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用強積金買樓 錢從何來?

<轉載自201541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港是港非 撰文: 沈帥青>
供強積金老大不情願?若效法新加坡做法,以強積金付首期買樓又如何?積金局主席黃友嘉提出這建議,但新加坡人供款率比香港高,錢從何來?最終若要加大供款,港人又肯嗎?
「新加坡模式」近年仿似成為香港的「解藥」,民生、經濟政策經常被拿來比較。就連剛上任不久的積金局新主席黃友嘉,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認為新加坡的公積金可用來買樓的做法,值得借鑑及研究,又指會與積金局成員商量用強積金供款買樓的概念,或將在董事會上討論。
按不同用途 星戶口一分為三
動用公積金買樓,是新加坡人解決置業開支的方法之一,當地的公積金戶口設三個帳戶,各有不同用途,包括付醫療費的「醫療戶口」(Medisave account)、晚年之用的「特別戶口」(Special account),以及支付買樓首期、供樓又或教育費等的「普通戶口」(Ordinary account)。據星政府資料,2011年有約33萬名新加坡人動用公積金的普通戶口內款項付首期或供樓,總提取金額約71億坡元。
強積金的供款還不是打工仔真金白銀供的?自己用自己錢,有何不可?但本港強積金就沒這做法,一般情況只能等到65歲才可提取,等到就等吧!會否羨慕新加坡?若可提早用強積金供款來置業,對心急上車的港人而言是否喜訊?
獅城每月供37% 香港僅10%
聽來吸引,但別忘了新加坡供公積金的比率,和香港人供強積金差得很遠。你可知道新加坡人每月供款多少?以當地一個35歲或以下的打工仔計算,每月17%薪金自動上繳公積金戶口,另外僱主供款20%。戶口內有足夠的錢,固然有本錢作出更多用途,供晚年之用,還可買樓及支付醫療費。
相比之下,香港的僱員、僱主各供薪金5%。就算可以動用強積金款項買樓,但可幫到多少?
新加坡人置業,一般買組屋,逾八成人居於組屋,當地政府興建大量平價組屋,以低廉價錢出售予當地人,數十萬港元已有不少選擇。換言之,可動用供款多,買樓支出又較便宜;香港情況卻大不同,供款本來已不多,又樓價高,居屋供應有限,抽中機會難上加難,私樓則四、五百萬元已是「窮人恩物」,首期動輒過百萬元,「雞碎」咁多的強積金,可幫補也有限。
本港強積金原意是為晚年退休之用,若效法新加坡可取出作置業之用,則晚年又如何?新加坡的強積金戶口一分為三,可因應不同用途取用,若最終沒有動用可買樓的公積金,則錢也可留到退休之用,至於香港則「獨沽一味」只是為退休晚年,若要增加強積金的用途增加,又要應付晚年又要應付買樓,則是否也要效法新加坡,將供款比率提高才夠用?
新加坡人每月出糧,當中約17%沒到手就供到強積金戶口,本港的打工仔是否願意?現時供款5%,已有不少人老大不願意。去年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六成的受訪港人反對增加強積金供款。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系主任周基利曾撰文分析新加坡公積金制度,指當地公積金似乎能夠發揮多樣功能,但亦是其最大弊端,四成公積金被取走作置業之用,以至現時最大問題是本末倒置,估計只能提供退休前大約兩成工資作為退休金,未能安享晚年。
港人理財愛自主 不想被干預
新加坡供款如此高,尚有不夠用之虞,香港若效法,供款比率要提高多少才夠?當地公積金制度之成功,也在於當地以「家長式」管治迫令國民要多儲蓄,港人又是否接受得到?對於自己的錢如何用,寧願自己話事,政府少干預。既然如此,也就不必羨慕新加坡公積金買樓做法吧!
港人對強積金累積不滿多時,但以強積金供樓的構思並不符合「港情」,倒不如落足心機改革行政費高、回報低等詬病,令大家不致供得一肚氣。
































新加坡人如何用公積金買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