒作和政治操弄」;美國又宣布制裁6間所謂涉及氣球的中國公司,中國亦對兩間參與對台軍售的美國公司作出制裁……可見,由始至終中方只是在被動應對。

風波中美方很多說法前後不一,自相矛盾,如一口咬定中國氣球是軍用監控性質,但迄今未有拿出具體證據,剛剛完成殘骸打撈,尚未開始檢測,就聲稱「進一步支撐了這是中國間諜氣球的結論」,同時又承認「有關中國氣球的關鍵問題仍然沒有答案」;美方匿名官員聲稱,該氣球離開中國後,美國對其追蹤了數日,氣球的初始軌迹是朝向關島,但似乎被吹偏,最終飛越美國,間接證實中方的說法。關於中方對氣球的操控,一種說法是在氣球飛入美國本土後,中方恢復了操控,令氣球飛向敏感的美軍目標上空,另一種說法則是不清楚中國對其有多大操控能力。

氣球事件甫曝光,美國國內很多政治勢力就藉機炒作,形容事件是中美新冷戰的「標誌」,甚至是中美關係的「斯普特尼克危機」(Sputnik crisis),危言聳聽,不絕於耳。雖然拜登聲稱氣球事件不會進一步削弱美中關係,卻難敵美國兩黨競相對華強硬的大氣候。所以,他不僅下令擊落中國氣球,還押後布林肯訪華,制裁6間中國公司,更向39國通報稱他們也遭中國間諜氣球監控。美軍更在北美上空大演導彈打氣球的大騷,惟事後尷尬地承認,後來擊落的3個氣球都與中國無關,屬商業、娛樂或科研用途。

美台進入選舉周期 今年料多「黑天鵝」

真正令中方憤怒的,不是美國擊落中國氣球,而是美方前後態度不一,前言不對後語。據報,美方曾經接受中方有關氣球的解釋,並表示不會擊落,結果不但擊落,還大張旗鼓地「加戲」,令本來一場意外的小風波變成國際矚目的大事件。

氣球事件發生的背景就是中美之間缺乏最基本的互信和溝通管道。習拜會之後,中美關係雖稍緩和,但美方從晶片技術封鎖的科技戰,到對台軍售的台灣牌,都令雙邊關係乍暖還寒。因此,布林肯押後訪華,未必是壞事,因為在此氛圍下,他訪京恐怕很難實現落實習拜會改善關係的共識,倒不如暫時擱置,讓雙方都冷靜下來。在美方擊落氣球後,中方拒絕兩國國防部長通話也是同理。

一場氣球風波,對已經百孔千瘡的中美關係來說,只能算是2023年嚴峻考驗的序幕。由於美國和台灣都已經開始進入選舉周期,今年的中美關係肯定是危機四伏。美國黨爭導致的政治極端化傾向,很易發生「黑天鵝」事件。拜登日前似乎想為氣球風波找落台階,現場即有人提問他家人與中國的生意關係,美國的政治氣氛可見一斑。氣球風波證明,白宮妥善管控危機、穩定中美關係的誠意與能力都不足。勢在必行的美國眾議長麥卡錫訪台,最多是重演去年8月佩洛西的一幕,有驚無險,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傳出台灣總統蔡英文年中可能訪美,甚至要到國會演講,如果成事,才真是可能導致中美關係攤牌的最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