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美國對華貿易戰升級 北京須採取對等反制

<轉載自2024516 明報 社評>

美國宣布向18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大幅加徵關稅,涉及電動汽車、晶片、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總統拜登一邊聲稱不尋求與中國脫鈎斷鏈,一邊為了爭取選票,打壓中國先進製造業,變相封殺兼具技術及成本優勢的中國電動車,乃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不僅無助美國汽車業競爭力提升,亦有違美國消費者利益。拜登政府最新的宣布,標誌美國對華發動新一輪貿易戰, 無可避免影響中美雙邊合作氛圍,北京有必要採取對等反制措施。

保護主義損人不利己 拜登特朗普如出一轍

2018年,時任總統特朗普援引美國《貿易法》「301條款」,向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揭開了中美貿易戰序幕。當時不少美國專家指出,加徵關稅措施實際只是由美國消費者「埋單」,亦難顯著縮窄中美貿易逆差,可是特朗普仍執意為之,先後向3000多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加徵25%不等的關稅。拜登接任後,承諾檢視前朝的301關稅措施,半導體、零售業等領域的30多個美國行業商會,促請撤銷對華商品額外加徵的關稅,拜登政府其後為了遏抑通脹,亦曾考慮撤銷部分對華關稅,惟後來不了了之,白宮還以國家安全為由,加強對華出口限制,包括禁止先進半導體及其製造設備輸華。

拜登政府對特朗普「301關稅」進行的審議,拖至現屆任期最後一年終於結束。白宮不僅延續了前朝政策,拜登本周更宣布對一系列中國產品大幅提高關稅,包括電動車、半導體、電池、醫療產品等,當中電動車關稅從目前的27.5%大增至102.5%,太陽能組件從25%增至50%,新關稅措施將於未來兩年內實施,料將影響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財長耶倫明言,半導體和新能源等領域,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構成美國創造就業和國家安全的基礎,確保美國在這些戰略產業中的作用和存在「至關重要」,充分暴露了新關稅措施的保護主義色彩。

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徵「301關稅」,世貿裁定違反貿易規則,惟美方並無理會。白宮今次決定,標誌對華貿易戰升級。拜登特意在白宮玫瑰園向工會和企業交代相關措施,強調「不會讓中國產品充斥美國市場」,又批評特朗普任內「未有兌現承諾,打擊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一方面反映決定背後涉及大選盤算,另一方面說明對華貿易戰是兩黨共識,無論誰主白宮也一樣;特朗普揚言如果他還在位,稅率將是200%而非100%,又認為有關措施應擴至其他車輛及產品,則顯示美國政客大打反華牌,沒有最盡只有更盡。

國際競爭進入新時期,很多國家現在都有產業政策,鼓勵高科技發展。美國一邊指控中國採取補貼措施是在「作弊」,然而另一邊廂,美國卻推出《晶片法》,為本國以及答允在美國設廠的晶片企業,提供金額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補貼和貸款。外交部指出,按照美方邏輯,美國補貼就是「至關重要的產業投資」,別國補貼就是「令人擔憂的不公平競爭」;美國向世界出口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就是「自由貿易」,別國向世界出口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就是「產能過剩」。有關說法一矢中的,道出了美方的雙重標準及霸道邏輯。

中國在新能源、電動車等領域取得競爭優勢,除了因為產業鏈規模夠龐大,令生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更重要是靠技術創新。反觀美國,當地汽車業一大問題就是人工貴成本高。1980年代,美國車企面對日本車的挑戰,華府的策略是利用盟友關係,要日方「識做」自我限制日本車輸美,同時要日本車企在美國設廠。現在美國政界則認為,以關稅措施封殺中國電動車,就能保住本地汽車業,惟正如美國貿易專家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所言,美國加徵關稅措施,僅是一種扭曲市場的行為,無法幫助本土產業繁榮,遑論提升競爭力。

耶倫表示,新關稅措施「不會傷及美國消費者荷包」。鑑於美國進口中國電動車本來就很少,一年僅得數萬架,即使關稅大漲,對美國消費者的直接影響確實不大,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無可避免會削弱競爭和控制成本的動力,何况新關稅措施還涉及電動車電池及零件,美國車企無法獲得中國製造的低成本零件,電動車生產成本持續居高不下,埋單的一樣是美國消費者。歐洲是目前中國電動車最大出口地,去年歐盟便輸入了總值約135億美元的中國電動車,金額差不多是美國的10倍。當地政界也有聲音質疑中國「不公平貿易」,主張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但德國交通部長和當地汽車工業協會異口同聲反對,德國平治車廠總裁更認為,來自中國的競爭,長遠有助歐洲廠商製造出更佳產品,呼籲歐盟調低中國電動車關稅。

反制有節有理 歡迎外資不改

習近平早前訪問歐洲三國深化經貿合作,另一邊廂,歐美多間大企業高層近期也相繼訪華,國務院總理李強與美國特斯拉(Tesla)總裁馬斯克會面,形容特斯拉在華發展是中美經貿合作成功範例,馬斯克在爭取「特斯拉全自動駕駛入華」方面,也取得進展。中國展示對外開放,跟美方的保護主義對比鮮明。去年習拜會,拜登重申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鈎斷鏈,然而美方實際行動又是另一回事,無論是TikTok「不賣就禁」,還是今次加徵關稅決定,都跟習拜會共識背道而馳,有損雙邊合作氛圍。北京有必要採取「對等措施」,回應美方發起的新一輪貿易戰,同時也要繼續堅持對外開放,歡迎外資來華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