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對華圍而不攻 美南海煽風點火

<轉載自2015610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最近中美關係受到南海爭議升溫影響變得緊張,不少國際評論均指兩國正走向碰撞,擦槍走火的危險上升。鷹派新防長卡特及軍方在這方面尤多添柴煽風,惟恐升溫不夠。目前兩國代表在星洲香格里拉對話會上舌戰,便可見雙方鴻溝之大。事態演化及結果會如何值得探討。
美霸權漸失 多方爭端降溫
南海紛爭由來已久,但一直未算十分激烈,但自美國插手後形勢大變。奧巴馬上台首任時,國務卿希拉莉負責推行「重返亞洲」的包圍中國政策,挑起南海紛爭便成為招式之一,故希拉莉高調表明南海事態涉及美國利益,還推出保衞航行自由等牛頭不搭馬嘴的名目來作介入藉口。
此後南海不斷爆發爭端,去年最震撼的是中國鑽油船入西沙引發越南的反華暴動。今年的事故則起自美國,於發現中國在南沙群島的6個島礁大興土木,大面積填海且似建立機場後,美國便由軍人以至領導輪番發言指控。中國則以主權為由反駁,指在領土上搞建設不關美國事。
值得注意者是,為何美國在此時此際對南海紛爭高調地煽風點火?且許多言語甚具挑釁性:如作出軍事威脅,指要派出飛機、戰艦巡視南海並進入島礁領海等。
眾所周知,美國的霸權指揮棒日漸失靈,在全球各地尤其中東問題難解,在困局中還去招惹中國確頗難明。何況美國在許多方面都朝向為爭端降溫之路走去。如與古巴修好,與伊朗尋求和解,和由克里訪俄見普京尋求合作等。
就日台問題 拒與京硬碰硬
更為奇怪者是,美國對台海與南海問題的處理方法迥異,令人有南轅北轍之感。對於台灣可能由民進黨再上台執政,美國明顯地表現緊張,輪番出動過氣及現任有關官員發言,提醒民進黨穩定的兩岸關係既符合美國利益,也是促成美台合作的重要元素。
美方還希望蔡英文不要迴避「九二共識」的問題,要更清楚解釋如何維持兩岸現狀。發聲者包括白宮國安會東亞事務主任麥艾文、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羅素及其副手黃雲裳等,陣容不少。
圍堵不攻保均衡 免中美戰
美國之緊張自有原因,如果民進黨政府搞台獨招致大陸攻台,美台條約將拖美國落水。這顯示了兩點:(一)美國不願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硬碰以免釀成大戰;(二)國民黨政府所促成的兩岸不統不獨,而經貿交往日增的安穩狀態,最符合美國利益。
同一道理,美國雖不斷扶植日本,但也施壓要求日本改善與中國關係,美國不想因美日安保條約而捲入中日的釣魚島主權紛爭,並因而觸發大戰。
以上清楚顯示美國雖想借助日、台圍堵中國,但卻至少暫時只想圍而不攻,志在保持均衡,防止中國獨霸西太地區。與此同時,避免因台海及東海紛爭而觸發中美戰爭,乃美國政府必要的風險控制目標。
在台海,國共兩岸分治乃美國接受的模式。在東海,美國已完成扶植日本作為維持全球霸權的助手,日本正修憲讓日軍可到國外行動,包括在必要時可助美國插手台海、南海事務,但必須維持中日間敵而不戰。最近看來這也做到了,習近平終於為中日關係解凍。至於美國給了中國甚麼讓習對日轉態,現時還是個謎,但國際外交的枱底交易多的是。
在南海,美國同樣不會硬碰中國,對中國的填海造地實際上無可奈何,因此有不少評論認為美國的強硬只是虛張聲勢。這從避免軍事衝突的角度看是對的,但美國的行動仍是有為而來,故非全虛,其目的在於:
(一)在短期向「馬仔」如菲越等表示支持,以免「馬仔」覺得霸主無用而離棄,且美國好歹也要顯露些「一哥」本色。
(二)在長期維持南海爭端的國際及輿論注意力,以便籌組及維繫環南海反華圈:由拉日本及澳洲入夥支持菲越,形成一幫聽美國指點的團隊。
中國建島 監察南海反制美

(三)向中國施壓,勿借填海建島把南海軍事化,從而削減美軍優勢。美國軍方便說出了真正的擔憂,中國建島後可部署更強力的陸基雷達等偵測系統,能更有效地監察南海南部的海空情況,從而為建立南海空間識別區打下基礎。當然,中國也可能正這樣做,但即使如此仍屬正常的國防建設,不必向美國申請批准,何況這又可反制美國籌建的南海包圍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