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台灣選舉後 中美如何博弈?

<轉載自2022122 經濟日報 評論版 撰文: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前系主任>

台灣九合一選舉基本上結束,國民黨取得13個縣市市長席位,民進黨只得5個,更重要的是,當中具戰略意義的「六都」(即6個直轄市),國民黨增添了桃園市,有4個市長席位屬於國民黨,民進黨只掌握到兩都,這對民進黨來說,自然是一種挫敗,蔡英文也要辭掉黨主席職位,但若說台灣的政治環境已轉勢,則言之尚早。

在直轄市市長選舉的得票中,2018年國民黨得票48.79%,今年上升至50.03%,增幅1.24個百分點;民進黨在2018年得票率是39.16%,今年是41.62%,上升了2.46個百分點,比國民黨增幅更大,我們不能斷言,民進黨已窮途末路,況且它過去在總統選舉策略上,亦往往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能耐。

民進黨雖失利 仍難言窮途末路

據說蔣介石的曾孫蔣萬安頗有能力,在兵家必爭之地的台北市長爭奪戰中,得票比民進黨力捧的陳時中高出32.5%,將來有無機會更上層樓,拭目以待。

台灣選舉結果雖然也值得注意,但眾所周知,台灣問題如何解決,主要取決於中美兩國的大國博弈。國際大局風雲變幻,一、兩個月形勢都可能大變,我們倒是應不斷更新評估,察看中美兩國的策略有何調整。

增統台成本 拖慢華經濟增長

美國對台政策的基礎,只在於她把台灣問題視為遏制中國發展的工具,其餘的考慮,如所謂保衞自由民主等,皆是包裝,毫不重要;售賣軍火圖利也是一種因素,但數額不夠大,不足以左右美國國策。美國的如意算盤是,使到中國在統一台灣之前及之後,都要花費大量資源,化解各種涉台矛盾,如此便可拖慢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若然美國「失去」台灣,她也怕面子不保,霸主地位動搖,各國紛紛轉向中國。

在軍事上,美國已明白再也保不住台灣了,我過去曾多所論述,不贅。美國總統拜登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會議中,帶來的其中一名幕僚,是印裔美籍中國通杜如松(Rush Doshi),此君一向主張對付中國,要用低成本的不對稱戰術挖中國牆腳,此策略符合當今美國硬實力逐漸相對弱化、財政亦捉襟見肘的現實制約。美國如何在台灣問題上以低成本對付中國?她似有3招。

低成本不對稱戰術 3招遏華

第一招,是希望誘使中國開第一槍,從而可以利用美國控制的西方媒體,把中國扣上挑釁者的帽子,這可成為發力點,迫使美國的西方國家與日本等制裁中國。要知道,中國經濟體積龐大,光是美國自己搞制裁效果有限。

第二招,是多賣些武器給台灣,包括一些用以進攻的導彈,威脅內地一些城市,甚至包括香港。據台灣的坊間傳說,美國早已派遣了12萬名軍事人員駐台,或用以提供軍事訓練,名義上他們是退役軍人,但理論上離台返美後,立可從平民身份轉回軍人身份。美國的一些評論,竟是希望將來受訓者可以打巷戰或游擊戰,這種把台灣「武裝」起來的策略被稱作「箭豬戰略」,即要對手明瞭,收回台灣要付出代價,免不了有損傷。

第三招,是商界收購及反收購戰中常用的「毒丸戰略」,即得了台灣後也無甚好處,甚或管治困難,得不償失,這好比一杯溶入了毒丸的飲料,一旦喝下便毒發身亡。在島內大肆散播反中思想,在各行各業留下潛伏人員,找機會搗亂或打巷戰,皆按此思路而來。

這些招數看似厲害,但中國其實也不難把它們變成笑話。

佩洛西訪台 美被扣上挑釁者帽子

針對誰是挑釁者問題,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已給了中國一個天賜良機,把挑釁者的帽子戴到美國頭上,縱然把派遣戰艦包圍台灣演習常態化,別人也說不了甚麼。更重要的是,從最近東盟、G20APEC等幾次國際會議中可見,中國似已展開一連串的外交攻勢,且斬獲甚豐;這並不奇怪,絕大多數國家為了本國利益,根本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她們也不願搞甚麼制裁,與中國脫鈎。美國希望其盟國將來能制裁中國,恐怕會事與願違,美國的第一招未出招已呈破綻。

「箭豬戰略」也是吹水多於實際,留意中美軍事的人都應知道,在離中國海岸綫2,000公里以內,中國有足夠實力靠先進、擋無可擋的中程彈道導彈,擊沉入侵的航母,真正開戰起來,美國也不會冒此奇險。

華軍力先進 「箭豬戰略」吹水

至於島內的軍事設施,據高人告知,根本不足一論,中國甚至可在10多分鐘內將其近乎全數摧毀;此說並非無依據,例如中國已有設在軍車上流動性極強、成本甚低的大炮,炮彈射程400公里,且有北斗導航,十分準確,整個台灣都可覆蓋。

「毒丸戰略」對付起來倒是稍為麻煩一點。民進黨政府把有「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可能是精華部分掏空了送到美國,台灣的經濟價值稍減,但中國的統一,主要考慮並非經濟利益;至於巷戰等,雖然不排除有小部分人腦筋閉塞,但絕大多數台灣人民愛好和平,很多還長期到大陸生活及工作,叫他們打仗送命,豈非笑話?我估計中國還是會用「北平模式」逼降,減少傷亡,若是武統也會只打設施,少傷人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