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大學教育﹕普及化還是精英化

<轉載自2012111日 明報 論壇版 作者﹕張炳良>
 
約一年前,我在本欄討論「大學求什麼?」(2010121日),提出在此香港銳意發展成為區域教育樞紐之際,我們應反思大學之道及大學所追求的應是那樣子的卓越。
 
上月(1218日)香港大學為慶祝百周年舉辦國際大學校長高峰會,探討大學發展的前景。在我作為主席的「普及教育vs.精英教育」分組討論上,來自東西方的大學校長及代表們,均非常關注當前大學所面對的兩難困局。
 
究竟今天的大學教育是屬於「普及化」還是「精英化」性質?從國際趨勢言,肯定是走向較多普及化和較少精英化的開放狀態,能夠進入大學的年輕人增多。在亞洲地區,韓國入學率為八成以上,台灣更呈現學位供多於求,至於香港,儘管公費資助本科學位仍少(屬精英化),但是特區政府所訂定的六成專上教育入學率(包括副學士)則早已達標。
 
大學之道成為追逐名位之道
 
高等教育普及化成為趨勢,皆因社會面對知識型經濟的挑戰,並須回應社會流動和培育受教育的新一代公民的要求。入讀大學亦已成為年輕人的「合理期望」甚至被視為基本權利。就算在傳統精英制的英澳等國,過去20年間不斷有新大學成立。至於香港,政府仍限制得很嚴,公費高校只有8所,但就期望依靠私立大學及院校去滿足副學位畢業生的「銜接」學位教育的需求。
 
一方面高等教育學位數量迅速增加,但另方面政府、僱主及家長們仍期望繼續維持高等教育的「精英」性質。近年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化」,造就「世界大學評級」排名,各國大學均捲入以「至優」的研究型大學為標準的競爭裏;它們備受壓力須成為「精英型」大學,並要在國際排名上爭得前列位置。逐漸大學之道成為追逐名位之道。
 
在資源經費有限之下,對大部分大學來說,這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期望與現實的落差不斷製造矛盾和張力,追求學問之地逐漸變得斤斤計較。人們似乎期望高等教育「普及化」與「精英型」大學可同時兼得,但現實卻是﹕資源分配日益不均、學費低但成本高(特別是大學之間高薪爭聘研究型學者,及國際化推高教授薪酬),而角逐國際排名之壓力日增。弔詭的現象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同時,資源卻日趨集中於小量的精英性綜合型大學和研究型大學。經費不足的私立大學和學院,容易淪為二流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應珍惜多元
 
高成本和公費削減也驅使不少大學走向商界募捐和開發牟利課程與顧問研究活動,但卻引來社會上批評為商品化、以教研搖錢等。這是當今大學教育陷入的最大悖論(paradox),其傳統的神聖光環正逐漸褪色。
 
簡單的傳統智慧會主張﹕一是像美國般實行分級制——即把高等教育分為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及社區學院各等,並將資源傾斜於研究型大學;一是採取歐陸的一些做法,在維持開放普及(甚至免費低費)的高等教育之餘,卻高度限制入讀精英型的「學院」,如法國的grandes écoles
 
情况是複雜的。值得根本反思的是,究竟每一個國家或城市的高等教育系統應發展怎樣的一系列大學出來?不同的大學,不用跟同一模型,不用以單一的所謂全球化研究型大學標準去運作和評核;反之,應各自精彩,保持歷史傳承、特色和專有使命,如中國的師範大學與農業大學,及一些國家的文化與藝術大學等,各自精於所長,同樣貢獻國家世界、造福社會人類,不必斤斤計較什麼排名。
 
高等教育應珍惜多元。「精英」教育的實質,應在於學習成果所反映的質素——即如何培育全人(包括品格、思維與能力)、如何賦予學生做人之智慧、如何養成具有創意的「社會分子」。「精英」質素,並不局限於時下世界級大學排名所採用的狹義準則所界定的內涵。事實上,愈是由此等排名去主宰高等教育之未來,則大學之道會變得愈來愈同質化和貧乏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