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 星期六

日本核污水將排海 以鄰為壑遺禍周邊

<轉載自2023514 明報 社評>

日本計劃夏季前後向太平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東京電力公司(東電)攪拌處理核污水的設施3月已開始運行,用於排放污水的一公里海底管道,上月亦已完工,據報下月將完成所有準備,最快7月起就開始排放。日本政府不顧鄰近國家和地區、國內民意的強烈反對,一意孤行排放核污水,再度顯示其政策以鄰為壑的自私本質,亦暴露其標榜「國際社會負責任一員」的虛偽。

逆周邊呼聲國內民意 拒替代方案巧言令色

2011311日日本大地震,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後,東電用大量海水冷卻熔化的核反應堆,因此每天產生約100噸污水。這些污水被放入儲存缸中,多年累積下廠區內已存放逾千缸約132萬噸核污水,體積超過528個奧運標準泳池。因預計儲存缸將在今年秋季裝滿,日本政府20214月宣布了向海洋排放核污水計劃,預計整個排放過程將持續30年。計劃宣布後,輿論嘩然,中、俄、韓等國和一些太平洋島國,乃至日本國內漁民,批評聲不絕於耳。日本過去的公聽會以及與漁民對話,都顯示公眾反對排海,東京當局卻不為所動,顯示其所謂民主程序,最終都淪為形式。儘管東電日前宣布,核污水儲存缸裝滿的時間,由之前預估的今年秋季推遲至明年2月以後,但當局並無打算更改核污水排海的時間。

日本政府與東電在官方文件中,將這些污水稱作「處理後的核廢水」(treated nuclear wastewater),但絕大部分國家、國際組織都稱為其「核污染廢水」(nuclear contaminated wastewater)。因為這些污水與普通核電站的廢水根本不同,曾接觸過高溫下熔化的3個核反應堆堆芯,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鍶90Strontium-90)、碳14Carbon-14)、銫137Caesium-137)、碘129Iodine-129)和鈷60Cobalt-60)等核輻射元素,儘管日本政府聲稱經過「多核素處理系統」(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ALPS)淨化後的核污水,將不會殘留除氚(Tritium)以外的放射性污染物,稀釋之後甚至比飲用水還安全。但專家指出,這些元素較海水的自然水平高出數千倍,而且集中在一個點排放數十年,氚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可能在海洋生物中累積,並透過食物鏈傳給人類。

人們質疑,既然福島核污染水安全無害,日本政府為何不在國內消化,而要向海洋排放?而且東電過往有多次撒謊紀錄,信譽欠佳,如核事故發生之初否認高濃度核污染水泄漏,2013年才承認外泄;2015年聲稱核輻射水平已降至正常,但之後有傳媒在核電站周圍仍錄得輻射量大幅超標……因此,對於東電能否達到日本政府公布的核污水處理標準,外界難有信心。

事實上,科學界和民間團體向日本政府和東電提出過多種更為合理的核污水處理方案,包括用來製作水泥,或在地底掘坑作砂漿固化,甚至可增設儲存缸,繼續存放核污水,因為在福島核電站周圍仍有大片土地,現時用作「除染廢棄物臨時存放區」,可以繼續儲存核污水多2030年以上,讓放射物隨時間逐漸衰減。但對這些替代處理方案,日本政府均充耳不聞,而是選擇成本最低、危害最大的排海方案,向世界轉嫁風險。

為掩蓋其做法的非正當性,日方採取了諸多掩耳盜鈴手法,除將「核污染水」稱作「處理後的核廢水」外,挖掘總長1,030米的海底隧道用於排放亦是一例。根據1972年在英國倫敦通過的《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簡稱《倫敦傾廢公約》,London Convention),向海洋「傾倒」(dumping 廢棄物,是指「從船舶、航空器、平台或其他海上人工構造物」向海中對廢物作任何故意處置、傾倒,日方就將管道埋入土裏,令污水排海的出口延伸海中,辯稱只是「排放」(piping)而非「傾倒」(dumping)。去年10月在《倫敦傾廢公約》議定書大會上,日本代表就以此為由,拒絕討論韓國代表提出的違約指控。如此大費周章地挖掘出海隧道,就是為玩文字遊戲,自欺欺人。

日本政府在國際場合亦拒絕與周邊國家談論核污水排放問題,主要理由是排放尚未啓動,對環境未造成損害(damage)。但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日本的排污計劃已經給周邊國家地區和海洋環境帶來風險(risk),國際社會不能等待實質損害出現後才開始行動。

區內漁業勢受打擊 本港監控須恆常化

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產生的影響極大,台灣海洋大學有專家應用衛星資料計算出的模擬情况,若福島核電站含氚核污水連續排放一年後,核污水可沿着黑潮延伸向東流動到北太平洋中央,7年後整個北太平洋均會受到影響,對區內漁業打擊尤為嚴重。

本港是日本海產最主要市場之一,特區政府已經表示,在日本排放核污水的最初階段,香港須收緊日本進口食物管制,特別涉及福島及附近地區的水產。港府跨部門工作組,包括天文台、衞生署、漁護署、政府化驗所等,已內部調配人手加強應對,並新購檢測儀器以增加檢測能力。考慮到日本核污水排海的長期化,港府應考慮將上述跨部門工作組運作恆常化,以保障本港食物安全及市民身體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