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賴清德走進死胡同 兩岸和統前景堪虞

<轉載自2025316 明報 社評>

台灣綠營近日推動一系列與大陸「敵對」的政治操作,賴清德更以「應對國安威脅」為名為兩岸社會交流與經貿往來套上枷鎖,令本已脆弱的兩岸關係驟然升溫。民進黨擅長玩弄民粹政治,煽動「反中抗共」是其屢試不爽的手段,賴清德內政外交均面對巨大逆風,高調「護台」既是重施故技,也是鋌而走險。他首度將大陸定為「境外敵對勢力」,不僅對兩岸關係作出根本性扭曲,更是進一步將兩岸推向零和博弈的邊緣,非但無法有效解決台灣面臨的實際挑戰,反而將台灣推向更危險的境地。

大陸首成「境外敵對勢力」 綠營草木皆兵阻斷交流

賴清德上周四(313日)在毫無預警下召開緊急國安會議,會後宣布了17項應對國安及統戰威脅的策略,當中最受矚目的是提出恢復軍事審判。民進黨12年前以改善軍中人權為由推動廢止軍審,賴清德如今卻走回頭路,批評者直指其破壞司法獨立與踐踏民主價值。應對策略更多內容針對大陸「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之威脅」,包括禁止大陸人士到台灣進行具統戰性質的活動,台灣公益組織赴大陸交流要「公開透明」,對台灣人申請大陸身分文件持續進行清查,對台灣藝人在大陸發展也要加強「輔導與管理」。凡此種種,無不把兩岸關係推向更區隔與對立的狀態,把對岸視作「敵對勢力」,更等同宣示兩岸處於二元對立,任何形式的交流與合作都可能被視為對台灣安全的威脅。國台辦直斥賴清德再度宣揚分裂謬論,是不折不扣的「兩岸和平破壞者」、「台海危機製造者」。

綠營對兩岸交流杯弓蛇影。台灣移民署上周一約談馬英九,起因是馬英九基金會去年邀請大陸大學生赴台交流,一名成員說出「中國台北隊」、「祖國」。馬英九呼籲賴清德「高抬貴手」,不要用政治力量阻斷兩岸青年交流。台灣移民署上周二還裁決廢止一名陸配網紅在台居留許可,理由是她在抖音鼓吹「武統」。該名網紅主要受眾都在大陸,其短片點擊量少則數千,多則也只有兩三萬,在台灣甚至是大陸的社會影響,遠遠比不上民進黨當局高調封殺帶來的爭議。賴清德政府殺雞儆猴的意圖呼之欲出,客觀上造成馬英九所擔心的寒蟬效應。

上周五是北京頒布《反分裂國家法》20周年,賴清德搶閘作出國安宣示,叫板意味濃厚。北京對這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不可能有任何幻想,國台辦表明,「玩火者必自焚」,北京絕不為「台獨」分裂活動留下空間,若「台獨」分裂勢力突破紅線,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賴清德內外交困,擺出強硬姿態與其視為展現實力,毋寧說是政治投機。在內部,賴清德受制於「朝小野大」,為了扭轉不利局面,綠營發起「大罷免」,針對35名藍營立委的聯署已通過第一關,國民黨反制的罷免名單則全軍覆沒。這再次證明了民進黨確實是善於操弄民意的政黨。綠營發動罷免其中一個策略就是把國民黨立委描為「中共同路人」,從這個角度來看,賴清德的國安發言與大罷免相互呼應,都在試圖激化兩岸矛盾以鞏固自身的支持基礎。

國台辦警告「玩火自焚」 武力施壓成促統必選

在外部,台灣長期依賴的「倚美抗中」戰略陷入困境,正面臨愈來愈多的質疑。特朗普全盤改變美國的外交方針,對外援助與提供安全保護傘全部以「利」為先,他曾叫囂台灣應該把軍費提升到佔GDP10%,對賴清德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有論者相信他想藉提升「抗中」力度,提醒特朗普關注台灣在中美博弈中的角色。「台獨工作」最殘酷的真相,就是只能充當棋盤上的棋子任人擺佈。特朗普也許樂於把台灣當作與北京交易的「籌碼」,但他並沒有視台灣為美國核心利益的想像,其國防幕僚曾聲言即使台灣「失守」也不會影響美國民眾的生活。綠營掩耳盜鈴,自我沉迷「倚美」幻想,結果恐怕只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不斷被掏空。全球最大晶片生產商台積電早前宣布對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便再度引起島內輿論憂慮「台積電」會否變「美積電」。在商言商,台積電年銷售額有七成來自北美,加大在美投資無可厚非,但特朗普垂涎台灣半導體產業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台積電的決定夾雜着商業與政治考量,但一家企業的決策卻引發全台焦慮,充分暴露了台灣經濟結構的脆弱性。

北京處理兩岸關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以和平統一為根本方針,強調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但同時也表明堅決粉碎「台獨」圖謀。兩岸關係的未來,應該建立在和平對話與互信的基礎之上,而非無休止的對抗與敵視。盲目鼓吹「武統」當然不符合兩岸民眾共同福祉,但台灣政治人物心知肚明的是,對中共來說,實現統一是必須完成的政治使命。《反分裂法》第八條明確提出,當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時,大陸會「採取非和平方式」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反分裂法》設立之時,北京對台政策主軸是「反獨」,隨着兩岸實力消長及台灣政治日趨兩極化,「促統」成為要務,當中必然包括為「武統」作準備。避免「武統」的不二之選是為和平創造條件,賴清德反其道而行,強行把台灣2300萬民眾安危與其個人政治野心綑綁在一起,結果只會令台灣面對更大的戰爭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