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中紀委清理門戶 解利益牽絆

<轉載自201716 明報 中國版 欄名:北京聞風 撰文:鍾鳴九>
十八屆中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6日至8日在京召開,將審議《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簡稱《規則》)。分析人士表示,中共是一個擁有8870多萬名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的大黨。面對其中龐雜的人事利益牽絆,中央接連創新組織制度,不足半個月裏,先開展監察體制改革試點,而後將通過上述《規則》,反映出中央高度重視自我監督,以堅決態度「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的決心。
創新監督 邀學校傳媒企業
北京知情人士指出,十八大以來中共管黨、治黨實踐已經留下豐富經驗收穫,將「四種形態」成為開展監督執紀問責的行動指南,即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以其中第一種形態「防微杜漸」作為當前中共監督執紀的重要着力點,將成為《規則》的前提。
全會前夕,中紀委官網已發布多篇關於監督執紀的前瞻性文章,關鍵字「創新」引人關注。在加緊「早發現、早處置」問題的同時,文章強調,紀檢監察機關要大膽創新方式方法,延伸監督觸角,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如廣東省中山市紀委成立內務監督委員會,聘請來自人大、政協及市內專上學院、新聞媒體、知名企業的相關人員任委員,初步形成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幹部監督工作體系。
科技防瞞報 1分鐘抽取資料
當前監察權力存在鞭長莫及、九龍治水和事後諸葛亮等缺陷和不足,「一個權力監察到底,一張大網監察到邊」。紀委為突破這些問題創新性的找到不同尋常的路徑。除傳統組織人事上的慣例性調整,圍繞科技與人力兩方面的發展也漸入視野。例如中共信訪舉報檔案已具有資料庫雛形,資料即時更新,各級紀委受理的信訪件在1分鐘內就可被抽取到中紀委。
相較之下,原來地方上的信息都是各級紀委自己受理,通常是紙質文件,留存在地方紀委櫃子裏,而透過新系統,可有效防止瞞報或者遲報,實行即時監督,創新科技令監督執紀效率大幅提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