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公共年金負面印象多 政府推廣須對症下藥

<轉載自20211016 明報 社評>

公共年金推出3年反應平平,政府檢討計劃長遠發展方向,是否強制退休人士將強積金轉為公共年金,最近引起不少議論,勞福局長羅致光承認強制全額轉換是「天方夜譚」,但可探討其他方向。公共年金用意在於對冲「長壽風險」,幫退休人士自製「終身長糧」,每月有穩定回報,比起投資股票等風險低很多,本是不錯產品,奈何常被貼上「搵笨」等標籤醜化,公眾對公共年金概念仍不清晰,亦有不少臨近退休的市民擔心,若將強積金等有限積蓄投入公共年金,日後若得大病,無法周轉應付大額醫藥費。政府推廣公共年金,需要對症下藥,除了提供更多誘因,同時亦要設法消除公眾的憂慮,以及對公共年金的負面印象。

退休金接軌年金 星洲模式可參考

本港人口老化,20年後長者將佔總人口三成。香港不搞全民退休保障,強積金制度千瘡百孔,無法保證退休生活需要,當局須以其他方式協助市民安老。長者生活津貼主要針對低下階層,至於略有儲蓄的退休人士,公共年金可以幫補每月生活費。公共年金屬保險產品,可幫退休人士「自製長糧」,投保者愈長壽,回報也愈高。市民年滿60歲即可投保,一次過繳付保費,上限300萬元,之後每月將獲發年金,直至離世。公共年金計劃保證,投保者每年有近5%回報,累積領取金額不少於已繳保費的105%。由於長生津資產審查不會將公共年金投保額計算在內,中下階層市民退休領取強積金後,可以一邊用手上積蓄購買公共年金,一邊申請長生津。

公共年金所保證的回報,比起很多定息投資工具都理想。當然,部分投資經驗豐富的長者,或會嫌公共年金回報「太低」,不似買藍籌股般,既有股息又有機會升值跑贏通脹,然而股海難測,環球經濟陰霾處處,萬一遇上金融風暴,輸掉大部分積蓄,實非退休長者所能承受。相比之下,公共年金「後台」是政府,風險近乎零,對退休人士而言,理應是不錯選擇,可是公眾反應卻談不上理想。

政府3年前推出公共年金,總認購額以100億元為目標,如果反應好還會加碼至200億元,然而截至今年3月底,公共年金計劃批出的保單只有萬多份,總保費金額78億元,連原先的100億元目標也未達到,反映當局有必要提高產品的吸引力。

2015年,政府就退休保障進行諮詢,提到公共年金推出3年後應檢討計劃,探討長遠發展方向。勞福局長羅致光上月表示,是時候研究加強公共年金與強積金配搭,強制退休員工將強積金轉為年金,可以是方向之一。有關說法在社會引起甚大爭議,反對聲音此起彼落。近日羅致光亦承認,將強積金全額強制轉換為公共年金,不可能為香港社會所接受,然而可以探討其他方向,例如參考現時公務員退休金安排,一筆過領取最多兩成半或五成款項,餘下部分則轉化為公共年金,云云。

平情而論,將退休金與年金計劃連結,並不是新概念,之前有本地經濟學者亦認為,退休金儲蓄與年金計劃,不宜完全分割,本港未來可在兩者間,適當增加「非硬性的連結」。新加坡公積金制度有強制轉移規定,退休人士要把一部分退休金,投資於年金計劃,這某程度就是一種折衷模式,可供香港參考。當然,港星兩地民情有別,港人重視「有得揀」,更對政府有很多懐疑。公共年金計劃檢討,本是放眼長遠,根據羅致光說法,目標是今屆政府任期內交出方向性的文件,供下屆政府跟進,嚴格來說「十畫未有一撇」,不過部分市民即時聯想到的,卻是政府想阻止人們取走強積金短期內移民。公共年金計劃推出3年,從未真正擺脫「搵笨」、「次貨」等負面標籤,政府宣傳不到位,公眾對年金概念仍不清晰,當局檢討計劃之餘,亦須檢視推廣工作不足之處。

長者憂醫療資金周轉 公共年金須增吸引力

部分市民對投保公共年金有疑慮,原因之一是擔心一次過繳付保費後,將少了一大筆周轉資金,他日一旦健康轉差,需要經常出入醫院,沒有醫療保險,根本無法應付沉重醫療開支。雖然現時公共年金有「醫療開支特別款項提取」安排,容許當事人申請一次,最高提取金額為已繳保單50%,然而很多人並不清楚有此選項。當局推廣公共年金,應該多從用家角度設想,針對市民的關注和憂慮,對症下藥解說宣傳;與此同時,當局檢討年金計劃,不妨研究是否可以加入一些醫保元素,吸引退休人士。

目前不少保險公司也有推出私營年金產品,若論保證回報,公共年金是所有即期年金產品中最好的,可是保險公司的產品,彈性明顯較大,投保金額沒有限制,另外還有所謂「延期年金」計劃,以「投保可以退稅」等手法谷高回報率,吸引60歲以下人士提早購買。政府若想壯大公共年金計劃,應向有意投保者提供更多誘因及彈性,提高公共年金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