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北京閱兵 為何引發台灣爭議?

<轉載自2015831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台灣這幾天也在熱議涉及93日北京的大閱兵。然而,焦點不是像西方媒體聚焦北京如何戒備森嚴、如何勞民傷財、如何窮兵黷武,而是議論台灣黨政要員及退役將領是否適宜出席北京的大閱兵。
北京為了強化這項數十年來最大的面子工程的能見度與正當性,不僅邀集各國首腦出席閱兵,也廣邀在台的抗日老兵及黨政軍退職大老出席,其中不乏重量級政壇人物,包括已表示將出席的前副總統連戰、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對此一事態的發展,台灣政府非常重視,罕見地三管齊下,先後由總統府、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呼籲「國人應審慎考量社會觀感」,身分最為敏感的國防部,更直接對「國軍退役袍澤先進」喊話「本於軍人信念,自我約束管理,不要前往中國大陸參加中共紀念抗戰活動,共同維護國家及歷史尊嚴」。
在政府強力勸阻下,出身軍職、參加過抗戰的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陸軍上將許歷農,也公開勸阻退役將領出席。不過,連戰還是不顧反對聲浪,堅持前往北京。對此,馬英九親自表示,「不宜參加,這就是我們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
那麽,究竟什麼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大陸的抗戰史觀又如何?
中共「抗戰」史觀架空中華民國政府
衆所周知,中共自建政以來,「抗日戰爭」一直是最重要的教育與文宣主題之一。不論是小學的語文(國文)、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社會的課本,還是電影及近年來大量湧現的「抗日神劇」盡是以共產黨的游擊隊、中共建立的「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的抗日英雄故事為內容。數十年來「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狼牙山五壯士」、「雞毛信」、「小兵張嘎」等在大陸家喻戶曉的抗日故事都涵蓋這些主題。如此鋪天蓋地營造「共產黨英勇抗日」、「國民黨消極抗日」的形象,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統一戰線」的結論,早已在中共統治下的大陸社會根深柢固。
然而,如此的「抗戰」史觀架空了當時作為抗戰主體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否定了蔣介石委員長帶領全國軍民浴血奮戰的領導地位,抹煞了作為抗戰主力的國軍的巨大貢獻與犧牲。其中,國軍發動了大型會戰22次,包括台兒莊在內的重要戰役1127次、國軍包括8名上將等206將軍壯烈殉國、陸軍傷亡321萬多名官兵、海軍艦艇全數打光、空軍4321名飛行員犧牲、2468架戰機被擊落……上述傷亡犧牲,對於接受中共教育的大陸民衆而言,這些全是陌生的數字。
台北理解:出席閱兵等同呼應中共史觀
近年來,隨着網絡的發展,國民政府與國軍的抗戰史實逐漸受到部分大陸近代史學者的關注。然而,為配合今年的「大閱兵」工程,所有抗日論述都不得偏離「共產黨是抗日中流砥柱」的原則。從台灣的視角而言,以扭曲抗戰史為理論鋪墊,以不排除犯台的解放軍為活動主體,以提高習近平威信、為鞏固中共政權而營造的「大閱兵」,身為中華民國的黨政軍退職大老倘若受邀請前往出席,是何等的不宜,不難理解。台北的理解是,出席北京閱兵等同呼應中共史觀,甚至是價值觀錯亂、損害國格與國家認同的原則問題。馬總統苦心奉勸前副總統連戰先生三思,也是基於如此考量。

自從馬英九總統主政以來,兩岸交流日趨頻繁。然而,兩岸圍繞在雙方定位的政治對話仍無法展開。換言之,兩岸問題的癥結仍未有打開的迹象。此次台灣社會就北京大閱兵的爭議,突顯的是兩岸迥異的抗戰史觀,如能因此而激發兩岸學者共同研究抗戰的歷史,或許可能成為兩岸化解癥結的突破口,宜鼓勵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