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中國應對新變局 走出去贏錢贏尊重

 <轉載自2020930 經濟日報 社評>

中共十九大五中全會將於下月底召開,審議十四五(20212025年)規劃,消息指當局會設定較低經濟增長目標。相信是因應外圍形勢劇變,以雙循環和推動高質量創新科技產業發展應對,冀釋放內需潛力,令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布局創科雙循環 彈性增長目標

外電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內部曾討論過放棄訂立經濟增長目標,以增加靈活性,但有聲音認為不設目標,哪來方向,傾向將目標訂在5%以上,明顯低於十三五的6.5%目標。

當局此舉是出於現實需要。首先,外圍持續爆疫,歐洲部分城市要再度封城,對中國產品需求轉弱,且疫情何時受控,各國心裏也沒底,令中國出口添上陰霾。疫情亦令多國認識到過度倚賴中國供應鏈的弊端,出於安全起見,可能將一些涉及醫療衞生、國家安全的產業鏈回流,全球產業鏈重整料將影響中國出口。

此外,中美矛盾加劇,美國揚言要與中國脫鈎,先後狠打貿易戰、科技戰和金融戰,為了封殺中國高科技產業,更不惜限制外國企業向華出口含有美國技術的軟件和芯片。盡管中國百般克制,但科技脫鈎的大趨勢已成,中美關係今非昔比,中國未來走的路也截然不同,須重新布局。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惟內循環並不是從國際轉到國內那麼簡單,也並非應對疫情和中美衝突的權宜之計,而是一場持久戰,務求改變過往進口外國生產原料,中國加工製造,再出口外銷格局,打造出將產業供應鏈自產自銷,帶動經濟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有龐大市場支撑內循環發展,但要將經濟重點轉向內需的新發展戰略,卻面對很多問題,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強調,需要深化改革來提高經濟效率,推進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以促進城鎮化,並縮窄城鄉收入差距。此外,還須理順結構性問題,解決民眾住房難、看病難、上學難等問題,才能讓民眾願意加大消費,激發內需潛力。

中國14億人內需 驅動下輪全球化

另一方面,中央之前也提出要重點培育和打造10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戰略性創新科技產業,包括5G產業、關鍵芯片、新能源等。當局深明在西方科技圍堵下,只有透過自主創新,才有望打造出經濟動能新引擎,突破封鎖。

芯片投資成本高、門檻高、周期長,經濟效益難以短時間內浮現,但為免繼續被西方卡脖子,中國須傾全國之力研發。同時亦須加大投資力度在創新科技,透過5G、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業鏈進行升級改造,有助突破產業發展瓶頸,進而促進消費,讓企業願意增聘人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吸納每年幾百萬高校畢業生,達到穩就業、穩經濟作用。

花旗的研究報告便指出,在十四五期間,中國須重大轉型,塑造中國新時代。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預期,中國14億人內需,會驅動下一輪真正全球化,從而帶動世界經濟。馬雲更呼籲中國企業堅定地走向全球,但不是去征服全球,走出去不僅要贏來利潤,也應贏回尊重!

超市保就業亂局 是誰之過?

 <轉載自2020930 經濟日報 國是港事 撰文: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IBCE)聯席主任及商學院高級講師>

兩大超市繼續拿保就業計劃的津貼,但同時宣布推出回饋方案,百佳向低收入家庭、長者及傷殘人士發放每人200元,合共4,000萬元食物券,惠康則派200萬張現金券及餐券,及300款貨品半年價格不變。無論是哪一間超市,方案未能滿足大眾的期望,最直接的是提供折扣,但正如我較早前在本欄指出,對比起兩大超市每月的零售額約40多億元,回饋的數目約1.8億元,因此根本不會很吸引,折扣可能是2%左右,整件事完全是政府製造出來的鬧劇。

涉款811 卻非財務部門負責

根據政府抗疫基金網頁的資料,保就業計劃負責的是行政長官辦公室及勞工及福利局,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提供支援,兩者皆不是專長於財務,但涉及的金額卻達811億元,是3次防疫抗疫基金內最大的一項支出。811億元是多少?在剛過去的財政年度,新鴻基地產 00016 的收入為826.5億元,數目也多於去年醫管局從政府得來的623億元資助,港鐵 00066 去年的收入也只是545億元。

雖然保就業計劃辦公室內有會計師,但人數不多,如此規模的支出,卻沒有合理數目的財務專才在其中,一定出事。果然不出所料,在疫情中沒有受損的超市可以拿取數億元的津貼,政府覺得不對勁,於是要求超市回饋市民,但回饋的方案未能達到預期的期望。

有超市提出每日最低價(Every Day Low PriceEDLP),這個又是不利消費者的例子。有點市場學知識的朋友應知道,EDLP便利零售商多於顧客,Walmart就是從EDLP中大賺,因為消費者以為超市內那些EDLP的貨品比外面便宜,於是會多了人流;當顧客進了超市,也不止會買那些EDLP的東西,這建議是益了超市,同時也對小店不利。再者,這一連幾天,全港的媒體大篇幅地報道超市的回饋方案,變相幫了它們宣傳,因此兩大超市絕對是大贏家。

受惠企業無篩選 猶如觀音開庫

出現亂局的原因,當然是沒有設關卡來篩選出在疫情中受惠的企業,當我看到網頁,前兩次抗疫基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參與極少,而財政司司長辦公室更不在網頁上。當要花上比起藍籌企業收入更多的情況下,而時間只是數月,竟然不是由有財務專業的部門來處理,怪不得會愈來愈荒唐。我相信兩大超市的母公司也在暗笑,竟然有如此亂局的出現,像觀音開庫但無王管。我不是說要困難重重地才可以申請,事情是應幫則幫,不用幫的,應留給有需要的人。你可以說超市應該不申請保就業,但從來商界都是在找機會,政府有責任去保障公帑的使用。

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克服疫境再上路 香港更需大灣區

 <轉載自2020929 明報 社評>

疫情打擊全球經濟,國際形勢波譎雲詭,香港要克服疫境再上路,必須注入更多發展動力,放眼大灣區是切實可行的選擇,由商界到科技界都有意見認為,疫下需因時制宜捨遠圖近,進軍大灣區是大方向。廣東省長馬興瑞最近表示,將舉全省之力推進大灣區建設,澳門當局亦在積極籌謀,香港卻未見有太多動作,除了受疫情民情影響,港府推動力亦明顯不足。內地與澳門疫情受控,香港仍未擺脫泥沼,港康碼至今未通,窒礙粵港澳人員往來,然而當局在政策層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坐等疫情結束再打算。港府必須加快與粵澳兩地部門磋商,打通各類關卡環節,制訂具體發展策略深化合作。

廣東舉全省之力 港府未見大作為

粵港澳大灣區列入國家發展策略至今3年有餘,由概念逐步化為行動。中央宣布多項政策拆牆鬆綁,包括擴大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範圍、香港居民可申領內地居住證、港人大灣區其他城市置業可享當地人相同待遇等。大灣區建設有如鴨子划水,帶動各方面變化,隨着內地放寬置業限購政策,港人北上置業近年顯著增加。後修例時代香港社會撕裂加劇,多了人想移民台灣或其他國家,同樣多了人考慮在大灣區生活工作,雖然疫情窒礙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然而只要兩地人員流動逐步恢復,有關勢頭相信只會更加明顯。

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連接廣州、東莞、深圳三市的城際鐵路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工程,不久前才舉行開工儀式,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持續加快。廣東省政府年初提出「灣區通」計劃,旨在促進公共交通、通訊收費、電子支付等領域標準互認、規則銜接、政策互通,便利粵港澳民眾往還,省長馬興瑞上周表示,將舉全省之力,推進大灣區建設,廣州市亦將推出更多措施,便利港澳人士在當地生活和享用醫療服務,支持港澳青年赴穗創業。大灣區醞釀推出跨境理財通,澳門為此亦在積極籌謀。相比之下,香港在大灣區方面未有太大動作,疫情下陷入停滯狀態,看不到政府有多少作為。

疫境前行掣肘多多,摸索前路必須務實行事,不能政治掛帥或意識形態先行。中美鬥爭愈演愈烈,還有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和經濟的衝擊,俱令香港發展環境出現巨變。以創科發展為例,疫下全球多地封城鎖國,窒礙創科業界交流往來,亦影響部分創科中小企或初創企業的業務擴展。疫下新常態,網上視像會議盛行,可是商務投資合作,始終要實地考察。本港很多初創企業雄心萬丈,放眼世界,然而全球疫情不知何時方休,短期難以親往歐美開拓市場,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形容,勉強為之有如「扔石落水」,倒不如先放眼大灣區。

內地疫情受控,大灣區其他城市近在咫尺,不論是創科還是做生意都運作到,一待港康碼落實就可進軍。香港科技園現正準備方案,協助港企到大灣區發展,查毅超亦認為疫下因時制宜,拓展業界最重要的是地理上出入方便,倘若初創企業未能親赴歐美,便應暫緩進軍,等待環境許可才再考慮。

疫下創科捨遠圖近 打通關節要靠政府

疫情客觀現實不為個人主觀意志所轉移,國際形勢同樣影響着本港發展前景。美國竭力遏阻中國高科技發展,對港政策亦由經貿先行變成制華優先,除了打擊「香港製造」,又收緊限制高科技輸港。內地為免核心技術被美方「卡脖子」,銳意加快科技發展,廣東省長馬興瑞談及大灣區發展,提出未來應集中力量解決「卡脖子」問題,包括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同時前瞻部署戰略產業建設,積極發展數碼經濟等新興產業等,凡此種種,皆為本港創科產業提供機遇。以往本港廠商太依賴美國市場,現在華府對港不再友善,內地提出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概念,港商可以着眼拓展內地的內銷市場,大灣區正是一個跳板。

疫下大灣區對香港的重要性,比疫前更大。本港旅遊及零售業過去吸納大量勞動力,經歷反修例風暴和疫情衝擊,可見將來難復舊觀,開發大灣區,可以是協助吸納本港勞動力的一個方法,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認為,按照目前國際形勢,大灣區最有機會成為香港出路所在,然而港府在這方面的工作,明顯不及粵澳當局積極。港府雖設有大灣區辦公室,惟實際職權有限,若要加快步伐「追落後」,必須靠司局長牽頭大力推動;未有健康碼、政治阻力多,統統不能成為藉口。

香港克服疫境再上路要靠大灣區,加快具體推進則要靠政府。本港大企業有能力進軍內地市場,中小企卻遇到很多實際操作問題,例如商業登記、跨境資金調動、商業糾紛、信貸資料等,大灣區各城市做法不盡相同,簡單如跨境繳交水電費,都是中小企很關心的問題,很多具體安排都要靠區內政府協商打通。大灣區發展,香港明顯落後, 港人在內地工作和居住的稅務、福利、保險、勞工等問題仍待解決,港府必須加快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磋商處理,同時更應制訂短中長期具體目標,不能空談概念續歎慢板。

HK needs Greater Bay Area more than ever

Amid the pandemic-battered global economy and an unpredictabl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Hong Kong has to concentrate more on development efforts so as to overcome the adversities brought about by the pandemic and get on its feet again. A practical and viable choice is setting the city's sight on the Greater Bay Area. From the business sector to the technological sector, there are views that Hong Kong should flexibly respond to the circumstances and prefer the easily accessible to the out-of-reach. Making inroads into the Greater Bay Area is the big direction. Howeve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enterprise in this regard is obviously far from enough. In contrast to the mainland and Macao where the pandemic is under control, Hong Kong is still mired in the mud. The failure to implement the Hong Kong Health Code so far has obstructed people's travel between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Nevertheless,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work to be done by the Hong Kong authorities on the policy level. They should not just sit back and wait until the end of the pandemic before making plans.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must speed up its negotiation with Guangdong and Macao so as to eliminate the various bottlenecks and formulate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deepening co-operation.

More than three years into the inclusion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into China's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oncept has been gradually turned into ac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multiple policies to remove barriers and restraints such as broadening the scope of mutual re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llowing Hong Kong residents to apply for the mainland's residence permits, giving Hong Kong people the same treatment as mainlanders regarding property purchases in Greater Bay Area cities other than Hong Kong and so forth. Because of the loosened restrictions on property purchases on the mainland, the number of Hong Kong people going north to buy homes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pandemic has hindered travel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as long as people on the two sides gradually resume their travel,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bove-mentioned trend will only be even more obvious.

Infrastructure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has been built for interconnectednes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Guangzhou-Dongguan-Shenzhen intercity rail line from Shenzhen International Airport to Qianhai was kicked off not long ago.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region has continued to accelerate.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raised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a platform called "Bay Area Connect" with the aim of promoting mutual recognition of standards, better convergence of rules and interconnection of policies regarding public transport, telecommunication fees and electronic payment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flow of people between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Last week, Governor of Guangdong Province Ma Xingrui said that his government will summon the province's full strength to boos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er Bay Area. The Guangzhou government will also roll out even more measures to make it more convenient for Hong Kong and Macao residents to live in Guangzhou and enjoy healthcare services there. There will also be measures helping Hong Kong and Macao young adults to start businesses in Guangzhou. Furthermore, the Greater Bay Area is preparing to launch a cross-boundary "Wealth Management Connect" scheme and Macao is also making active preparations accordingly. By comparison, Hong Kong has not taken any significant moves in this regard.

Many an impediment lies in the way forward amid the pandemic. To find the way out, one must adopt a pragmatic attitude rather than be politically orientated or put ideology in the first place. The escalating struggl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pandemic on global industrial chain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has caused great changes in the conditions of Hong Kong's development. On the contrary, the pandemic is under control on the mainland. Other c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are only a short distance away. Be it innovative technology or doing business, it is feasible. One can set off onto the mainland once the Hong Kong Health Code is implemen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Greater Bay Area to Hong Kong in the times of a pandemic is greater than before.

For Hong Kong people who work or live on the mainland, issues concerning taxation, welfare, insurance and labour have yet to be resolved.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must speed up the related discussion with other c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At the same time, it must also set concrete goals for the short, medium and long term. Doctrinaire talk and continuing to play for time are in no way acceptable.

克服疫境再上路 香港更需大灣區

疫情打擊全球經濟,國際形勢波譎雲詭,香港要克服疫境再上路,必須注入更多發展動力,放眼大灣區是切實可行的選擇,由商界到科技界都有意見認為,疫下需因時制宜捨遠圖近,進軍大灣區是大方向,港府推動力卻明顯不足。內地與澳門疫情受控,香港仍未擺脫泥沼,港康碼至今未通,窒礙粵港澳人員往來,然而當局在政策層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坐等疫情結束再打算。港府必須加快與粵澳兩地部門磋商,打通各類關卡環節,制訂具體發展策略深化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列入國家發展策略至今3年有餘,由概念逐步化為行動。中央宣布多項政策拆牆鬆綁,包括擴大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範圍、香港居民可申領內地居住證、港人大灣區其他城市置業可享當地人相同待遇等。隨着內地放寬置業限購政策,港人北上置業近年顯著增加。雖然疫情窒礙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然而只要兩地人員流動逐步恢復,有關勢頭相信只會更加明顯。

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連接廣州、東莞、深圳三市的城際鐵路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工程,不久前才舉行開工儀式,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持續加快。廣東省政府年初提出「灣區通」計劃,旨在促進公共交通、通訊收費、電子支付等領域標準互認、規則銜接、政策互通,便利粵港澳民眾往還,省長馬興瑞上周表示,將舉全省之力,推進大灣區建設,廣州市亦將推出更多措施,便利港澳人士在當地生活和享用醫療服務,支持港澳青年赴穗創業。大灣區醞釀推出跨境理財通,澳門為此亦在積極籌謀。相比之下,香港在大灣區方面未有太大動作。

疫境前行掣肘多多,摸索前路必須務實行事,不能政治掛帥或意識形態先行。中美鬥爭愈演愈烈,還有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和經濟的衝擊,俱令香港發展環境出現巨變。內地疫情受控,大灣區其他城市近在咫尺,不論是創科還是做生意都運作到,一待港康碼落實就可進軍。疫下大灣區對香港的重要性,比疫前更大。

港人在內地工作和居住的稅務、福利、保險、勞工等問題仍待解決,港府必須加快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磋商處理,同時更應制訂短中長期具體目標,不能空談概念續歎慢板。

台船長:日船無示警撞擊 入釣魚島海域撿冲走漁具 日方指違法作業

 <轉載自2020929 明報 中國版>

台灣宜蘭漁船前日在釣島海域遭日公務船衝撞,船長稱日船無示警下急駛甩尾撞擊,致船體受損,當地漁民組織稱不排除前往釣魚島(台灣稱釣魚台)海域抗議。宜蘭縣政府發表嚴正抗議,台外交部則稱已向日方提出關切。日本海上保安本部反指台漁船在領海內違法作業,命令漁船離開時,巡邏艇船尾與漁船船首碰撞。

台外交部稱已提關切

宜蘭縣蘇澳籍漁船「新凌波236」前日下午在釣魚島海域遭日本公務船衝撞,昨清晨540分由軍艦護送返回南方澳漁港。中央社報道,船長陳吉雄表示,在海上作業時沒有進入釣魚島12海里內,但之後因海流很強,漁具被冲入釣魚島12海里內,當時只是將船開入撿拾漁具,日本公務船就在沒有示警情況下,從漁船右方緊貼急駛之後以甩尾方式撞擊漁船右前方,導致部分船體受損。他表示,日方行為根本鴨霸(橫行不講理),罔顧台灣漁民生命與財產安全,政府應該要硬起來,捍衛漁民權益。

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表示,蘇澳漁船「盛福16號」今年623日在台日漁業協定海域作業時,就遭日本水產廳公務船干擾拍照,想不到這次又發生「新凌波236」事件,蘇澳漁民都群起激憤。他認為,釣魚島是台灣的,日方雖不准台灣漁民進入日本所謂的領海內作業,台灣漁民也都遵守配合;但漁具是漁民的生存工具,有時洋流較強時,漁民若進入釣魚島12海里內撿拾漁具,理所當然,也合乎情理。日方野蠻行為若沒有合理交代,蘇澳區漁會不排除率領漁船前往釣魚島海域抗議。

台漁民擬率船赴釣魚島海域抗議

宜蘭縣政府昨日發表嚴正抗議。縣長林姿妙前往慰問船長,並且與蘇澳區漁會及漁民同聲譴責日方作法失當,表達嚴正抗議,呼籲台灣政府與縣府共同守護釣魚島,確實保障漁民作業權益。台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已向日方提出非常明確的關切,就是不能有任何不當舉措影響台灣漁民捕魚權益。

日官房長官:已向台提應有交涉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海上保安廳第11管區海上保安本部表示,事發在釣魚島周邊海域,指「新凌波236」在日本的「領海」內違法作業,巡邏艇與「新凌波236」並行行駛,命令台灣漁船離開時,巡邏艇的船尾與漁船船首發生碰撞。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昨在記者會上表示已向台灣方面「提出應有的交涉」。

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遭台六都市長聯名抗議 氣候聯盟撤換國家標註

 <轉載自202092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針對國際氣候組織「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日前將台灣6個縣市列為「中國」(China)之下,台外交部長吳釗燮周一(28)表示,經多方努力,網站經已將各縣市改回「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之下。

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及高雄市市長周日(27)發表聯合聲明,針對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在其官網上將各市列作「中國」城市表示不滿,要求聯盟立即修正,否則不排除退出聯盟。

同日,台外交部亦透過駐當地代表聯絡國際氣候組織有連結關係的「地方政府永續發展委員會」(ICLEI),要求相關組織不得矮化台灣地方政府的參與名稱。

周一上午吳釗燮在立法院受訪時稱,經過大家努力,名稱已經更改,很高興六都一致,朝野不分彼此,爭取成功。




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跨境刑事司法:借鑑台灣經驗

 <轉載自2020925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張韵然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中國法制研究計劃助理研究員>

今年8月底,12名港人涉嫌潛逃台灣時被廣東海警截獲,現被扣押在深圳鹽田區看守所,當中6個家庭的家屬912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港府確保港人權利得到保障,並立即將12人接回香港。913日,深圳鹽田警方發布新聞通告,指12人涉嫌偷越國(邊)境犯罪而被依法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現時香港與內地之間並無引渡協議,而且12港人涉嫌偷越的是中國內地邊境,根據屬地原則,因為犯罪行為發生在內地境內,所以將犯人交由內地法院審訊,是符合法律規定、一國兩制和國際標準的。

兩岸2009年已簽司法互助協議

2019年擬修訂的《逃犯條例》本可讓內地和香港之間依法移交嫌疑人,當時港府甚至表示「會與內地再跟進」定罪後可否申請回港服刑。但如今逃犯條例修訂已經撤回,家屬提出將在內地被捕港人引渡回香港的訴求已經無法可依。公眾對刑事司法合作不甚了解,對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跨境刑事司法協助充滿恐懼。事過境遷,或許我們應以理性的和建設性的思維再思考修訂逃犯條例的意義和作用。相較於香港,台灣與內地之間尚有所謂「主權」爭議,加之隔岸而治的局面由來已久,想來海峽兩岸之間在刑事司法協助方面的合作,或許較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合作更難,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台灣與內地在刑事司法協助的規範化與制度化方面,早在2009年就已取得實質進展。2009426日,海協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和海基會(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該協議同時涉及民事和刑事領域,根據台灣法務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時任司長陳文琪在行政院第3494次會議上的總結與分類(圖),雙方的聯絡執行協議的機構涵蓋台灣法務部與內地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及其在各省的下屬機構,協助內容包括附圖的11個方面。

每月完成794宗協助

在該協議議定的框架下,內地和台灣之間開展了大規模的協助與合作。根據台灣官方發布的統計數字(表),自2009625日至2020831日,在通緝犯緝捕遣返、「犯罪情資交換」、司法文書送達、調查取證、罪犯接返、人身自由受限制通報、非病死及可疑非病死通報與業務交流方面,兩岸相互請求總計124,824宗,其中合作完成106,427宗,完成率高達85.3%,平均每月完成794宗協助。具體來說,在此期間通緝犯自內地遣返台灣有499人(每月約4人),自台灣成功遣返內地亦有21人,與香港至今向內地「逃犯零移交」的局面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在此期間雙方文書送達請求完成82,589宗(每日約20宗,每月約600宗),調查取證完成3015宗(每月約23宗)。合作頻次和效率不可謂不高。

在交換犯罪情資共同偵辦案宗方面,台灣與內地展開全面合作,重點打擊詐騙、毒品、食品安全、人口販運和網絡犯罪等罪行。具體說來,截至2020831日,台灣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與內地公安單位開展合作,成功偵辦詐欺犯罪113宗(涉及7372人)、毒品犯罪37宗(229人)、殺人犯罪5宗(13人)、強盜犯罪1宗(3人)、散布兒童少年色情內容犯罪1宗(250人)、網絡賭博犯罪1宗(1073人)。同期間,台灣法務部調查局與內地公安單位交換犯罪情資,雙方共同偵辦破獲26宗跨境走私毒品,查獲海洛英、愷他命和甲卡西酮等毒品數以噸計,製毒工廠6座,逮捕毒品案件嫌犯190人。可見雙方的跨境刑事司法合作得到了包括台灣內政部、法務部以及內地公安、檢察院、法院和司法機構的全力支持,涵蓋範圍廣,打擊犯罪成效顯著。

台灣與內地之間已經在《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基礎上建立起全方位、高頻次的刑事司法互助體系,但是香港與內地仍未在現有的《基本法》框架之下建立起任何刑事司法方面的完整協議。

在基本法框架下 建立司法互助機制

台灣的經驗表明,刑事司法協作的開展一定是有法可依、照章行事,司法系統多部門積極參與,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打擊和減少犯罪、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香港與內地在法律體系(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價值理念與刑事司法政策方面的確存在分歧,但這更要求我們思考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方式,借鑑台灣與內地之間司法互助模式和機制,在基本法框架下建立一個綜合性的香港-內地司法互助機制,而非僅限於目前有限的警務合作。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國台辦:「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政治基礎

 <轉載自2020925 大公報 兩岸版>

據中通社報道:國務院台灣辦公室24日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九二共識問答2」,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這是國台辦在官方微博上連續第二天發布「九二共識問答」。

國台辦以「是否只存在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而不存在九二共識?」為題,指出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台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

1992年兩會達成共識

國台辦表示,1992年,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就在兩岸事務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進行協商。通過兩會代表199210月香港會談及其後兩會一系列函電往來,兩會達成了共識。這一共識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

國台辦指出,兩會達成共識的歷史原貌是十分清晰的。在「九二共識」中,雙方都表明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態度,這是雙方達成的重要共識;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海基會表示「認知不同」,海協會表示「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作了求同存異的處理,從而確立了兩岸商談的政治基礎,成為兩岸談判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國台辦表示,「九二共識」雖然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的共識,但其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的文件和文字記錄。任何否認達成共識的做法都不符合客觀事實。民進黨當局宣稱,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暴露出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分裂立場,破壞「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並進而謀求「台獨」的本質。

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左右逢源歲月不再 匯控前景挑戰重重

 <轉載自2020922 明報 社評>

匯控內外交困壞消息不斷,股價江河日下,跌穿「海嘯價位」,散戶昔日的「愛股」變成了噩夢。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金融海嘯後,匯控長期積弱不振,疫情爆發重挫環球經濟,匯控經營環境更見艱難,內部面臨大規模裁員壓力;中美鬥爭愈演愈烈,匯控作為一間業務立足香港的英國註冊企業,捲入大國博弈漩渦,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案,匯控被指暗助美國,國家商務部周六公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匯控會否列入其中,足以影響公司在香港和內地的發展前景。國際形勢起變,以往可以八面玲瓏,今後未必能夠左右逢源,匯控面對的外部困境,某程度也折射了刻下香港的困局。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匯控不易重獲內地信任,就算今次未被列作「不可靠實體」,長遠發展也難免荊棘滿途。

匯控跌穿「海嘯價」 散戶「無息」欲哭無淚

匯控資產規模位列全球十大,香港和內地業務是匯控收入和利潤最大來源,單是香港便貢獻約三分之一的收入和一半的稅前盈利,至於內地業務亦進帳不少。曾幾何時,匯控在香港股壇舉足輕重,恒指是升是跌,還看匯控股價走勢。基於歷史原因,不少港人對於這間以倫敦為總部的英資大行,仍有一些情意結,覺得匯控與香港緊扣相連、休戚與共,2008 年金融海嘯重挫環球金融業,匯控需要供股集資救亡,香港許多散戶也有積極參與,然而匯控內部積弱之局,海嘯後從未顯著改善。今年初疫情爆發,環球經濟急轉直下,中美關係嚴重惡化,有關匯控的壞消息,更是傳個不停。

疫下匯控業績大幅倒退,上半年稅後利潤大跌近七成,大規模裁員計劃勢在必行。不少散戶長期持貨,一大原因是看上匯控定期派息,未料早前英國政府下令,包括匯控在內的所有英國銀行必須預留充足資本,疫下不得派息,持貨散戶突然失去一筆相對穩定的收益,現在更要看着匯控股價輾轉向下,跌穿30元心理關口,回到海嘯時的水平,散戶當然欲哭無淚。

昨天匯控股價急跌,導火線有二,一是外界有傳匯控可能被國家商務部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二是匯控再度被揭未有嚴打洗黑錢活動,美國財政部外泄文件顯示,匯控明知美國監管機構正在調查一宗龐氏騙局,但仍容許騙徒在全球轉移近億美元款項,未有及早取消相關戶口。環球金融業打擊洗錢不力,為人詬病多年。2012年,匯控被指捲入洗黑錢活動,華府窮追猛打,匯控為免起訴,與華府達成19億美元和解協議,承諾加強內部監管。外泄文件揭露的事件,涉及金額不多,惟始終發生在和解協議之後,匯控會否再有法律麻煩,暫難預料,不少投資者眼下最擔心的,反而是匯控會否成為「不可靠實體」。

匯控內部積弱,固然拖累股價表現,國際形勢遽變牽動外部政治因素,對匯控同樣非常不利。匯控作為跨國金融巨頭,立足香港放眼內地,其獨特角色和位置,本是優勢所在,然而近年中美關係急劇惡化,原本的「優勢位」反而變成了「三煞位」。華府千方百計試圖阻撓中國科技發展,一再出手打擊中國科技公司,繼中興、華為之後,最近又向TikTokWeChat等埋手。國家商務部日前公布的《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意味北京已做好法規方面的準備,隨時可以向美方採取反制行動,任何公司一旦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在內地的投資活動有可能被禁止,又或受到限制。

匯控陷困如履薄冰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目前北京尚未指明哪些企業列入清單,也不知道何時會公布名單,北京刻意留下懸念,外界揣測紛紜。在美國,一些分析師相信必有美國企業「上榜」,當中以涉及對台軍售的美國企業,諸如洛歇馬丁等最有可能;在內地,有記者則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稱,首輪清單「很可能」包括匯控,原因與華為有關。

匯控在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案的角色,惹來甚多議論。孟晚舟律師團隊提交的法律文件指出,美方指控孟晚舟的唯一關鍵證據是由匯控提供,內地輿論質疑匯控有份「設局」令孟晚舟被捕,換取美方不再追究洗錢等問題,匯控則矢口否認。內地媒體一年前已流傳匯控會被列為「不可靠實體」,最新消息是否準確無從稽考,然而隨着中美關係愈發緊張,內地對一些英美跨國企業,戒心無疑有所增加。經過孟晚舟事件,匯控不易再獲內地信任;與此同時,匯控作為英國公司,又得面對來自英美的政治壓力,中央推出《港區國安法》,匯控集團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簽名支持,隨即引來英美政界強烈批評。

中美關係由合作走向尖銳對抗,原本得天獨厚的香港,由東西方橋樑驟變成中美博弈戰場,對於匯控而言,昔日左右逢源的歲月,似乎亦一去不返,如何自處成為一大考驗,若不認清客觀政治現實和局限,隨時碰壁焦頭爛額。匯控的最大困境,在於既想賺香港和內地的錢,然而又無法卸下政治包袱。匯控在一些敏感問題上如履薄冰,須拿揑好分寸,孟晚舟事件將影響與內地關係,就算匯控今次能避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內地當局看待匯控,或許不再一樣了。

HSBC can't have it both ways any longer

BESET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oblems, HSBC Holdings has seen its share price plunge below the ''financial tsunami level'' after an endless stream of bad news. Once a favourite among small investors in stocks, the bank has now become a nightmare for its shareholders. As a corporation based in Hong Kong but registered in the UK, HSBC has found itself in the vortex of contest amid the ever-escalating rivalr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t is alleged to have aided the US in the arrest of Huawei's deputy chairwoman Meng Wanzhou.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Commerce on Saturday announced the Provisions on the Unreliable Entity List. Whether HSBC will be on the list or not will affect its development outlook in Hong Kong and on the mainland. Because of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players who were all things to all people in the past may no longer have it both way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extern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HSBC also reflect the present dilemma of Hong Kong. A single careless move may turn the entire game into a fiasco. It is hard for HSBC to regain trust from the mainland. Even if it is not among the first batch of names on the Unreliable Entity List, the bank's path of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term will inevitably be full of brambles.

With its assets among the world's top ten, HSBC has its business in Hong Kong and on the mainland as its greatest source of revenues and profit. Hong Kong alone contributes around one third of its revenues and half of its profit before tax.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bank's profit also comes from its business on the mainland. Its problem has been a long time in the making. The bank has long been weakened ever since the financial tsunami.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the global economy, its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further worsened and the bank has been under huge internal pressure to lay off staff massively. The bank's performance ha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amid the pandemic. It has suffered a nearly 70% drop in its after-tax profi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HSBC's share price slumped yesterday (September 21) below the psychological mark of HK$30 to reach the level in the days of the financial tsunami. There were two immediate causes of this crash. First, there are reports that HSBC may be put on the Unreliable Entity List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e second one involves fresh revelations that the bank has not taken serious actions against money laundering. According to some leaked documents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Treasury, HSBC has allowed fraudsters to move nearly US$100 million around the world rather than closing the related bank accounts at the earliest despite the bank's clear knowledge that the US's regulatory organisations are investigating a Ponzi scheme. Still, many investors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whether HSBC will become an ''unreliable entity''.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n the Unreliable Entity List announc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y company added to the list will be prohibited or restricted from investing in China. At present, Beijing has not yet stated clearly which companies will be put on the list. When the list will be announced is also unknown. But a mainland journalist, citing an anonymous source, has reported that in the first round, it is ''highly possible'' that HSBC is on the list and that is because of the case of Huawei — the only key proof that Washington has to support its case against Meng Wanzhou is provided by HSBC.

HSBC's biggest dilemma is that it wants to earn Hong Kong's as well as the mainland's money but it cannot free itself from its political burdens. The bank treads a tightrope regarding some sensitive issues concerned and has to know where to draw a suitable line. Meng's case will affect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inland. Even if HSBC is spared from inclusion on the Unreliable Entity List this time, the way mainland authorities perceive it may no longer be the same.

左右逢源歲月不再 匯控前景挑戰重重

匯控內外交困壞消息不斷,股價江河日下,跌穿「海嘯價位」,散戶昔日的「愛股」變成了噩夢。中美鬥爭愈演愈烈,匯控作為一間業務立足香港的英國註冊企業,捲入大國博弈漩渦,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案,匯控被指暗助美國,國家商務部周六公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匯控會否列入其中,足以影響公司在香港和內地的發展前景。國際形勢起變,以往可以八面玲瓏,今後未必能夠左右逢源,匯控面對的外部困境,某程度也折射了刻下香港的困局。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匯控不易重獲內地信任,就算今次未被列作「不可靠實體」,長遠發展也難免荊棘滿途。

匯控資產規模位列全球十大,香港和內地業務是匯控收入和利潤最大來源,單是香港便貢獻約三分之一的收入和一半的稅前盈利,至於內地業務亦進帳不少。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金融海嘯後,匯控長期積弱不振,疫情爆發重挫環球經濟,匯控經營環境更見艱難,內部面臨大規模裁員壓力。疫下匯控業績大幅倒退,上半年稅後利潤大跌近七成。

昨天匯控股價急跌,跌穿30元心理關口,回到海嘯時的水平,導火線有二,一是外界有傳匯控可能被國家商務部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二是匯控再度被揭未有嚴打洗黑錢活動。美國財政部外泄文件顯示,匯控明知美國監管機構正在調查一宗龐氏騙局,但仍容許騙徒在全球轉移近億美元款項,未有及早取消相關戶口。不過,不少投資者眼下最擔心的,反而是匯控會否成為「不可靠實體」。

國家商務部日前公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任何公司一旦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在內地的投資活動有可能被禁止,又或受到限制。目前北京尚未指明哪些企業列入清單,也不知道何時會公布名單。在內地,有記者則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稱,首輪清單「很可能」包括匯控,原因與華為有關。美方指控孟晚舟的唯一關鍵證據是由匯控提供。

匯控的最大困境,在於既想賺香港和內地的錢,然而又無法卸下政治包袱。匯控在一些敏感問題上如履薄冰,須拿揑好分寸,孟晚舟事件將影響與內地關係,就算匯控今次能避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內地當局看待匯控,或許不再一樣了。

2020年9月19日 星期六

國民黨杯葛論壇 兩岸交流大門未關

 <轉載自2020919 明報 社評>

一年一度的台海兩岸交流平台海峽論壇今日將在福建廈門開幕,今年的海峽論壇卻因台灣最大的參與團體國民黨杯葛而有所影響。國民黨杯葛的表面理由是中央電視台女主播在播報該黨元老王金平將出席論壇的新聞時,用了「求和」的字眼,要求道歉而未果,認為有失尊嚴。但據報道,國民黨內對出席論壇本就有諸多疑慮。事件反映,經過台灣今年選舉以及國際風雲變幻,海峽兩岸、國共兩黨互信已削弱,雙方變得更加敏感、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引發軒然大波。不過,從事後國共兩黨的反應看,雙方仍留有餘地,兩岸交流大門並未關上。

敗選歸咎與大陸關係 國民黨對論壇疑慮多

海峽論壇是由國台辦、福建省政府及台灣民間團體舉辦的交流平台,自2009年起每年於福建省舉行,是目前兩岸規模最大、參與層面最廣泛的民間交流活動。大陸方面通常由全國政協主席出席致辭,台灣方面則由國民黨高層領銜出席。據報道,今年受疫情影響,台方與會人數由往年的數千人銳減至不足千人。

10日,北京央視節目「海峽兩岸」主持人李紅以〈兩岸兵凶戰危,這人要來大陸求和〉為題,報道國民黨擬派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率團出席第12屆海峽論壇,引發爭議。翌日,國民黨譴責央視並向國台辦抗議,李紅解釋道,節目中的用詞「純屬個人表述,不代表大陸官方」,稱「『求』就是『尋求』,『和』就是『和平』」,但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仍要她公開道歉。到14日,國民黨終於決定,不以政黨組團參加論壇,王金平亦不以個人名義出席。

大陸方面則將李紅的言論定性為個人表態,《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貼文稱,李紅言論的重要性「顯然是誇大了」;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則表示,「不要把一個主持人的個人言論無限放大,上綱上線」。

國民黨看似小題大作地杯葛海峽論壇,在兩岸關係已陷低潮的情况下,放棄了與北京溝通交流的重要機會。但深究事件始末,「求和說」只不過是給了國民黨一個拒絕赴會的藉口,更深層的原因,則國民黨一怕被民進黨「抹紅」,二是王金平在宣布率團前與總統蔡英文會面,引發黨內疑慮。

自從今年總統和立委大選慘敗後,國民黨內就有聲音認為,與大陸關係是敗選的主因,黨主席江啟臣對兩岸議題生疏,對處理兩岸議題如履薄冰,生怕被貼上「親中賣台」的標籤。在本月6日召開的全代會上,國民黨「新兩岸論述」就強調,堅持「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又把「反對台灣獨立與一國兩制」並列,還提出「大陸應放棄對台用武,推動兩岸交往和台美合作同步並行」等。

往年的海峽論壇,國民黨都由副主席率團出席,現在未有副主席,本來派團的意願就不高,提請王金平擔任團長,因他屬黨內本土派代表人物,一向有「藍皮綠骨」之稱,被「抹紅」的機會較低。私下溝通後,王本人也願意前往。

不料就在國民黨宣布王金平率團前,卻傳出王已與蔡英文會面、告知對方會出席海峽論壇的消息,也出現王赴大陸將替蔡英文傳話,盼北京勿中斷《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ECFA)的傳言,令國民黨內再現反彈聲浪,擔心王替蔡傳話後,兩岸關係若有成果會被民進黨和王金平冒領,若稍有差池,捱罵的又會是國民黨。恰在此時,央視出現「求和說」,加上民進黨和綠媒的鼓譟,給了國民黨拒絕出席的最佳口實。

對藍營杯葛未出惡言 北京或維持ECFA現狀

近年經民進黨的修法和炒作,島內恐中抗中氣氛濃烈,但國民黨認為敗選是受大陸拖累,顯然有失公允。國民黨在總結敗選教訓時,將與北京關係視作負資產,甚至有聲音要拋棄「九二共識」,有滑向「民進黨B隊」之嫌。出席海峽論壇,本應是展現其「新兩岸論述」成效之機,卻功虧一簣,殊為可惜。國民黨認為對北京嚴詞厲色,就可贏得島內民意,迴避「抹紅」,似乎過於天真了。

不過,兩岸交流的大門並未因國民黨的舉動而關上。江啟臣日前在國民黨中常會上稱,希望這次波折,不影響後續兩岸互動默契,期待雙方繼續尋求恰當時機,在對等、尊嚴、互惠的原則下,深化交流。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也在記者會上淡化國民黨杯葛的嚴重性,強調海峽論壇的「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稱「只要兩岸同胞共同參與,交流合作的勢頭就會持續下去」。對國民黨未出惡言,保留了雙方未來溝通的空間。

在華府加大打「台灣牌」力度的情况下,一般相信,北京對台交流的大門不會貿然關上,否則正中美國和台獨勢力的下懷。大陸對國民黨、甚至民進黨溫和派仍會留有餘地,這一點,在ECFA屆滿10周年之際,北京並未宣布中止協議可見一斑。雖然這一協議被視為主要是大陸向台灣「讓利」,但馬曉光日前的表態是,「只有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協議才能順利執行」,似疑中留情,ECFA維持現狀機會頗高。

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教廷盼設駐華代表處 促成總理級會晤 鋪路建交 報道稱談判「仍未觸及」與台斷交

 <轉載自2020917 明報 >

天主教權威刊物《美國》期刊15日披露,教廷希望在中國設常設代表處,且可望促成教廷國務院長帕羅林(Pietro Parolin)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晤,將為中梵建立外交關係鋪路。

《美國》期刊(America Magazine)是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所屬「耶穌會」發行的刊物,常被視為教宗推動各項改革的重要風向球。

報道指出,中梵建立外交關係的前提,是教廷必須與台灣斷交。對此,教廷消息來源表示,「這些問題尚未在目前的雙邊談判中被觸及」。

為期2年的《中梵主教任命協議》1022日到期,教廷已做好續約準備。教廷認為中梵協議是有用的,因為可藉此打開與中國直接對話的大門,包括解決主教任命爭議,促成中國教會生活正常化,「以及在適當的時機,觸及中梵間從1951年就中斷的外交關係問題」。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若中國方面也同意延長有效期,協議就照原樣繼續實施,而一般認為中方不會有異議。

為期兩年中梵主教協議料可延長

帕羅林周一曾對傳媒表示,他認為北京會想延長協議,他也如此希望。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上周亦表示,中國也很希望延長協議,強調「雙方將繼續保持密切的溝通和磋商,持續推動改善關係的進程」。

《美國》期刊則指出,中梵沒有外交關係,教廷一直希望在中國設置「常設代表處」,作為與中國政府、當地教會溝通的窗口,像教廷在越南的做法一樣,但中國政府拒絕。

中梵協議簽署後,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一直擔任中國與梵蒂岡溝通的橋樑。中梵雙方每年會舉行一到兩次外交部次長級會議,下次在羅馬的會議,預期雙方將簽署續約協議,但會議日期受疫情影響而延後。

教宗方濟各多次公開表達希望訪問中國,但中國認為「時機仍未成熟」。不過,去年2月中梵外交部長在德國慕尼黑的歷史會晤,已使雙方外交關係跨出一大步,下階段的合理安排就是促成雙方國務院領袖帕羅林與李克強的會晤。

梵蒂岡為台灣唯一的歐洲邦交國,中梵逐漸走近,引起台灣方面擔憂。台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近日稱,已持續接獲教廷再三保證,與中方簽署主教任命協議屬於教務性質,不涉及邦交,請台灣毋須擔心。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從「求和」看對台政策的失誤

 <轉載自2020916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劉銳紹 時事評論員>

12屆「海峽論壇」舉行前夕,中央電視台發表「王金平前來求和」的言論,引起軒然大波。國民黨要求公開書面道歉,消息指大陸只答應私下口頭道歉。其後,當事人、央視《海峽兩岸》主持人李紅還說「求和」是指「尋求和平」,試圖平息爭拗。結果,王金平取消大陸之行。

國民黨資深黨員向筆者表示,他認為李紅只是巧言令色。如果「求和」可以說成是「尋求和平」,只是沒有「尋」和「平」二字而已,那麼,「我愛打你」也可以說成是「我愛你」,只是沒有「打」字而已。到底什麼才是實質內容?已經不言而喻了。此外,國民黨已吃了「九二共識」沒有文字紀錄的虧,現在不再上當了。加上王金平如在「求和風波」還未平息之前到大陸去,任由魚肉的機會只會大增,加快國民黨「政治自殺」的速度。試想,大陸方面怎可以用「尋求和平」四字平息風波呢?

這次事件反映4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1)中共由上而下心囂氣傲 令對台政策失效甚至有反效果

中共由上而下的心囂氣傲,只會令它的對台政策進一步失效,甚至有更壞的反效果。

種種迹象顯示,這次「求和風波」不一定是中共高層的直接指示,而是在中共的體制和思維之下,出現了「上行下效」和「上心(理)下體(現)」的結果。中共對國民黨近年的不濟,從來不會反省自己有什麼錯誤,才導致國民黨敗於「死亡之吻」之下;相反,中共認為國民黨已不成氣候,只是在「無兵可用」之下才勉強握握手吧。這種心態溢於言表,不在話下。這種對統戰對象的急功近利思維,下級感染之後就會在不自覺之下,有意透露或無意暴露出來。相信這次事件就是這種「上有精神,下有精神病」的體現。

其實,這種情况也在香港出現,港官和建制派任由擺弄,受氣已是路人皆見(有些是他們自陷困境的),反映中共對於囊中物的賤視,所以台灣一早就不相信「一國兩制」。如今,即使是後知後覺的國民黨也被迫使用較強硬的姿態回應「求和」之說,可見這又是中共急功近利的一個教訓。

2)中共對台政策的根本性錯誤

中共素來強調「寄望於台灣人民」,但實際卻言過其實,有時更是言不由衷。我不否定大陸做了不少兩岸的民生工作,例如對民生有實質改善的「三通」,但這些只是表層工作,而且只在民生範疇,對拉近兩岸距離既無質也無實的作用。

說到底,大陸只着重(但不是重視)兩岸執政者的互動關係。國民黨執政時,中共以為只要跟它搞好關係,跟着慢慢駕馭就行了;民進黨執政時,就要恩威並施,並以打壓為主。豈料,兩種方法都無甚效果,因為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也要受台灣民意的影響甚至支配,而中共卻恰恰不相信這一套。

從三黨的互動可見一斑。在「海峽論壇」之前,有「兩岸論壇」,實際只是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接觸,前者希望這樣可以令台灣人民感到「國民黨可以令兩岸關係穩定」。殊不知這樣更令台灣人民感到國民黨只是委身相許,不能捍衛台灣利益。後來,大陸基於現實考慮,10多年前把原來的「海西論壇」改為今天的「海峽論壇」,以民間形式出現,民進黨人也可以用個人身分參加。可惜,內裏的實質只是吸引反對其黨中央的民進黨員,又是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

這種互動,既不能產生良好效果,更不能成為「三角戀」,反過來更令台灣人民感到民進黨雖然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但至少首先可以保護台灣的利益。這又加強了台灣人對大陸急功近利的免疫力。

陸推出《反分裂國家法》,最要命的是,此法包涵了如果「台灣拖延統一」也可能導致兵戎相見的內容。這不是更令台灣人敬而遠之嗎?

3)兩岸的政治生態已有質的變化 才是無法急統而且愈來愈疏離的關鍵

雖然中共一直寄望國民黨在台灣保持執政地位,雙方容易交流;不過,中共一向忽略,甚至不肯承認,台灣的政治生態已出現質的變化,而且愈來愈成為固定的形態。國民黨在大陸被共產黨取代,首次失去政權,2000年在台灣第二次失去政權,被民進黨取代。

這些深刻的教訓已迫使國民黨不能不反省,不單在施政方面的反省,既不能像以前那樣的威權政治,也不能單靠跟大陸友好的懷柔手段;更重要的是,國民黨也在反省,自己也要順應台灣政治生態和民心的轉變。台灣可以一人一票直選最高領導人(總統)的模式已經確立,按目前的條件能推翻嗎?嘗試推翻只會引起生死搏鬥的抗爭,國民黨能犯險嗎?有何道理讓它犯險呢?

相反,大陸一直停留在中央以至最高決策人決定一切的模式,還用這種思維和模式要求國民黨和台灣人民,試問怎可能成功?

4)這次「求和風波」如何收科?

國民黨取消王金平赴會,可以理解為自救的選擇。但中共不肯在「求和風波」中策略性讓步,不作公開書面道歉,就是不顧國民黨的死活。可以預見,中共在台灣唯一可用的「政治塑膠花」也凋謝了;隨着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可能進一步惡化,大陸對台灣的可用策略愈來愈少,增加了鋌而走險的機會(當然,到這一刻為止,我仍然認為在一年之內不會發生戰爭)。

如中共聰明的話,大可先行採取西醫打針的方法,再用中藥調理。例如,盡快處理弄出「求和風波」的人,明升暗降也好,明降暗升也好,盡快讓有關人士離開現有崗位,並把處理方法公開,以示問責。如果連這麼簡單的政治公關也不做,那就說明中共的頑疾已是藥石無靈了。

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

全國疫情已受控 基層醫生尚不足

 <轉載自2020913 明報 社評>

新冠抗疫表彰大會落幕,鍾南山等醫護人員獲頒發了勳章和高度讚揚。國務院隨即舉行會議,總理李克強表示,此次疫情更加突顯出公共衛生等方面人才不足,要求加快培養全科醫學人才,充實到基層醫院。中央政府在9年前已經提出這方面的具體計劃,但仍然未能至臻,為及早在基層發現潛在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發揮作用。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但可預見的困難相當大,需要中央各有關部門通力合作,才能盡快解決結構性難題。

第一個上報出現可疑疫情的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醫生,他們在去年1226日診斷出可疑病例立即上報,做到了盡職盡責,然而,最早出現病狀的患者感染時間是1211日,相距被省級醫院發現足足15天。現在事後孔明的說,如果第一個患者出現病徵,到社區醫院就診,被社區醫院醫生及時發現,可能就會縮短了上報可疑疫情的時間。早發現可以為應對疫情贏得更多時間,或許能夠縮小爆發的範圍。

在公共衛生問題上基層醫院未能發揮作用,突顯了基層醫療系統在設施和人才上的不足,同時也令到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老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其實,全國的醫療設施近年已經改善很多,每萬人的醫生人數19.8個、病牀37.9張,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已經高於很多發展中國家。然而,資源仍然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而且是分門別類特別細的科室,基層醫療系統得到的資源嚴重不足。

基層醫療系統資源匱乏 公共衛生檢測未見其效

國家早就發現這個問題嚴重,國務院2011年提出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目標在2020年做到每萬人有23名全科醫生在基層醫院服務,這個類似外國的家庭醫生或者基層診所醫生的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由於基層醫療系統不足,導致病人要到較遠的城市就診,甚至是直接到省會城市或者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醫治,耽誤了診治。如果能夠做到普通小病能夠就近就診,基層醫生有足夠能力發現危疾轉介大醫院,既可減輕大城市專科醫院的壓力,也能有效服務基層百姓。

國務院這個政策執行了9年,成效欠佳,截至2018年底的數字,全科醫生數量達到每萬人2.2個,勉強符合目標,但當中也有一定的水分,因為全科醫生的要求從原來5年學習加3年臨牀培訓,部分降低標準到3年學習加2年臨牀。而且是各個省份的政府增加了資源投入才能完成指標,可見難度之大。

中國幅員廣闊,將最初級的醫療單位衛生院放到鄉鎮及城市的區一級,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說建醫院買醫療器械的龐大預算,關鍵是否有足夠的醫生願意到基層服務。由於教育資源不足,也不容易吸引醫生帶同孩子舉家到鄉鎮服務。其實,各省政府已經提供獎學金,為願意畢業後到基層服務的醫生提供免學費和生活補貼,而且基層醫療系統全科醫生的薪酬待遇已經達到當地較高水平,但成效還是不佳,其中原因是基層醫生欠缺晉升機會。

這次國務院重申有關政策,並要求中央財政繼續支持鄉鎮招納更多全科醫學生,鼓勵臨牀醫生提升到碩士學歷水平。有了向上流的機會,將有利於吸引更多人才報讀。

未來十年基層需求更大 中央調撥資源刻不容緩

如果提高了醫科生的學歷水平是許諾他們晉升機會的「甘詞」,要他們留在基層單位服務,還缺乏足夠的「厚幣」。目前的工資水平,跟他們寒窗苦讀的經歷,以及醫生要承擔工作量和承受的壓力,不成正比。財政能力豐裕的大城市,近年都提高了醫生的工資水平,加上其他生活條件,像強力磁鐵一樣將人才吸引住,而小城鎮特別是偏遠山區的條件缺乏,中央的支持就變成不可或缺。

目前全科醫生的數量勉強達標,更高的目標是到2030年達到每萬人5個全科醫生,難度更大,因為大城市與小城鎮的各項條件差距都在擴大,要吸引人才,各類條件都要加倍,中央和省級政府都要加大力度,才能及早完成指標,而不是到了臨近2030年才臨急抱佛腳。

公共衛生關係到千家萬戶,17年前的SARS之後,國家推出了醫療保險全覆蓋,服務伸展到農村每一個角落,這是對基層醫療服務的一大進步。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範圍更大,危害更深遠,政府應藉此機會檢討公共衛生安全的每一個環節和範疇,未雨綢繆,更好地保障國民的生命和健康。

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中國的歐洲政策欠缺什麼?

 <轉載自202099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劉銳紹 時事評論員>

最近,王毅和楊潔篪接力出訪歐洲多國,包括最重要的法國和德國,但成效小,壓力大,還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小逆流」。本文不是分析王、楊二人出訪的成敗,而是要探討由此而折射出來的中國外交以至歐洲政策,到底欠缺了什麼東西?為什麼外國(尤其是美國)經常Nothing to Pay(不用付出什麼代價)就可以取得成效?而中國卻是Pay for Nothing(付出代價而沒有收穫)?不少內地的理性派學者也有同感。

就香港形勢發聲 「小國」也不客氣

首先簡略回顧王、楊之行。事前意想不到的「小逆流」是,不少國家竟然直接提及香港問題,包括《國安法》,連荷蘭等「小國」也表示關注。中國一向以為,只有對華不善的大國才會就香港形勢發聲,豈料「小國」也不客氣。答案很簡單,因為國安法的範圍太闊了,外國也擔心本國企業和國民受到影響。更有甚者,很多國家認為國安法是中美角力的戰場,但卻影響全球。不少外國分析同時認為,國安法實際是中共擔心內部分裂勢力利用香港進行權力鬥爭而採取的阻嚇手段,但卻把外國人都牽扯進去,所以一定要表達聲音。

歐洲新印太戰略不是「反華政要獨腳戲」

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是,王毅剛離開德國,德國就發表「印太戰略指引」,明言「柏林希望協助塑造未來的國際秩序,令其基於規則和國際合作,而非強者法則」;雖然沒有提及中國,但已意有所指。德方又說「這是為何我們正跟歐盟伙伴合作、尤其是法國,從而勾畫出以我們的原則和價值觀為目的之歐洲版印太戰略」。還有,德國現在是歐盟輪任主席國,表示將修訂歐盟的對華政策,要真正推動新的印太戰略。

這明顯是歐盟認為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分析指出,德國表明「推行亞太戰略也在經濟上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同時要保障它在印太地區的利益。此前,德國宣布首次派出國防武官常駐越南。須知,德國與中國的關係是歐洲諸國中最重要和牢固的,而且經濟關係仍在增長中,但仍採取上述戰略轉移,背後的思考就必須注意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原來法國比德國更早推行它的「印太戰略指引」。這就說明歐洲的新印太戰略有一定普遍性,而不是「反華政要的獨腳戲」了。

還有一件意料之外的事。王毅訪德期間,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正訪問台灣,王毅自然口誅筆伐。但德國外長馬斯在記者會上主動表明,以歐盟名義拒絕中方對上述訪問發出的恫嚇,要求中國撤回《港區國安法》。如此清晰和對立的表態,也許是中國意料之外。

中國以為財大就可氣粗

那麼,從上述變化中可以看到什麼呢?這也是中國外交政策所欠缺(至少是忽略)的東西。

其一,中國近年的外交表現,總以為財大就可以氣粗。這種政策在弱國身上可以順暢推行(例如在非洲等地的第三世界國家),在東盟或南美地區也基本有效。久而久之,中國感到對一些日漸沒落的國家也可以照辦煮碗。舉例說,中國對英國就是這種態度。李克強數年前訪問英國,帶了300億美元合約,但有指中國要求英女王接待李克強(這個要求不一定是李提出的)。不過,李克強不是國家元首,後來英國安排在溫莎堡見面。這類事例在外交界不斷積累下來,已形成「欺善怕惡」的形象。

忽略歐美理念上凝聚

其二,中國總以為歐洲是基於美國的壓力,才跟美國走在一起。殊不知,「歐美同流」既有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但還有不少理念上的凝聚。尤其在文化根基方面,歐洲多國都認為歐洲文明是它們的瑰寶;自從「文藝復興」之後,不單出現文化藝術的開創和提升,還有個人價值的煥發。以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探索為例,歐洲遠早於美國,深層次的底蘊也比美國強;美國則有後發優勢,而且側重於應用層面。

可惜,這些都是中國最容易忽略和輕視的,經常只從可見實力的角度看歐美關係,認為美國一直在控制歐洲,歐洲才會跟中國對抗;所以,中國只要用經濟實力,適當地選擇歐洲作為美國產品的替代,就可以「分拆歐美」。這些都是表面的,體現了中國外交的盲點。中國看外國(包括效法的部分),往往是到皮不到肉,到肉不到骨。

再以德國外長維護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台為例,他們不單基於同屬歐盟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兩國在二戰期間是敵對交戰國,而捷克被吞併;戰後捷克也對德國人民作出殘酷的報復。但最重要的是,兩國後來都有反省,從而明白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重要,並願意共同實踐。這才是真正的精神支柱,但這又是中國忽視了的。

把意識上「反共」視為「反華」

其三,在現實上,國際鬥爭從來是一種常態,我也不否認。但關鍵是必須分清政治取態和策略,更必須在思維和行動上分清。以歐美的對華政策為例,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其實它們並不反華,但卻反共;這個「共」,不是共產黨,而是共產主義。它們認為共產主義是政治病毒,但中國的實質已不是共產主義,而是國家資本主義;如發展得好,雖然對外國也許不利,但國際政治一向是在實力上進行的,西方世界目前並不擔心。

不過,中國卻把意識上的「反共」,等同反對共產黨,頭腦發熱時更認為西方世界在「反華」。所以,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的24字方針;江澤民提出「悶聲發大財」;胡錦濤時代實行全方位外交,以經濟為主軸,意識形態擱在一旁。但現在,中國認為不單要崛起,而且要影響甚或主導世界,這又引起內地最近的討論──中國是否過早冒尖和亮劍呢?

歐「抗融有度」 看北京能否策略行事

上述問題十分值得思考。當然,西方世界主流仍然不是杯葛或孤立中國。以歐洲為例,主要策略是「抗(衡)融(合)有度」,跟美國的「以壓為主」不同。未來中歐關係如何發展?要看北京能否冷靜和策略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