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社會疏忽 政府輕視 美國防疫一塌糊塗

<轉載自2020331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黎蝸藤 旅美歷史學者>

最早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肺炎迅速在全世界蔓延。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無論科技還是醫療技術都名列前茅,公共衛生理論也引領世界。然而瘟疫來襲時,美國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日前美國受感染人數已過14萬,有爭議地居世界第一,死亡人數已上升到逾2500。目前美國疫情還在指數上升階段,但醫療系統已瀕臨爆煲。美國多州陷入史無前例的停頓(lockdown),社會和經濟生活大幅停頓,美股狂瀉直追1929年紀錄,失業潮已起。可以說,對美國而言,COVID-19是集911、沙士、金融海嘯和大衰退於一身的空前衝擊。

關注疫情 但「心態超然」美國防疫為何一塌糊塗?

首先,社會整體疏忽大意。其實,從去年底中國爆發疫情以來,美媒一直關注疫情變化。雖然總統彈劾案和民主黨初選等相繼成為最大熱點,但疫情也是新聞報道熱點之一。而且,根據中國外交部說法,中國13日開始就向美國通報疫情。可見,美國並非對疫情一無所知。

但美媒報道大部分集中在中國和東亞其他地區的疫情和「搶口罩」上。美中相隔一個大洋,絕大部分美國人都不認為疫情會傳到美國。美國很早從武漢撤僑和禁止從中國出發航班的非美國人和永久居民入境美國,反應不可謂不快。早期從中國和鑽石公主號返回的人士被送到軍事基地隔離。這些都給人「萬無一失」的感覺。

美國民眾沒有沙士經歷,沒有戴口罩習慣,對冠狀病毒危害性長期停留在「嚴重一點的流感」上。沙士和這次疫情都在中國最先爆發,沙士主要在東亞流行,於是「黃種人才會患的病」存在於相當部分美國人(和歐洲人)的潛意識中。正如日本財相麻生太郎轉述,有意大利官員就曾對他說「歐洲人不會被傳染,沒有必要大驚小怪」。這種或帶有少許「種族主義」的潛意識,正是美歐都疏忽大意的深層次根源。一言以蔽之,美國(和歐洲)即使關注疫情,也願意對東亞國家伸出援手,但大都還有一種「超然」心態。

政府對科學蔑視 對情報不重視

其次,特朗普政府對科學的蔑視。更不幸的是,以總統特朗普為首,美國聯邦政府被科學懷疑論者把持,他們不重視科學家的意見,認為「直覺」和「常識」比科學家的理論和研究更重要。最能左右特朗普認知的霍士電視台更被一幫蔑視科學的主持和嘉賓把持。他們大部分是「疫苗無用論」者,對病毒態度是身體「抗一陣就自然消失」,最熱中鼓吹「冠狀病毒就是稍微嚴重的流感」。在疫情爆發後,特朗普還曾把冠狀病毒稱為流感,似乎直到現在才搞懂兩者區別。直到現在,特朗普言論也經常和白宮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的科學家、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Anthony Fauci)相左。

再次,對情報不重視。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早在中國爆發疫情時,美情報機關就多次向政府發出機密警告,表示病毒會擴散全球,又指中國淡化疫情的嚴重性,要政府採取防疫措施,但政府置之不理。這其實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長期輕視外交和情報界專業人員的必然結果。特朗普這種作風的原因之一,是作為「反建制英雄」當選總統的他喜歡用「陰謀論」思維,認為「舊政府」培植的「深層國家」故意反自己。在「通俄門」和「通烏門」中,也確有情報人員基於正義和國家利益挺身而出當「深喉」,這也加深了白宮和外交情報機構的心病。

黨爭壓過警覺 內耗令人擔憂

再次,黨爭壓過疫情的警覺。對抗疫情最重要的是社會同心:瘟疫既不分種族,也不分「紅藍」(政見)。但疫情在中國爆發時,美國政壇正處於彈劾案中,本年又是美國大選年,政治尤其敏感。特朗普懷疑民主黨藉誇大疫情攻擊自己,於是採取「後真相防疫」,對疫情輕描淡寫,把媒體強調疫情有可能擴散到美國的嚴重性,一律視為假新聞和騙局(hoax)。這當然也少不了霍士新聞台一幫名嘴的推波助瀾。「美女」主持Trish Regan就一直鼓吹(註)所謂疫情是民主黨希望發動二次彈劾的騙案(impeachment scam),現在被觀眾強烈批評,霍士新聞台不得不解約。
即使疫情在美大爆發,全國真正重視疫情了,黨爭還繼續。民主黨固然不放過抨擊特朗普應對的荒腔走板,特朗普也指摘災情嚴重的州都是「民主黨」州,誇耀「紅州」如西維珍尼亞(西弗吉尼亞)卻沒有一個病例(當時)。災情當頭還進行這種內耗令人擔憂。

疾控中心至少4宗罪

再次,美國疾控中心在這次事件中表現太差,明顯失職,是疫情蔓延的關鍵。簡而言之,疾控中心至少有4宗罪。

第一,在早期監控中,疾控中心規定所有懷疑樣本都必須送到疾控中心的亞特蘭大實驗室化驗確認,其他實驗室即使有檢測能力也不允許檢測。第二,疾控中心實驗室沒有採用東亞地區成熟的檢測方法,一開始使用自己的檢測方法既費時又不準確,檢測能力有限。兩者結合,疾控中心的政策令美國在早期無法進行大規模檢測,難以應對疫情要求。第三,疾控中心規定能送檢的樣本,除了病人必須有臨牀症狀外,還必須有中國旅行歷史,這樣就忽視了潛在的本土傳染病例。這和中國早期要求病人必須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才能確認病例,所犯下的錯誤幾乎同出一轍。三者結合,疾控中心對疫情的早期流行歷史「兩眼一抹黑」,因確認少而掉以輕心。到了疫情明顯出現時,其實早已大範圍蔓延,只是疾控中心數據無法反映而已。第四,疾控中心身為美國的疾控最高機構,在不得不放開讓各地可以自行檢測後(這樣一下子檢測量大了上去,數字也飛速飈升),居然連整合各地數據這個基本要求也做不到。公布數據即不及時也不詳細。現在新聞媒體引用的最新數據,一般是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研究中心數據的整合做準,這對一個國家機構非常諷刺。

各州策略不一 不利遏制

再次,美國的聯邦體制也為防疫帶來複雜性。美國健康事務歸各州管理,在制度上就無法做到「全國一盤棋」。在抗災問題上有兩點是特別需要提及的。第一,各州防疫策略不統一。比如一些州還採取遏制策略(containment),一些州已放棄遏制而採取延緩策略(mitigation)。兩種策略無論目標還是方案措施都大相徑庭。這樣對遏制策略的州非常不利,因為各州間沒有關卡,遲早還會被傳染,根本無法遏制。第二,各州之間搶物資。現在美國醫療物資緊缺,但美國無法像中國能由中央組織「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紐約州長每天在新聞發布會上都抱怨紐約急需3萬台呼吸機,聯邦有兩萬台儲備卻只肯支援紐約400台,後來才上升到4000台。州長急得在電視上向其他州求援:「紐約人是感恩的,現在你們幫助紐約,以後你們爆發疫情時,紐約人也會幫助你們。」

製造業外移 無法立即生產簡單用品

最後,美國把非常多的製造業都外移在其他國家生產,美國能設計和生產高級複雜的機器,卻無法立即在本土生產一些簡單而技術含量不高的醫療用品。口罩、保護袍和呼吸機就難倒了美國。美國雖然有一些戰略儲備,但對如此大規模的疫情依然無法應對。早前亞洲地區大規模在美國搶購市面上的醫療用品也沒有警惕,沒有提前做好準備。

註:cnn.it/2WQhPq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