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柯文哲「兩國一制」論恐難善了

<轉載自201523 明報 中國版 撰文:邵宗海 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對柯文哲先生過去的說法,由於他的個性及言語經常是飄來飄去,沒有「定性」可言,所以作者一直沒有高度意願來做評論。但是這次他的即興之作是拋出「兩國一制」看法,恐怕對岸不會把他的主張當作是「幽默」演出,如果把他隨李登輝、陳水扁等前輩之後,點名作「台獨分子」,傷害將不僅只是他個人在兩岸交流中止步而已,影響層面可能會擴大。因此,有些話不得不對柯市長、以及所有對柯情有所鍾的支持者提出警告:兩岸的問題上,不能有素人快語的隨興之作。
兩岸問題 不容素人快語
以作者多年對北京涉台立場的了解,他們是絕對不能允許台灣政治人物有「分離主張」的言論出現。像1999年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以及2002年陳水扁的「一邊一國」主張,都曾被對岸官方《人民日報》點名是「台獨分子」,直到現今,這樣的定位還無一絲改變迹象。即使目前民進黨的領導人物,也懂得若有一些過激的主張,是會衝擊到民、共之間的關係,所以即使如黨主席蔡英文,最多只會說到「中華民國是台灣」為止,絕不會天真到要替兩岸政治定位提出主張;再就是謝長廷,也只提兩岸「憲法共識」的建議,雖知對岸難以接受,但也不至於會觸犯紅線。這是在台上政治人物的基本概念,可是柯市長雖自稱專研「兩岸關係」多年,憑心而論,還沒有這份「領悟」。
當柯市長提出「兩國一制」一詞時,一看就了解「一制」的意義可能不大,「兩國」才是焦點。雖然他沒有說明「兩國」是什麼,其實「兩國是什麼」已經不重要,因為外界、包括北京在內,都非常了解他是在主張兩岸就是「國與國的定位與關係」。但是這樣一說,不僅戳破了目前兩岸維持「九二共識」的模糊主張,也直接挑戰到中共的底線。簡單地說,那不再只是為維護台灣權益而提出的立場,而是在挑起台海緊張情勢而作出的挑釁。
掀台海緊張情勢 京難沉默
值得注意的是,柯市長在這個時間點提出「兩國一制」主張,正是在回應對岸非常嚴肅地提出「台滬交流」必須基於「九二共識」的看法之後,恐怕再認為北京會對柯的看法再「沉默以對」,將是太天真的猜測。1128日國台辦記者會上,發言人馬曉光曾說,兩岸關係穩定發展之錨是「九二共識」,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民進黨只有順應歷史潮流和民意,放棄「台獨」主張,才能在兩岸關係上找到出路。接着上海市長楊雄就在翌日很罕見表達出「台滬交流」必須基於「九二共識」,這說明了中共的看法與立場是非常堅持。但柯市長這項脫口而出的主張,顯然是狠狠地打了北京一記耳光,讓對岸吃了悶虧不說,還真有點不知所措,像馬曉光第一時間的回應,竟是說還「不了解完整內容」。其實「兩國一制」的說法還會有什麼的「完整內容」,馬答說:大陸對於兩岸關係的基本立場是明確的,就是在還不知政策上應是如何對柯的快人快語回應時,只能「維穩」回答的尷尬。
柯處理爭議 屢雷聲大雨點小
因此,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發展,作者不敢論斷,只能揣測:近期的觀察應該會是台北-上海的「雙城論壇」與兩地「城市交流」將暫時中斷,長遠的發展則是波及到兩岸地方首長的互訪,很多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將因而被迫在登陸訪問的前夕,被要求發表對「九二共識」的認同。再遠一點的憂慮,就是台北市主辦的「世大運」,會否遭到北京杯葛,進而聲勢不再,需再進一步的觀察。

當然,柯市長處理台北市內部爭議問題,如遠雄大巨蛋、鴻海三創,都可謂「雷聲大、雨點小」,譬如後一步「輕描淡寫」的處理方式,就可收忘記前一步的「聲嘶力竭」之效。因此推論到今次失言,會不會他最後是如此彌補收場:「兩國一制」原來是「一國兩制」的誤植,就看柯P的智慧了。不過,他的政治生命是否也該就此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