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25年3月29日 明報 社評>
汽車關稅大戰一觸即發,美國最快下周三起對所有進口車徵收兩成半關稅,劍指歐加日韓等盟友,總統特朗普形容下周三是「美國重光日」,加拿大總理卡尼表明將作出貿易報復,又指兩國的傳統關係已經完結,歐盟亦重申將捍衛歐洲經濟利益。特朗普一邊稱呼加拿大和歐盟是美國「最好朋友」,另一邊卻要脅,如果歐加聯手對美國造成經濟傷害,美國將大規模向歐加額外徵稅。特朗普的強盜邏輯,已對西方陣營團結構成重大考驗,不同國家各有盤算,有的主張強硬回應,亦有國家傾向綏靖政策,只是世道已變,期望特朗普「開恩」,換來的結果可能只是任人魚肉。
加徵關稅死線逼近 西方各國盤算不一
特朗普關稅戰措施一浪接一浪,繼早前向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徵關稅,以及對所有進口鋼材徵收25%關稅之後,進口車一律加徵兩成半關稅措施,如無意外將於下周三(4月2日)生效,美方還準備5月起向進口汽車零部件,額外再徵25%關稅。另外,特朗普又預告過下周會宣布一系列所謂「對等關稅」( reciprocal tariffs)措施,矛頭直指多個貿易伙伴。市場憂慮美國關稅政策觸發環球貿易戰,資金湧入金市避險,刺激金價屢創新高,環球各大汽車股則面對巨大沽壓。關稅戰烽煙四起,未來一周將是關鍵期,不排除環球金融市場會出現動盪。
根據世貿規定,發展中國家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徵收關稅,以保障其發展權利;另外,成員國亦可在特定條件下,援引關稅配額制度(TRQ),限制農產品等過量進口。相比之下,現在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完全無視世貿規則;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所謂「對等關稅」更屬混淆視聽,將世貿允許的做法,跟美方關稅霸凌行徑混為一談。因應特朗普回朝後連串關稅措施,中國和加拿大已訴諸世貿仲裁,巴西亦在考慮,倒是美方卻擺出懶理世貿的態度,公然撒賴拖欠會費。美國商務部早前訂出所謂「污穢15」名單,涉事者幾乎全屬對美貿易順差較大的貿易伙伴,包括德國、意大利、加拿大、中國大陸、台灣、印度、大馬及泰日韓等,皆有可能成為所謂「對等關稅」加徵對象。
目前向美國出口最多汽車的國家,依次為墨西哥、韓國、日本、加拿大和德國,全屬美國緊密盟友;對這些國家而言,汽車業也屬本國重要產業。以加拿大為例,汽車是該國第2大出口產品,僅次於石油,2023年出口額達510億美元,而九成三加拿大汽車是銷往美國。德國作為汽車生產大國,汽車出口有13%是輸往美國。根據歐洲汽車業數據,去年歐洲車廠向美國出口近75萬輛汽車,總額達到416億美元。特朗普向進口車加徵關稅,形同向盟友插刀。
特朗普聲稱關稅措施將「帶動美國汽車業強勁增長」,然而市場反應卻清楚顯示,投資者擔心歐加等地將有反制措施,打擊美國汽車業。另外,美國工人和消費者的利益,亦將無可避免受損。當然,特朗普關稅措施「彈弓手」,亦非沒有前科,說到底,加徵關稅對特朗普而言也是重要談判籌碼,例如他近日就聲稱,如果中方同意出售TikTok,可以減少部分對中國的關稅。雖然特朗普表明,加徵汽車關稅屬長遠決定「不會改變」,惟他亦表示,若外國車企在美國投資設廠生產,就不用繳交關稅。汽車關稅大戰一觸即發,事態發展難測,對西方陣營的團結,將是一次重大考驗。
由鋼鋁到汽車,特朗普多項關稅措施都對歐洲盟友構成傷害,然而歐洲內部亦非鐵板一塊,除了部分右翼民粹政黨視特朗普為「榜樣」,美國關稅措施對不同國家所造成的影響也不盡相同。與德國相比,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對美國的汽車出口規模相對較小,加徵關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自然也不能相提並論。正當德國政商呼籲歐盟採取反制措施,對準在歐洲有業務的美國科技巨企,意大利右翼政府官員就認為,歐盟應該審慎。英國作為美國鐵桿盟友兼「五眼聯盟」一員,首相施紀賢亦稱,英國不會貿然跟美國打貿易戰。
歐盟前年通過引入「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ACI),旨在遏阻「境外勢力霸凌歐盟或其成員國」,具體手段可以包括關稅、出口及投資限制等,歐盟前貿易談判代表Cecilia Malmstrom認為可援引這一法律工具「百寶箱」,應付特朗普的經濟脅迫,但這目前顯然並非歐洲政界主流意見。特朗普本月中向進口鋼鋁加徵關稅,殃及歐洲,歐盟宣布反制措施,包括向美國酒徵收關稅報復,特朗普馬上威脅向歐洲所有酒精飲料徵收200%關稅。法國首當其衝,即時要求歐盟莫向美國酒徵稅,然而最諷刺的是,不久前法國才呼籲歐盟貿易政策要更硬。如此反覆的態度,難免令人關注歐洲腰板能夠有多硬。
世界已變須多邊合作 價值觀分歧仍未放開
加拿大總理卡尼近日表示,加美兩國建基於經濟深化整合、軍事安全領域緊密合作的舊關係已完結,加拿大須根本地反思國家經濟何去何從,確保加拿大可以在「已經截然不同的世界」取得成功。「特朗普2.0」變本加厲強調美國優先,肆意脅迫盟友,已在西方陣營之內,劃下一道深刻裂痕,奈何大多數盟友在經濟、外交和軍事上長期依賴美國,也未能拋開意識形態包袱,就算想轉身也不知從何做起。卡尼雖然意識到世界已變,但對於中國駐加大使早前伸出橄欖枝、呼籲增強中加經貿關係,卻大潑冷水,聲稱兩國「價值觀不同」,加方在強化雙邊貿易關係時要非常謹慎。特朗普要將弱肉強食邏輯加諸全世界,各國應該聯手維護多邊主義國際秩序,不應該讓價值觀分歧,成為加強合作的障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