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菲任2026年東盟主席國 專家: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不順

<轉載自202533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與東盟經濟、政治關係近年日趨密切,惟南海成為兩者之間繞不過的問題,尤其近期與中國屢在南海爆發爭端的菲律賓將成為2026年東盟主席國,有關局勢備受外界關注。

近日在海南舉行的博鰲論壇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陳曉東在論壇演講時提到通過劃界談判解決南海問題分歧,可以說是唯一正確的渠道、選擇;現正爭取2026年達成「南海行為準則」(COC)。但印尼前副外長迪諾‧帕迪‧賈拉爾指出現在COC磋商進行得不是很順利,很難在2026年前完成。賈拉爾說,中國與南海聲索國之間的信任水平不是很高,南海要成為合作和和平之海,在合作方面首先就是COC的磋商,現在已經推遲了(原定2021年達成),「我又在想,如果再一次推遲磋商是不是應該設想一個過渡性的安排」,聲索國之間達成一個臨時性的共識。

賈拉爾觀察到中國的立場發生了變化,中國過往一直強調只想通過雙邊方式跟其他南海聲索國談判,但現在除了與聲索國,還同步與東盟接觸,主要是商討推進達成COC。他說,中國有最大規模的海軍,菲律賓也在着重發展海軍,雖然他不認為南海會發生戰爭,但是情况惡化的可能性非常高。

華外交官:域外介入東南亞教訓慘痛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認為,首先要擔心南海有沒有軍事介入和衝突的問題,本地區國家要是珍惜自己的和平,就可以維護地區的和平;本地區國家要是依賴某個大國保護你自己,那風險就始終存在。他稱,越南戰爭打了多少年,美國、法國都侵佔過越南,這是域外勢力介入東南亞的慘痛教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