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鄧小平論50年不變 高瞻遠矚有現實意義

<轉載自20141231 明報 社評>

30年前舊事,物換星移,人面全非。英國國家檔案館新一批政府文件解密,關於香港部分提及的人物,不少已經作古,但是文件披露的信息,對照香港現狀仍有現實意義。香港歷經政改爭議觸發的一場街頭鬥爭之後,除了政制發展繼續引人注目,日後中央與香港關係也備受關注;當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鄧小平與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會談時,提到他對「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兩個考慮,所顯示寬容大度,很值得重溫參考。

內地香港互利雙贏30年後未見改變

當日,鄧小平向戴卓爾夫人解釋,中國恢復行使香港主權後,「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50年不變,是預計了中國要用50年實行現代化,追上發達國家的水平。這是第一個考慮。鄧小平這個說法,與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對香港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契合。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之時,中國外匯儲備約有212億美元,以960萬平方公里、逾10億人口的偌大一個國家,這個儲備額微不足道。當時,香港以彈丸之地、只有500多萬人口,生產總值(GDP)卻及中國大陸的四分之一左右。

因此,以內地和香港當時的經濟狀,若鄧小平想到利用香港,完全正常和合理。首先,以中國當時的國力,若收回香港而改變其制度,香港繁榮將不保;其次,當時正值改革開放不久,百廢待興,以香港當時的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對內地經濟發展起到作用;再者,香港保持原有制度不變,對內地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外資以香港為跳板,參與中國市場。事實上,內地與香港互動整合經濟,各自得到巨大利益,創造了雙贏局面;香港對內地、特別是廣東省等地的經濟轉型和發展,歷年來,中央一直予以肯定。當年,俄羅斯搞經濟改革未成功,他們一度慨嘆俄羅斯沒有香港,可見香港在內地經濟發展的觸媒作用,國際社會也給予正面評價。

今時今日,中國經濟歷經30多年高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接近4萬億美元;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美國陷入經濟、貨幣危機,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訪華,公開要求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國務卿成為國債推銷員,使人印象深刻。另外,1997年回歸之時,香港GDP相當於內地經濟總量約15%,現在不到3%,經濟格局此消彼長,還有是香港經濟對內地依存度高,香港經濟現,離不開內地一些政策傾斜的結果。

即使如此,香港之於國家,是否已無可資利用之處?答案肯定不是。香港仍有對內、對外的窗口作用。首先,內地一些大城市於城市硬體建設,雖然斐然可觀,但是社會軟件機制,香港仍然明顯超前,有可供內地城市參考之處;其次,中國與國際接軌,香港的橋樑角色和作用,在法制健全、法治予投資者充分信心信任情下,即使從長遠看來,也看不到內地城市可以取代。再者,例如人民幣走向國際,成為可兌換國際貨幣,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起到的作用,上海也難以企及。

內地已非改革開放初期的吳下阿蒙,30多年來,不能否認香港與內地的消長,但是香港與內地並非處於零和狀態,應該是延續30多年來雙贏格局。當然,客觀環境不一樣了,周邊城市冒起急速發展,已經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若香港不相應保持和提高競爭力,就有可能在內地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大潮中,未能分食大餅,甚至在一場經濟盛宴中斯人獨憔悴。

對台窗口作用 香港仍在示範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國家利用香港,在1949年之前和之後,因為有港英管治,國家與香港不存在權力結構關係,即使回歸之後到今天,中央與香港的權力關係也不明顯,而歷來「權力疏離」的結果,香港各個階段對內地的正面作用甚至貢獻,昭昭在目。現在中央強調突顯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這個無可爭議的憲制關係,若折射在日後中央與香港互動,香港在中央「貼身」領導下的窗口、橋樑、外引內聯等作用,與以往有什麼不同,值得留意。這是50年不變之下的新事物、新議題。

當日,鄧小平還向戴卓爾夫人提到,希望台灣穩定50年,又託請戴卓爾夫人對時任美國總統列根,推介以「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這是鄧小平第二個考慮。即使現在看來,鄧小平透過戴卓爾夫人請列根共同解決台灣問題,不會認為他邀請英美干預內政,反而突出他審時度勢、實事求是、從容大度的一面。鄧小平處理香港和台灣事務的智慧,值得時人參考。

「一國兩制」構思之初,其實是為解決台灣問題,因為英國要求中國處理1997年之後的香港政治地位問題,北京才把一國兩制先用於香港,當時說是香港起示範作用,吸引台灣接受以一國兩制統一,香港是「一國兩制示範單位」之說,一度十分流行。時移世易,現在不再聽聞北京有這個說法了。由於近年的政治爭拗,影響各方面發展,香港現於台灣朝野,視為負面教材,他們對香港式的一國兩制,大多數抗拒。不過,即使如此,香港的示範單位作用不會完全消失,香港情轉好或轉壞,對於台灣都會有參考作用。鄧小平說「一國兩制」50年不變與台灣有關,仍然是進行式,並沒有過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