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國台辦:「十三五」藏台灣可利用機遇

<轉載自201633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昨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規劃蘊藏台灣方面可以利用的歷史性機遇。

規劃中提出,在堅持「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及堅決反對台獨基礎上,「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擴大兩岸合作領域」。

新華社引述安峰山表示,兩岸應創新合作理念和方式,以互利共贏的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

不過安峰山沒有談及具體的「機遇」或兩岸合作措施。

「十三五」與台灣相關部分分為「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和「加強兩岸人文社會交流」兩個小節,其中強調「加強兩岸宏觀政策交流,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和共同利益」。

「十三五」指出,將會推動兩岸產業優勢互補、融合發展,鼓勵兩岸企業相互持股、合作創新、共創品牌、共拓市場。在兩岸金融合作、兩岸貿易投資及大陸對台服務業開放等方面將擴大。

此外,大陸還將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福建自貿區建設,打造台商投資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福州新區、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等對台合作平台。

鷹擊62陸盾2000永興島試射

<轉載自201633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央視近日證實,解放軍已在西沙永興島部署鷹擊-62反艦導彈、陸盾2000近程防空系統、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並已進行過試射活動。此外,解放軍還開始派遣海軍幹部前往南海諸島,目前已有中校級別的幹部進駐南沙永暑礁。解放軍在南海的部署動作,與日前中越防長會面時雙方皆同意「要保持克制,不威脅使用武力」的言論大相逕庭,顯示中國對越南已做了軟、硬兼施的兩手準備。

央視《軍事報導》節目近日播出了南海守備部隊進行訓練畫面。畫面中出現守島部隊已裝備了最新型的陸製「陸盾2000」型近程防空武器系統(陸基機載式方陣快炮),及鷹擊-62反艦導彈、紅旗-9防空導彈進行導彈演訓 的發射畫面,解放軍的特種作戰團並在島礁上實行了登陸演練。

每分鐘可射4000炮彈

陸盾2000近程防空武器系統系統常被網民戲稱為「卡車扛艦炮」,該系統使用730MM速射炮,射速每分鐘達4000發,最大射程3000米,一般攔截距離為10001500米。最新型的陸盾2000,炮塔兩側還各加裝了13聯裝地空型「天燕-90」防空導彈發射箱,成功實現彈炮結合的防空網,整體防空性能估計超過各國使用的「方陣快炮」、「守門員」等近程防禦系統,具有很強的反巡弋導彈和攔截低空飛行器能力。

中央幹部進駐永暑礁

此外,澎湃新聞網近日報道,海軍機關調整改革已順利完成,有300多名海軍中央機關幹部分流到戰區、艦隊機關等第一線做基層工作,南沙永暑礁也在第一線基層範圍內,如一位原在北京海軍政治部機關工作的劉志源中校,已被調派至南沙永暑礁。中越才剛互相答應在南海問題保持克制,大陸官媒卻同時報道解放軍在南海西沙、南沙的部署動作,被認為是中國正對越南施行兩面手法。

一方面,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於27日到訪越南,與越南國防部長馮光青會面。雙方都同意,兩國軍隊要保持克制,不威脅使用武力,杜絕衝突發生;另一方面,解放軍卻在西沙永興島上積極部署反艦、防空導彈系統,對越南威懾意味濃厚。顯示大陸在南海問題上,無論是戰是和,都已做了兩手準備。














鷹擊-62反艦飛彈。


























紅旗-9防空飛彈發射畫面。



















陸盾2000近程防空武器系統。

陸評雙英會 16次提九二共識

<轉載自201633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總統馬英九與將於520日接任總統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日在台北賓館舉行會面,討論交接事宜。雙方並未談及兩岸議題和「九二共識」,主要聚焦於外交、南海等問題。國台辦則對馬英九任內的兩岸關係表示肯定,稱8年來兩岸和平發展新局面是「兩岸民眾都有目共睹的」。而大陸方面,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30日在20分鐘的記者會中,16次提到「九二共識」。

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昨在記者會上也說到馬英九任內在兩岸關係上的表現,稱2008年以來,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給兩岸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一點是兩岸民眾都有目共睹的」。

蔡英文「善意說」試金石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日前對大陸拋出「善意說」,希望大陸再給點「善意」,大陸在回應蔡英文的訴求時,也要求蔡英文釋出善意。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30日在20分鐘的記者會中,16次提到「九二共識」;他強調,「對九二共識的態度」就是「是否有善意的試金石」,等於把「善意說」這顆球,丟還給小英。

安峰山30日在回應媒體提問時指出,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日前已表明,大陸方面對「九二共識」的堅持,既是大陸的原則,也是大陸的善意。

,他向蔡英文喊話:對「九二共識」的態度,以及如何來認定兩岸關係的「性質」,這是(民進黨方面)「是否有善意的試金石和標準」;講清楚兩岸關係的性質,兩岸關係的未來才能看得清楚。

安峰山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只有承認「九二共識」這個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關係才能維持和平穩定發展;如果這個政治基礎受到損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方面面的成果」都會受到損害。

認同一中意涵 願交往

有媒體問,蔡英文如果「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模式能否延續?安峰山說,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基礎是「九二共識」,只要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其核心意涵,台灣不論哪個黨派和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什麼,大陸都願與其交往。

提到馬政府任內的兩岸關係,安峰山指,2008年以來,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這是兩岸民眾都有目共睹的。

針對時代力量日前提出降低公投門檻的提案,安峰山批評,大陸堅決反對任何勢力藉由所謂修法,為台獨分裂活動大開方便之門;對某些勢力再三玩弄這種伎倆,破壞台海和平穩定、阻撓兩岸關係發展,兩岸同胞應高度警惕。

洪秀柱樂意當北京在台灣的代言人嗎? 十字路口下中國國民黨的3個選擇

<轉載自2016331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因應1月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的歷史性慘敗後黨主席的空缺,國民黨終於姍姍來遲地於326日選出了新的黨主席洪秀柱。然而回顧大選敗選後,從有意角逐者的蠢蠢欲動到222日候選人正式登記,再到312日及19日兩場電視政見發表會,最後是26日沒有萬衆歡呼的投票結果。國民黨未來要走的「國家」道路充滿荊棘,卻是不言而喻。
失焦的黨主席選舉
先說為何這場國民黨黨主席寶座之爭冷場不斷。19日舉行的第二場政見發表會由親綠的民視來轉播,然而收視率卻低得可憐。此次還設有網絡直播,不過在線網友亦至多不過400人。如此的冷場窘態,除了反映國民黨氣勢如今已跌到谷底,並即將淪為在野黨的頹勢,以及欠缺重量級「A咖」參選人之外,也是議題焦點不清,包括國家論述在內的路線議題沒有成為主軸所致。
本來,透過檢討敗因、追究責任、重新擘劃改革與重生的藍圖,是黨主席補選的意義所在,也是恢復人民信任的良機;然而除了被媒體窮追猛打的黨產問題之外,4名候選人並不熱中於追責,亦不敢對既定的內外政策提出有力的質疑甚或否定。
比較敢放炮的4名候選人之一的李新,雖然左一句「怎不檢討馬英九?」,右一句「馬英九應下罪己詔」,然而此舉既沒有得到其他3名候選人的任何呼應,他自己也沒有進一步闡述,始終停留在放炮層面。結果他個人最後以7000多票、名列第三收場。
至於兩大「熱門」候選人,無論是登記前洪秀柱擺出對「本土」的擁抱姿態,還是登記後黃敏惠以「主流」自居,兩人卻都不敢就今後國民黨的「路線」方向展開進一步的討論。在政見發表會上也是一副避之大吉的神態,誰都不敢正面挑戰現行的兩岸政策,包括已經寫入黨章的「九二共識」。原因無他,兩名候選人一來不願意失去深藍軍系「黃復興黨部」佔四分之一以上的「鐵票」;二來也想盡可能爭取本土派的支持;三來則不希望得罪在黨內具有影響力包括馬英九總統在內的大老,因此整場選舉還是停留在爭取多一點選票,而不是為國民黨尋找出路的格局。
如此不敢面對問題癥結的國民黨主席補選,最終由誰都不願意得罪的深藍「鐵票倉」的「黃復興黨部」全面支持洪秀柱而畫下句號。
年輕世代無感的國家論述
誠然,洪秀柱並非沒有提出一些改革的訴求,包括對黨產的處理,包括如何拉近與年輕世代的距離。然而,誰都清楚,倘要台灣社會尤其是年輕「天然獨」世代對國民黨改觀,首先要如何展現一個全新的、富有魅力的國民黨新形象,其中自然無法迴避年輕人對國家方向的思考。
然而,遺憾的是整個國民黨對淪落到今天如今窘境的深層原因仍缺乏真正的理解,因此至今也無法拿出對症下藥的新論述。而且,即便是提出「反省」、「改革」的口號,也只停留在對馬英九總統治國能力與政績的層面,忘記了左右「九合一選舉」與總統選舉結果的太陽花學運所突顯的台灣社會的集體焦慮。
太陽花學運之所以爆發,其實無關乎馬英九的執政能力。表面上是對立法院欲「30秒通過」服貿協議的所謂「黑箱作業」的反彈;然而,深層的背景卻是對馬英九總統推動的「兩岸經濟一體化」,可能導致北京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力量來進一步干預台灣的政治自主,侵蝕台灣社會價值的集體憂慮。這也是1月的總統大選為何國民黨兵敗如山倒,而蔡英文卻從頭到尾氣勢如虹的主要背景。
換言之,國民黨若要徹底改革,必須重新思考,勇敢調整現有的兩岸政策與國家論述。大選前的「換柱」風波揭示了當時的國民黨理解到未來要繼續在台灣社會生存,作為一個有競爭力的政黨必須以符合主流民意的「選情」為依歸。若無法打贏選戰,一切漂亮的政策論述都沒有意義。就這點而言,當國民黨既定的兩岸政策包括「九二共識」在台灣已失去主流民意的支持,當堅持了好幾代的國家論述在掌握未來的台灣年輕世代已失去市場的今天,國民黨是否還要毫不動搖地繼續堅持下去呢?
中國國民黨的3個選擇
目前國民黨的國家論述仍然是連接「中國」的國家論述。按照國民黨定義,這個「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然而取代中華民國在大陸建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後卻從來不承認它的存在,目前也看不到在可預見的未來有改變此立場的可能性。重點是這套必須與「中國」連接的國家論述,於「天然獨」世代崛起的今天,在台灣社會已經走到了盡頭。其最大的原因,是缺乏「現實中國」的有力支撐。因為中共控制下的「中國」不可能朝着洪秀柱的國民黨所期待的以「復興中華民國」、以建設「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為目標的國家發展方向前進。
顯然,如今擺在面臨轉型的國民黨面前的,不外乎3條路。
其一,調整目前國民黨的國家論述,與台灣主流民意接軌。倘以此為選擇,則國民黨必須徹底本土化,也無可避免地必須放棄連接「中國」的國家論述,如此才有可能重新獲得掌握未來的年輕世代的支持,才有可能在台灣重新成為有競爭力的政黨。
其二,面對現實,正式放棄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夢想,同時公開宣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繼而在意識形態上尋求與中共進行整合,堂堂正正地將自己蛻變為北京在台灣的代言人。
其三,繼續堅持連接「中國」的國家論述,同時制訂這套國家論述如何成為現實的路線圖,以說服台灣年輕世代。而為了實現如此目標,國民黨必須與北京清楚切割,並全面向中共施壓迫使它走向民主化。其中一個必要的步驟,就是制訂一套促進大陸民主化的新兩岸政策,包括與民進黨等其他政黨聯手,以台灣全民的力量,發表要求中國大陸民主化的聯合聲明……

當「百年老店」的國民黨及其所堅持的國家論述在已走到十字路口的今天,究竟洪秀柱主席,究竟大多數的國民黨員會選擇哪一條路呢?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撤辣招反損樓市? 關鍵力度時間

<轉載自2016323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房策透視 撰文: 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香港樓市出現了下行現象,市場十分關注政府何時會把辣招撤除。而坊間其中一個說法,就是當政府撤銷辣招之時,樓市會跌得更快。原因是政府也承認了樓市下行情況,所以樓市參與者會傾向沽貨,以減少樓市下行所承擔的風險。而政府的撤招,為樓市提供一個負面的訊號。
減辣利好利淡 買家抑賣家主導
這個說法看似有道理,但實質上的情況會複雜很多,最終對市場的影響,還要看看政府何時才肯撤辣招,這個撤辣的訊號,市場反應的可以180度不同的。
從投資學角度來看,資產價格其實反映參與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如果有任何新的信息進入市場,繼而影響參與者的預期,那麼資產價格便會改變。如果信息是正面的,資產價格便會上升;如果信息是負面的,資產價格便會下跌。問題是,政府撤辣的信息,究竟是利好?還是利淡?
香港樓市的持份者分為3類,分別是:
1)買家,他們分首次業者、用家、投資者及投機者。地域方面亦分本地及海外
2)賣家,包括地產商及二手物業的業主
3)政府
哪個持份者對於樓價產生最重要的影響?答案應是買家,因為他們是物業的需求者,他們真金白銀購入資產。如果需求強勁,那麼樓價會被搶高。而他們的需求,正正反映他們對樓市的預期,如果看好,需求便會增加;如果看淡,需求就會減少。
至於賣家,特別是房地產發展商,大部分都是很現實的。他們對樓價的看法,最終來自售樓的反應。如果買家需求強勁,發展物業去貨甚速,他們開價便會高些;相反,如果需求乏力,庫存去不掉,他們對樓市前景便會看淡些。
至於政府,原則上是中立的。政府的任務是為物業市場提供足夠土地,興建房屋,滿足社會需要。一般而言,對樓價高低應不大着緊,他們所緊張的是在出售土地時,是否配合市價。如果低於市價,便會有賤賣土地之嫌,遭到市民的批評。而一般而言,政府應不會對樓價存在任何預期。
減辣如減價 抵銷跌價淡風
按照坊間所談,當政府撤辣之時,便等於確認樓市下行,因此會影響持份者的預期。持份者所接收的政府信息,應該屬於負面的,那麼買家便會減少需求,而賣家要套現,便要減價出貨,結果樓價便會下滑。在邏輯上,似乎談得通,但實際上,撤辣也有正面影響,對樓市整體的影響未必負面,因為撤辣能增加有效需求,本身是正面信息,問題是它能否蓋過確定樓市下行的負面信息?那麼撤辣的力度有多大以及出招的時間便很重要!
如果是撤銷辣招中的印花稅,無論是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或從價印花稅(DSD),目的是減少購買物業的交易費用,其作用是令物業較易負擔,效果等同減價。而經濟學原理ABC會告訴大家,減價之後,需求是會上升,這會抵銷「撤辣」這個確定樓市下行的負面信息。
問題是撤辣的力度有幾大?而政府「撤辣」這個消息又有幾負面?如果撤辣是金管局放寬按揭成數,令到買家所付的首期大幅減少,那麼有更多潛在買家能夠負擔,理論上是利好樓價的。
賣家會否收到政府撤辣招的訊號而大幅減價呢?從發展商的角度來看,要看市場的狀況如何。如果市況仍是買家市場,可能要略略減價,以配合政府撤辣,加快去貨速度。如果是賣家市場,政府撤辣反而對他們有利,甚至可以加價。但一般而言,賣家,特別是發展商,他們對樓市有自己的看法。
政府防大跌市 免負資產飈
問題是政府撤辣的決定,會影響到其他持份者的預期。究竟政府對樓市有沒有自己的看法?而他們何時才會確定決定樓市是否進入下行週期?
一般人會認為當政府撤辣,就等於政府確定了樓市下行周期。但實際上,就算政府確定了樓市的下行周期,也未必立刻撤辣!政府對撤辣的考慮,就是不能朝令夕改;如果撤辣,就應該要維持一段長的時間,以免市場的持份者變得無所適從。
如果以樓市下跌幅度來說,由高位下調多少,政府才確定樓市已經下行呢?而跌到哪一個水平,才會肯撤辣,亦即有沒有預設幅度?政府確定樓市下行,是一個行動,但政府沒有必要即時公開;而撤辣是另一個行動,兩個行動沒有必要在同一時間進行。可以一先一後處理。而撤辣行動應是在確定樓市下行之後才出現。那麼當政府撤辣,便等於政府確定了樓市下行周期,但這信息確定,可能是滯後的。
香港在過去10多年間,銀行的按揭成數,多年維持在7成左右,只有最近兩年金管局才收緊高價物業的按揭成數。而假設政府不想出現大量負資產個案,那麼樓價最好不要跌超過3成就最好,否則銀行會面對資產質素下降,呆壞帳有可能上升的風險。現在的樓價已由高位向下調整了一成左右,距離3成還有兩成下跌的空間。正如近日恒地主席李兆基早前所說,香港樓價最多會跌3成,就是這個意思。至於政府何時撤辣,相信只有他們才知曉。
但從過往歷史可以看到,政府對樓市作出的措施有沒有效,要視乎出招的時間。例如97年政府的八萬五政策,目標是令香港居民有更多房屋供應,但發生了亞洲金融風暴,市場逆轉。政府沒有微調房屋政策,結果樓價大幅下瀉,由高位跌去平均六至七成!而其中有三兩年,政府要暫停賣地去救市,結果庫房收入大減,出現了財赤,政府又要進一步緊縮開支!
暫停賣地,等於終止土地供應,使到未來物業供應大幅減少。原則上,這是一個極端策略,可以提升樓價。但結果是因為出招太遲,那年代大部分樓市持份者對樓市的預期,都是極度悲觀的,政府的措施未能及時改變他們對樓市的預期。要等到2003年內地開放自由行,香港經濟才有明顯的起色,加上物業庫存慢慢被市場消化,樓價才回升起來。而有趣的是,在樓市最低迷的幾年,政府突然無聲無息地宣告,八萬五的政策已不復存在,一度令市場愕然。
減辣對樓市會否有正面影響?要視乎出招的時間。如果太早,樓市有掉頭上升的可能,結果泡沫又會再度形成;如果出招太遲,市場上有可能缺乏即時反應,達不到對樓市支持的效果。
究竟政府撤辣的考慮,會不會有一個樓價下跌幅度的指標?例如樓價從高位下跌2成或3成,就會撤辣?有指標的話,好處就是提高政策的透明度,持份者對樓價會有更清晰的預期。但如果政府縱有目標,但不能或不肯講,那麼市場便要猜度政府的心意,不同人會有不同的預期,樓價的波動或會較大。
保地價收益 政府鬆綁底綫
樓價下行風險對於買家而言,購入的物業會有減值,甚至出現負資產的可能;對於賣家,如果要套現便要減價,增加優惠,而物業亦有賣不出去的可能。
當樓價下跌至某一個幅度,買賣雙方對樓市開始十分悲觀的話,政府的土地便可能會乏人問津,最壞的情況是政府要暫停賣地(因為就算拿出來賣,如果不想賤賣土地,便要開出市價,結果也可能無人承接,最後又是賣不出,所以索性暫停賣地)。
政府近年在賣地的收益,每年也有六、七百億!這個部分的收入相當重要,因為它已超逾薪俸稅的收入。如果沒有賣地收益,要從其他稅收或收費去填補的話,將會是極大挑戰!
套用李兆基先生的見解,發展一個地盤,建築費成本每呎約5,000元,地價連利息等投地成本又約5,000元,所以單計成本價都要一萬元;假若樓價與成本相若同為一萬元一呎。
若樓價跌3成,即樓價跌至7,000元,由於建築費難以下跌,地價便需要跌6成,由近5,000元跌至2,000元,才有人肯承接,否則發展商不會投地。要麼政府肯接受新的地價,但庫房收入會大幅減少;要麼政府維持地價,但要有心理土地賣不出,最終要收回,變成零收入。因此李先生相信樓價不會跌得太多。只要樓價繼續跌、跌得多,政府自然會「減辣」。
所以政府是否撤辣,另外一條底綫要是庫房地價收益,就算希望樓價回落,政府也要保證所拍賣的土地,必須有發展商肯用當時市價承接。

如果樓價跌得太厲害,土地缺乏承接,那時才出招減辣,效力便會大減。屆時政府不但要煩樓市下行的風險,還要煩預算案收支平衡的問題呢!

船長:想致人於死 聖德財號船身12彈孔

<轉載自201632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屏東縣琉球籍「聖德財號」、「連億興116號」漁船,21日開往新加坡補給航經蘇門答臘附近海域,遭印尼籍船艦追趕,兩船加速駛離卻被機關槍掃射,在聖德財號船身留下12個彈孔且集中於船長室,漁船疾駛90分鐘始脫險,船長林喃揚批評:「根本是想致人於死!」幸無人傷亡。

昨天上午548分東港漁業電台接獲聖德財號船東電話通報,兩艘琉球籍漁船於北緯615分、東經9740分被一艘疑似印尼籍巡邏船追趕,兩船加速駛離時卻遭印尼船開槍射擊,場面相當驚險。漁民主張,出事地點為印尼、馬來西亞重疊經濟海域,台灣漁船有無害通過權。「當時雙方僅差3公尺遠!」船長林喃揚事後心有餘悸說,21日凌晨3時許行經事發海域時,他駕駛聖德財號在前、連億興號在後,當時天還未亮,印尼編號2804船艦突然亮起探照燈,但沒有任何指示,待兩船經過後竟近距離急起直追,並用機關槍掃射叫囂,聖德財號有12處彈孔,連億興號也找到5個彈殼。

林喃揚說,目前兩船正往新加坡前進,21日晚間已至馬來西亞檳城附近港口歇息,預計24日將抵達目的地,屆時下放漁獲以及補給後,聖德財號會繼續出海作業。

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指出,遭槍擊的2艘漁船都認為是「印尼軍方」所為,因為他們在電報上述明,看到開槍的印尼船上有公務船代號「2804」。

「國立」屬敏感詞 內地盡量避

<轉載自2016323 明報 中國版>
「中華民國」這個詞對大陸官方來說,始終是禁忌,連帶着台灣機構名稱出現的「國立」字眼,也變成敏感詞,內地能避就避。
流傳要求「禁用詞」應加引號
網上就流傳着一份官方新華社內部使用的「新聞禁用詞」(第一批),其中要求對台灣政權系統和其他機構的名稱,無法迴避時應加引號,如台灣「立法院」、「行政院」、「監察院」、「選委會」等。不得出現「中央」、「國立」、「中華台北」等字樣,如不得不出現時,應加引號,如台灣「中央銀行」等。台灣「行政院長」、「立法委員」等均應加引號表述。台灣「清華大學」、「故宮博物院」等也應加引號。
官媒內部的禁用詞,其實反映了內地在處理與台事務上的種種禁忌,官方如此,大學亦然。
北大網刪台大學「國立」字眼
本報翻查北京大學網頁發現,在與台灣院校交流計劃中的9間台灣學府中,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及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二字均被刪除;而與內地大學「撞名」的國立清華大學被改為新竹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被改為新竹交通大學,國立中山大學被改為中山大學(高雄)。

這種替台灣「去國立」的現象,甚至「蔓延」到日本,20146月台北國立宮故博物院一批珍品借到日本展出時,因日方其中一個版本的宣傳海報上只稱台北故宮博物院,未印上「國立」兩字,台方不僅取消開箱記者會,還威脅不限期改正就撤展,鬧出國際風波。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張善政:即使非法捕魚 也不該使用暴力

<轉載自20163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行政院長張善政今天表示,即使是中華民國的漁船在印尼海域有違法捕魚的狀況,也不該使用暴力手段,等事件查明後會採取該有的措施。

張善政表示,出事的海域不是印度洋,中華民國的漁船如果沒有違法捕魚應該是路過,政府也在查證中,等漁船靠岸,調記錄來看,即使是印尼專屬經濟海域,中華民國的漁船也可以無害通過,很多情境需要釐清。

張善政說,即使中華民國的漁船有違法捕魚狀況,也不該用這種暴力手段對待中華民國的漁船,等外交部駐印尼代表處查清楚後,該採取的措施會採取。

印尼官方追擊 機關槍掃射 台漁船疾駛90分鐘逃命

<轉載自20163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兩艘台灣漁船21日在麻六甲海峽遭印尼船開槍,印尼漁業部長蘇西宣稱,台灣漁船非法捕魚,遭印尼巡邏船攔截不停並企圖衝撞,巡邏船才開槍;台灣農委會漁業署署長蔡日耀則強調,漁船當時航行速度,不可能在捕魚。

據《中央社》報道,印尼漁業部長蘇西(Susi Pudjiastuti)21日晚證實,對「聖德財」、「連億興116號」開槍的,正是印尼官方的巡邏船「鯊魚04(2804)」。

蘇西提供記者一段132秒、印尼巡邏船拍攝的影片,其中可以清楚看到印尼巡邏船緊跟在台灣漁船「聖德財」左後方,並多次把燈光打向「聖德財」,示意停船,但未獲回應,「聖德財」持續向前航。但影片中並沒有漁船故意衝撞以及巡邏船開槍的畫面。

蘇西指控,台灣漁船在被開槍警告後,仍然沒有停船,甚至試圖衝撞印船,「鯊魚」船員於是繼續開槍自衛,後來為了避免死傷,讓2艘台船駛離印尼海域。蘇西強調,2艘台船當時在捕魚時沒有懸掛國旗,依據印尼規定,在印尼海域出現的無國籍漁船,必須扣船抓人,清空人員後予以擊沉。

蔡日耀說,若是在印尼經濟水域捕魚,是違法作業;但若台灣漁船沒有作業,則印尼船對台灣漁船開槍是違反國際規定的。

蔡日耀強調,台灣目前也掌握資料,就被槍擊兩船的衛星定位回報資訊判斷,當時的航行速度不可能在捕魚,因此還要透過外交管道做進一步資訊彙集,包含駐印尼代表處向印尼官方了解相關資訊,以及駐新加坡代表處也會在前述2船抵達後,跟船方訪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