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中美貿易戰的經濟背景

<轉載自201972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阮穎嫻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

中美貿易戰開打超過一年,仍如火如荼。要明白中美貿易戰的背景,要從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說起。

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鄧小平用循序漸進方式改革(gradualism),摸着石頭過河。中國在改革路上創出不少有中國特色的政策,如價格雙軌制、包幹制、城鄉企業、經濟特區等,在西方先進國家不常見。事實證明,這些改革符合當時中國國情(如價格管制、產權界定不清晰、科技落後等),促成了往後三四十年高速經濟增長,不少國民得以脫貧。

改革開放的新結構經濟學

隨着1992年鄧小平南巡,中國繼續推進國企改革。哪些國企私有化,哪些倒閉,哪些繼續接受政府補貼,都由政府規劃。一些下游企業如食品、紡織等,很快就被民營企業取代。但上游及具戰略性的企業如通訊、電力、銀行、保險等,仍由國企包攬,而且受惠於銀行低息貨款,形成國家壟斷,民營企業和外資不能參與。此外,中國政府有意識加快中國工業生產的技術轉移,例如在手提電話和電腦生產,外商如要在中國投資,須與中國資金合資經營。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監督鬆散,加上外來商品入口有貿易壁壘,這些產業政策目的都在於保護本國企業,加快它們的發展速度。

經濟學家林毅夫對這種透過政府的產業政策集中保護和補貼某些行業的國家發展方針推崇備至,稱之為「新結構經濟學」,近年大力向非洲的發展中國家推銷。其實這種以政府政策主導發展的方法並非中國獨有,二戰後的日本及南韓也有類似政策補貼重點產業,例如日本三菱和韓國三星等財閥,與政界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新自由主義撞擊中國經濟模式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在西方盛極一時,當時列根和戴卓爾夫人主張「大市場,小政府」。這種經濟學思潮也推廣到發展中國家,即所謂「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華盛頓共識有三大主張:貿易和資金自由化,國企私有化,及政府收支平衡(小政府)。華盛頓共識預言不論國家發展程度,只要奉行上述政策,經濟就能迅速增長。這共識由美國政府倡導,透過國外援助(foreign aid)及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全世界推銷。與此同時,世界貿易組織在1995年成立,推動全球自由貿易。

顯然,華盛頓共識中的自由化和私有化,跟中國產業政策中推動國企補貼重點企業等方針相違背。因此中國在加入世貿談判時須二擇其一,最後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為融入國際市場,在產業政策上讓步。加入世貿對中國經濟有短期提振作用,但長遠來說中國企業仍缺乏國際競爭力,未必能維持高增長。

中國政府用了兩個策略。第一,低估人民幣(undervaluation)來增加中國出口貨物競爭力,並以強勁出口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但這種方法有一個結果,就是會令中國貿易順差增加,在20062008年,貿易順差竟高達國民生產總值的8%,令人咋舌。這是今天中美貿易戰的一大爭議點。

第二,中國並沒有切實執行加入世貿的部分承諾。這包括國資委仍控制很多國企、地方政府仍補貼當地企業、為外來投資者設置不同關卡、保護知識產權不力、在多項服務業(如銀行業和保險業)仍保持貿易壁壘等。這些問題,與當年內地和香港簽訂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後,有「大門開,小門不開」的問題一樣。這中間有多少是中國政府架構不完善所引伸出的執行問題,多少是政府刻意不兌現承諾,則不得而知。這是今天中美貿易戰的另一大爭議點。

各種發展策略的盛衰

隨着中國經濟繼續高增長,中國總體經濟產出逐步逼近美國,因此上述兩方面引起的經濟摩擦愈來愈嚴重。例如經濟學家克魯明(Paul Krugman)認為,低估人民幣匯率,造成貿易傾斜,導致美國就業職位向中國流失。特朗普在競選時和上任後不斷重複這種言論。與此同時,中國人均生產值遠不及美國,這顯示中國的技術水平與美國仍有一大段距離。所以中國不願放棄國家補貼,任由所有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自由競爭。最後,由於中國加入世貿以來未有履行部分承諾,美方在貿易協議上迫使中方修改法律,中方不肯,直接導致上一輪貿易談判破裂。

標榜市場主導和自由化的華盛頓共識,雖然在八九十年代盛極一時,但踏入九十年代,全球多個發展中國家紛紛出現金融危機,如1994年墨西哥披索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俄羅斯和阿根廷經濟危機等。後來的研究指出資本帳戶自由化,令熱錢大進大出,造成資產泡沫,發展中國家根本無力抵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已在近年轉軚,重新肯定資本管制是政策選項之一。

此外,發達國家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的重大教訓,了解到市場若缺乏政府適當監管,可造成災難性的後果,而且最後要由納稅人埋單。特朗普上場後,提出「美國優先」,提倡保護主義,威脅向世界各國加徵關稅,新自由主義潮流似乎逐漸消退。
中國式政府帶動市場的策略,雖然在發展初期十分成功,令中國迅速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但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長遠來說自由開放的經濟政策更有效率。補貼國企壟斷國家上游企業,變相榨取下游民營企業盈利;金融系統為企業壓低貸款利率,間接令存戶投資回報下降;限制外商進口,減少國內消費者的選擇;官員和企業結盟,造成權貴利益集團進行尋租行為等,這些是現行經濟制度的一些弊端。

很多經濟學者認為,中國經濟能不能繼續維持高增長,視乎政府能否在既有制度上推進改革,逐漸趨近自由開放有效率的經濟制度,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當然,中國政府的底線是經濟政策自主,而不是受外力脅迫而改革。這就是政治問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