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昔炮彈今銀彈 陸改以商促統 平潭折射「兩岸融合」模式

<轉載自2019105 明報 加東版 國版>

1949年秋,國共內戰大勢已定。兩軍在福建沿海多次交戰,解放軍首次海戰,擊退駐守平潭島上的萬餘名國軍,兩岸在這一年以台灣海峽為界分治。1996年,被北京視為「台獨直選」的台灣總統首次直選刺激兩岸爆發第3次台海危機。當年3月,解放軍在可遙望馬祖的平潭實彈演習一星期,當地人至今記憶猶新。對於時年7歲的廖勇,當年震耳的炮火聲和漫天炮彈讓他覺得十分刺激。密佈的戰雲最終散去,村民則獲得未及清理的演習「紀念品」——彈殼,「大家到處去撿,銅的,也不怕死」,廖勇說。20年後,對岸同齡的台灣人李振瑄踏上這片土地。

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回暖。伴隨中共對台政策的轉向,平潭這個交通不便、發展滯緩的小漁村由「海防前線」變為「交流前線」。2009年,大陸以打造「兩岸共同家園」為目標,設立平潭綜合試驗區,打出「一天(投資)一個億」的旗號投資當地建設,試驗區推出減稅、免租、補貼等政策,吸引台人投資定居。

進入平潭,「兩岸一家親」標語隨處可見,填海新區如雨後春筍,樓價較10年前翻了近5倍。2011年,台中直航平潭的「海峽號」首航,被稱為「京台高鐵前期工程」的平潭海峽公路鐵路大橋也在今年9月底合龍。

祖籍平潭的李登瑞1949年去台灣,1987年開放探親後回鄉,1994年在當地成立康德房地產公司,是平潭首家台資企業。如今當地有939家台企註冊。2016年,碩士畢業的李振瑄從美國來到平潭,幫忙打點爺爺留下的家族生意。

兩岸關係的變化和經濟實力的逆轉,也影響兩地人的生意模式。「七八十年代沒有小三通,兩邊的人就開船到海中間做生意,那時候人們喜歡買台灣生產的布之類的日用品。九十年代,很多大陸人從這邊偷渡到台灣打工。」常和台商打交道的平潭人王金木回憶,「這幾十年,台商到大陸做生意,姿態上有一些變化」。

硬件配套不足 有台商嘆政策「空頭支票」

3年後,李振瑄已習慣微信和支付寶,常用出行App也變成「攜程」、「去哪兒」,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麼好的創業條件。相較於發展較早、被稱作「台商大本營」的江蘇崑山,平潭的硬件並不突出。產業基礎薄弱、市場不成熟、物流不便、民工荒問題困擾初到當地的台商。

政策是一劑猛藥。國台辦去年公布「惠台31條」,試點城市獲准再推出各自的實踐方案。「平潭現在的政策可以說是全國最優」,平潭海峽青年創業協會秘書長洪斌評價,當地政府官員亦多抱持這個說法。有台商坦言,平潭的台企中不乏利用政策優勢在當地註冊「空心企業」的,成功者有賴於對市場的把握,及與政府交往的智慧。

有人乘風而來,有人敗興而歸。兩岸相隔的不止一道海峽,還有歷史留下的斷層。有台灣朋友亦曾問李振瑄:「大陸的廁所是不是沒有門?」他覺得無奈,但亦體會到當地城市規劃和人文素養與台灣還有差距。有撤資台商認為,政策多為難以兌現的「空頭支票」,而在洪斌眼裏,台灣青年缺乏「狼性」,「沒有創業精神」。

台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在金門大學任副教授時,曾以平潭為例,研究大陸對台的戰略與政策。在他2015年出版的相關著作中,曾指試驗區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戰略意圖」。書中亦引述大陸海協會前副會長劉震濤的觀點,認為平潭更像是「兩岸人民融合的一種嘗試」。根據試驗區管委會統計,目前在總人口40多萬的平潭,創業就業的台灣人僅1012人,與2016年時數據大致持平,再往前推10年,人數不足20

李振瑄見到不少台灣人來了又去,對於他自己,他看好大陸的市場和潛力,想到一線城市的大企業磨練,但父輩的寄託讓他必須留下。而在上海跑了多年貨運的平潭人廖勇也決定回來,當起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司機,做遊客生意,「很多在外面打拼的年輕人都回家了」,廖勇說:「這幾年基建起得很快,哪天統一了,高鐵會通到台灣去。」























進入平潭,「兩岸一家親」的標語隨處可見。位於實驗區管委會的台胞台企服務中心外也矗立同類宣傳牌。
























國共內戰結束後,兩軍在福建沿海還曾交戰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是1958年的金門炮戰。圖為當年的解放軍炮兵陣地向金門發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