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學者:習「鬥爭」觀比毛時代更廣泛更現實

<轉載自2022102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共二十大報告高頻出現「鬥爭」等詞,針對國內外政經形勢,總書記習近平宣讀簡要版本報告時,17次提到「鬥爭」,被外界認為是他個人執政理念重點。

「鬥爭」一詞伴隨中共歷史敘事一路走來,如今成為中共政治詞彙。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向本報指出,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再到習近平,雖同講「鬥爭」,意涵卻不盡相同。毛時代以階級為綱,圍繞階級或權力的系列鬥爭運動,製造了大量負面歷史現場;鄧以後的時代,「鬥爭」一詞以更柔性的範式轉移呈現,指導議題亦開始多元;到了習時代,「鬥爭」理念變得更加泛化與現實化,思潮演變、外力干涉、獨立分裂、公共危機等國家治理隱患,都被納入「鬥爭」的主理範疇。

趙分析,「鬥爭」一詞在中西政治語境中有着不同詮釋。西方普遍忌憚該詞,視之為共產主義洪水猛獸和對國際秩序破壞企圖;台港對「鬥爭」觀念普遍冷感恐懼,兩地大眾的意識形態體系鮮有類近概念;對於習來說,「鬥爭」其實更接近追求使命感、奮發有為、轉守為攻的去消極化語義。同樣受訪的台灣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蔡文軒亦認為,習的「鬥爭」觀非「很壞」概念,更多時候旨在處理廣泛的不協同議題。

趙認為,習因個人背景緣故,更傾向使用傳統詞彙「舊語新說」,或令其一些理念傳播在語義學上遇挫。此外,習的「鬥爭」觀在現實中亦面臨兩重考驗:其一是「鬥爭」需兼顧「安全」,包括台海、朝核、南海、俄烏等傳統安全議題,以及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議題,北京決意「鬥爭」的過程要照顧到相應安全因素,這亦是習宣讀時提50次「安全」原因所在;其二是「鬥爭」要配合「能力」,尤其是經濟能力,目前大陸包括指數下行、失業率高、樓市低迷等經濟逆風特徵,均關係到「鬥爭」成效,經濟安全與否直接影響着「鬥爭」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