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韓國瑜「走出去」 經濟規律迎回來


<轉載自2019326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歐陽五 時事評論員>

相較於媒體各種政治解讀和猜測,韓國瑜似乎更願意將他的「港澳深廈之行」界定為「經濟之旅」。經濟當然是重要因素。上月粵港澳灣區規劃出台,世界矚目,台灣當然不會忽略這個有可能重振經濟的機會。

相較於粵港澳灣區基於創新、基於高科技的定位,韓國瑜此行主打的農漁產品和旅遊業似乎上不了枱面。但在筆者看來,韓國瑜此行至少可以視為重新打通台灣通路的一個可貴嘗試,這是依靠外向型經濟的台灣重振經濟的必由之路。

上世紀80年代,台灣曾因發展外貿而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有統計表明,1998年台灣地區人均GDP(本地生產總值)達到12,840美元,而與其貿易相似度較高的韓國只有8083美元。而20年後,台灣人均GDP2.5萬美元,韓國已升至約3萬美元。有統計顯示,2018年台灣人均薪資比2001年還低。台灣「失去的20年」,令人嗟嘆。

有台灣學者指出,台灣因兩次「戰略誤判」而錯失良機。一次是1996年李登輝提出「戒急用忍」,拒絕「以大陸為腹地」,而將台灣建設為「亞洲營運中心」,失了內地改革開放的紅利。內地經濟特區的發展,使台灣「亞洲營運中心」夢碎。另一次則是2014年,馬英九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卻因當時台灣政治氛圍而遭到擱置。這一步錯失內地進一步開放與經濟轉型的機遇,沒能趕上內地新經濟的列車。

在經濟高度全球化的今天,這些看似僅關上「大陸之門」的做法,最終讓台灣錯失了相當一部分的全球市場,整個開放政策開始扭曲。明眼人深知其中利害,並為之扼腕。

講究風水的中國人,一向將代表流動和開放的水視作財富的象徵。面對全球化這一洪流,疏而非堵,是發展經濟的不二之選。雖然韓國瑜此行提出讓更多貨出去、更多遊客進來,訴求簡單而明確,卻是對經濟規律的尊重。以此為開端,更多可能值得期待。

其實,在發展中有疑慮的情况並不少見。近年來,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便源於一些國家的疑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疑慮、反思奉行多年的全球化,是正常的。但縱橫比較後,人們最終會認識到廓清疑慮、為發展清障的重要。中美給了貿易協商「加時賽」,為兩國更好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空間。中歐也因不斷增進互信,開始為增加雙方合作的穩定而努力。

反觀內地改革開放40年,隨着各個領域的逐步開放,對於不確定性的疑慮和爭論也時有發生;但爭論過後,開放的大方向始終未變。剛剛通過的《外商投資法》便是明證。這一堅持開放的勢頭,必將增添未來內地發展活力,也為全球經濟增加確定性。

各方對韓應予更多寬容保護

誠如筆者所言,韓國瑜此行更可理解為一種嘗試。既然是嘗試,各方對之就應予更多寬容和保護。筆者觀察到,內地官媒對此報道僅限於事實層面,並無過多解讀,態度冷靜。輿論的冷靜將予此行以一定空間,為主角們減少了不必要的負擔。這樣的空間,或讓這一可貴的嘗試成長出更多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