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陳文成事件與台灣的轉型正義


<轉載自2018813 明報 筆陣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一個台灣超市的中元節廣告下架事件,意外地引起台灣社會對發生在37年前的陳年懸案——「陳文成博士台大陳屍事件」——的關注,也引發另一波對「轉型正義」的討論。陳文成事件發生在台灣蔣經國主政下的威權時期,如今香港政治被批評似乎在往威權主義方向邁進。香港是否在步當年威權時期台灣的後塵,當引以為戒。

威權台灣下的陳文成事件

廣告下架事件起源於86日台灣大型連鎖超市「全聯」在電視播出的「2018全聯福利中心中元感恩月——青年篇」,是為今年中元節行銷廣告之一。該廣告之所以引發軒然大波,是因為廣告中的男主角無論外形、背景設定都與當年的政治受難者陳文成相似,有消費受難逝者之嫌疑。圍繞此廣告的議論擴大後,全聯一方面否認,但為避免爭議延燒衍生其他風波,故主動將廣告緊急下架。

廣告因引發社會爭議而下架的例子,並不罕見。1993年香港九廣鐵路的一段描繪一群小朋友在森林裏扮著火車玩遊戲的詭異廣告,經歷過那個年代的香港市民當記憶猶新。該廣告色調灰濛濛一片,且配樂及場景被認為陰森恐怖,而小朋友的慢動作跳躍也容易引發覺得鬼影幢幢的不安。無巧不成書,當年製作此廣告的香港奧美公司,與此次台灣爭議廣告的製作公司正是同一家。

不過,與當年香港鐵路爭議廣告的相異之處,即此次台灣超市爭議廣告所引發聯想的,是一樁在台灣社會留下沉重政治陰影的離奇命案,也涉及民主化時代的台灣,迄今仍在熱議的「轉型正義」議題。

陳文成生於1950年,台灣著名高中建國中學畢業後,考上台灣大學數學系,碩士畢業後赴美升學,獲密西根大學博士學位,其後任教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長期關心台灣民主與人權發展的陳文成於1981520日攜妻、子由美國返台探親,因曾捐款予反體制雜誌《美麗島》而被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總」)於72日從家中帶走,翌日發現陳屍於台大研究生圖書館旁,年僅31歲。

陳文成博士離奇死亡事件當年轟動海內外,美國也曾派專家前來驗屍,結果認定為他殺,否定了台警認定的「畏罪自殺」之說。其後台灣多次就此事件展開調查,包括2009年馬英九總統指示重新偵辦「陳文成命案」及「林宅血案」,最高檢察署還組成聯合專案小組。然因年代久遠,證據已難再尋獲,偵查未有突破。

陳文成事件迄今早已過了台灣最長的25年刑事追訴期。根據台灣刑法規定,日後即使警方追出兇手身分或兇手出面自首,均已不必承擔法律責任。然而此事衍生出的社會意義,遠超於一件離奇命案,並與1980年另一起迄今仍未破案的「林宅血案」,成為1987年解除戒嚴令之前台灣政治高壓時期的主要悲情象徵,以及有關轉型正義的社會討論過程中經常被提及的典型案例。

台灣「轉型正義」的特徵

所謂「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指經歷過民主轉型的社會,對過去威權專制政府所實施的政治迫害,以及因壓迫而導致的社會分裂,所做的彌補及善後處理。處理方式包括司法糾正、歷史重塑、行政改善、憲法修訂,及對受難者或其家人的賠償等各種層面;其基礎作業則是還原歷史真相。

就世界範圍而言,圍繞轉型正義議題討論較多的,主要集中在美國哈佛大學亨廷頓教授所論及的受「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其中涵蓋1970年代葡萄牙康乃馨革命,1980年代席捲拉丁美洲、東亞(包括東南亞)、東歐的民主化浪潮,及1990年代初期接二連三地發生民主運動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而在東亞地區最受注目的,則以台灣及韓國的議論較為熱烈。

台灣(中華民國)與韓國同樣在戰後的1940年代末經歷了東亞冷戰初期的國家分裂,也不約而同地在1987年前後步入民主轉型時期。因此1990年代的民主轉型研究也常常將兩者做比較,不過就轉型正義方面的比較研究則極少。

其實台灣與韓國在轉型正義方面也有許多共通之處。台灣有「去蔣(介石)化」運動,包括拆除於台灣各地豎立的蔣介石銅像,而韓國也曾有過所謂的「去李(承晚)化」,同樣也包含拆解李承晚銅像及相關符號的社會運動。在處理不義財產方面,如今台灣民進黨政府已設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正在清理國民黨當年黨國不分時期的「不義黨產」;而韓國則有「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調查委員會」,負責處置親日派後人財產。不過在透過司法程序的審判部分,台灣與韓國則截然不同。韓國早在1990年代就已審判了1980年發生的光州事件加害者,對象包括前總統全斗煥及盧泰愚。但是台灣卻遲遲走不出這一步。

話說回來,台灣可能是在進行轉型正義議題上最具爭議的社會。客觀而言,其最大原因是民主化前威權統治時期的執政黨並沒有在民主轉型後消失,甚至還曾二度執政,至今也仍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的政黨。因此民進黨及時代力量等反國民黨勢力的支持者,紛紛埋怨台灣轉型正義進展緩慢;而國民黨勢力則抨擊民進黨政府利用轉型正義來對國民黨作政治清算。

威權傷痕 香港應引以為戒

不過,既然有機會在民主化及後民主化時期執政,國民黨卻也不可能無視社會對轉型正義的訴求。早在1990年代國民黨籍李登輝總統就「二二八事件」代表政府公開道歉,同時制定「二二八補償條例」,推動建館、建碑及訂定紀念日,補償2000多人受難及受害者的工作;於2008年作為國民黨重新執政的馬英九總統,除了年年出席二二八紀念活動,並對受難者家屬道歉外,也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定調二二八事件為「官逼民反」,承認「當時政府處置不當造成民眾抗爭,最後演變成流血衝突」。此外對陳水扁時期的一些「去蔣化」作為,包括將立於中正紀念堂廣場的牌坊「大中至正」(蔣名中正,字介石)改為「自由廣場」,及將位於總統府與景福門之間、原名「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等,予以續用。如今位於台大校園內的陳文成陳屍地點所設置的「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也是在馬英九任內落實的。

轉型正義的目的在於對政治迫害行為善後,在於彌合社會傷痕。馬英九出生地,也是筆者少年時期成長生活的地方——香港——歷來是享譽世界的自由之都。儘管在民主方面的落實緩慢,回歸後開始實施的《基本法》也承諾了香港的政治體制循序漸進最終達至雙普選。然而這些年尤其是2014年後的香港政治,已被批評呈現較為明顯的威權主義化。如今「我要真普選」的訴求似乎已成禁忌,而民主社會普遍允許的「獨立」言論在香港的非法化也已呼之欲出。未來是否會擴大至其他方面的言論自由,但願只是擔憂者的庸人自擾。

倘若香港違背自身從自由走向民主的社會發展方向,也違背世界民主浪潮的前進方向,反而逆向地逐漸朝威權體制一步一步轉型,則焉能稱之為「中華民族復興」之福?台灣社會在戰後政治發展中所經歷過的一道道社會傷痕,但願不會在香港重蹈覆轍。

延伸閱讀:Huntington, Samuel P.1991. "Democracy's Third Wave." Journal of Democracy, 22.(中文版:亨廷頓著,1998年,《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聯書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