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單靠政治忠誠 不一定足以保烏紗


<轉載自2019517 明報 觀點版 撰文:葉健民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從來信心滿滿、自我感覺良好的林鄭月娥,也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慢慢走上梁振英的舊路。

強推《逃犯條例》修訂,引來10多萬市民上街,國際社會強烈反對,議會陷入崩壞狀態,輿論上節節敗退,甚至建制中人也倒戈相向,令林鄭上任以來的相對安穩日子大概到此為止。不少人以為只要緊跟中央,不顧一切去配合北京要求,才是政治上的生存之道。但前車可鑑,冷靜分析一下梁振英的最後遭遇,便會發覺假如特首只懂強調「一國」為先,完全失去港人信任,只會弄得民怨沸騰無法施政,最終落得黯然退場。梁振英自以為單靠極左的政治鬥爭手段去全力打壓反對派,便足以取悅中央成功連任,原來只是自挖墳墓。這個教訓,足以令林鄭引以為戒。

上任之初,林鄭大概會認為自己有3個地方遠勝前任特首梁振英。第一,她為官30多年,有豐富公共行政經驗,對現有制度、既定程序以至種種政治潛規則有較大認同和尊重,決不會如梁振英般處處與公務員隊伍抬槓格格不入。與商界關係,她與唐英年陣營談不上有什麼新仇舊恨,足以令對方要處處留難自己,而她也沒有梁振英那種志大才疏盲衝亂撞的形象,令商界對她抗拒猜疑。第二,在公共理財方面,梁振英面對的是刻意要與自己唱反調的曾俊華,但林鄭的財政司長是缺乏政治能量和意志的陳茂波。每年的收支盈餘和豐厚財政儲備,便成為了林鄭施政的強大後盾。第三,中央屬意暫時擱置政改討論,也令林鄭政府可免於政治風波之中,多一點迴旋餘地。

鹵莽修逃犯例 毁平穩政治局面

這些優勢和反對派早期的疑中留情,確實令林鄭新政有一個頗為不俗的開局。至少她並沒有如梁振英一樣,上任不足一年便被叫下台,很快便成為了「過街老鼠」,出席任何公開活動都引來群眾追擊。而公民社會也許出現了示威疲勞,在過去兩年對政府具爭議的決定也無法有效動員起來。這當中包括影響深遠的「一地兩檢」、立法會補選DQ(取消資格)風波、取締香港民族黨、拒絕外國記者入境等重大事件。

在這種情况下,林鄭自然信心爆棚,判斷反對派已不成氣候,認為自己可為所欲為,便貿然提出嚴重衝擊一國兩制制度的逃犯條例修訂。這個鹵莽決定,全面摧毁了過去兩年相對平穩的政治局面,也等同向反對派全面開戰,令整個管治形勢出現了根本逆轉。

特首必須懂權衡輕重審時度勢

當然,很難令人相信林鄭這個決定背後沒有中央政府的推波助瀾。究竟是北京主動頒下「聖旨」要特區政府通過修訂,還是林鄭自作聰明以此作為一種拖延23條立法的手段,外人無法得知。但近日港澳辦主任張曉明講話和中聯辦的種種動作,也充分反映出中央對這項修訂的高度重視。通過有關修訂,看來已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但作為特首卻必須懂得權衡輕重、審時度勢,既要配合中央方針,亦要量力而為。說到底,就是要考慮自己本身有沒有這個承受能力去面對由此引發的政治衝擊。否則不單會令特區變得難以管治,也隨時會賠上個人政治前途。

那麼,林鄭真的有本錢去承受這次修例風波嗎?回望過去兩年,即使社會衝突確實相對較少,但林鄭政府不見得有豐功偉業、重大建樹去為自己提升民望增加本錢。林鄭政府口口聲聲說要解決住屋問題,但樓價始終居高不下,年輕人繼續望樓興嘆。「土地大辯論」雷聲大雨點小,完全無助解決問題。而「明日大嶼」計劃,即使暫且不爭論成本代價, 也始終只是畫餅充飢,遠水難救近火。更嚴重的是,林鄭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新一輪中港衝突早已如箭在弦隨時爆發。高鐵開通和港珠澳大橋啟用,引來大批消費力有限的短途旅客。這些廉價旅行團和即日往返的陸客可以為香港帶來多少經濟好處,尚待考證,但這股令人喘不過氣的人潮,卻令早已承受種種生活壓力的港人更感厭煩困惱,情况不容忽視。政府既無長遠整體規劃去點出方向,亦無短期有效措施紓緩張力,只懂一味強調旅客愈多愈好、群眾要多多包容。不少原先遠離購物區的寧靜社區,如今也變得水泄不通秩序大亂,衝突場面隨時一觸即發。而這種生活上因中港互動而帶來的躁動怨憤,也正好為激進政治思潮提供了肥沃的滋生土壤。

林鄭在處理這兩個民怨溫牀不見得有何突破,所謂決心要「紓解民困」、「改善民生」始終停留於口號層面。又或者,這些說話在群眾心目中已變成全無意義的「廢話」。

令自己與港人為敵 愚不可及

這兩大矛盾是梁振英民望低下的重要背景,但公眾確信他處處犧牲香港利益卻決定了他的最終敗局。一旦特首只是「中央傀儡」的形象深入民心,市民普遍認為他無心捍衛高度自治、港人權益時,政府便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而在中央眼中,假如特首管治無方,令特區大亂,所謂政治忠誠也是毫無價值,反正願意緊跟中央的人多不勝數。但北京心目中理想的特首人選,是要有黨性奴性之餘,還有辦法把中央付託的政治任務做得妥妥當當不出亂子的人才。就是說:北京要的從來就不單是政治上可靠的人,個人能力亦是關鍵考慮。否則當年便不會出現以曾蔭權代替董建華的局面,林鄭也不會有機會上場。假如發現用人不當、所託非人,中共手起刀落果斷換馬從來就絕不手軟。這個戲軌,上半部特首誤判忠誠可保烏紗的劇情正在重演。林鄭的結局會不一樣嗎?

林鄭試圖不惜一切去強推惡法,以為可以在政治忠誠上為自己加分,但實則是自毁長城,令自己與港人為敵,實在愚不可及。為公為私,林鄭都理應懸崖勒馬,收回成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