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7日 星期一

汲取台灣爆疫教訓 有望清零更須「谷」針

<轉載自2021518 明報 社評>

香港鄰近地區接連爆疫,台灣疫情嚴峻,新加坡病例亦持續上升,港星旅遊氣泡又再泡湯。當下本港疫情趨穩,不計存在假陽性等可能的個案,約有兩周未見源頭不明本地感染,「清零」前景似乎審慎樂觀,不過本港疫苗接種率仍然偏低,抗疫形勢仍然脆弱。台灣爆疫對香港的最大啟示,就是防疫一旦出現漏洞,整條防線可以迅速崩潰。若說台灣之前一年多沒有大爆發是好彩,最近本港能夠避過變種病毒社區擴散,同樣有很大幸運成分。疫苗接種率高,是經濟民生可持續復常的基礎,香港必須加快疫苗接種,等到大爆發才為打針張羅,已然太遲,各方應以平常心看待「谷打針」,意氣用事政治先行,對香港防疫並無好處。

外防輸入百密一疏 抗疫脆弱須靠打針

台灣疫情幾何級數上升,新增本地病例一再錄得新高,昨天新增333宗確診個案,「雙北」(台北市及新北市)情况最嚴峻,台中、宜蘭、彰化等多個縣市亦出現病例。台北捷運乘客寥落,商業購物區儼如空城,網上不少人呼籲「自行封城」避免外出,亦有網民喊話振士氣,一句「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內解除三級(防疫警戒)」,成為網上熱話。抗疫要成功,眾志成城很重要,然而台灣這波疫情來得又兇又急,社區出現大量傳播鏈,完全未有見頂迹象,要在短時間內將疫情控制下來,絕非易事。在香港,有政府顧問專家便認為,台灣疫情隨時維持一至兩個月,這還得視乎當局控疫措施有多進取。

台灣疫情涉及變種病毒,本港收緊台灣抵港人士檢疫要求,不再容許家居隔離,必須在指定酒店檢疫隔離14日或21日,視乎有否接種疫苗。港府加強把關,當然沒有錯,只是措施生效較澳門遲遲了足足兩天,予人觀感始終是不夠果斷。放眼東亞,台灣、韓國、日本、新加坡和泰國等地,疫情都在加劇,本港防疫不容鬆懈。新加坡不明源頭本地個案湧現,港星旅遊氣泡勉強為之並無好處,兩地政府宣布押後落實,相信短期內都無法成事。

比起鄰近地區,當下香港抗疫形勢無疑相對理想。上月印度裔抵港男子確診感染變種病毒,成為首宗相關本地感染病例,叫人憂心不已,可幸最終有驚無險。過去兩周,本港有兩宗「疑似」不明源頭病例,華大一名人員及一名4歲小童檢測呈陽性,惟專家調查後相信,華大個案疑為樣本受污染;4歲小童方面,已知密切接觸者無一確診,加上小童入院後兩度檢測皆呈陰性,不排除是假陽性個案。倘若兩宗個案證實皆屬虛驚,意味本港約有兩周沒有源頭不明個案,疫情若能清零,一定有利經濟民生進一步復常。

本港首季經濟增長7.9%,財政司長預料,即將公布的失業率將顯著下降,然而首季經濟增長強勁,主要靠出口帶動,以本港經濟產業結構,失業情况若要大幅改善,消費零售市道復蘇必不可少,而這又完全取決於疫情。有本地學者指出,香港零售仍然疲弱,經濟能否真正恢復,視乎何時通關,不計外國,單是與內地及澳門通關,幫助已很大。雖然內地省市從未公開明言,可是本港疫情清零,已是公認的通關前提。香港為了復常,不能再讓疫情反彈,然而台灣疫情大爆發卻正正說明,倘若疫苗接種率不足,抗疫形勢就算看似理想,也可以因為一個失誤,兵敗如山倒。

台灣病毒檢測不足早惹詬病,社區防疫措施亦不緊,入境檢疫嚴厲把關,是台北當局最重要控疫手段,可是外防輸入再嚴,難防百密一疏,台灣過去一年多沒有大爆發,有幸運成分,官民防疫意識變得鬆懈,上月台灣放寬機組人員檢疫措施,缺口一開,旋即出事。去年底香港收緊外防輸入措施,作用顯著,惟一樣有漏網之魚,上月變種病毒危機沒有惡化擴散是好彩,不能視幸運為必然。台港抗疫一大分別,是目前台灣手上僅得10多萬劑疫苗,香港則有充裕疫苗供應,直至9月前,還有兩款疫苗可供選擇。外圍疫情風高浪急,若要克服抗疫脆弱性、經濟民生可持續復常,除非能夠像內地那樣雷厲風行控疫,否則必須廣泛接種疫苗。香港有充足疫苗供應,沒理由放棄這個救生圈。市民只要身體狀况許可,應該盡快接種。

利誘規限皆惹批評 反谷針情緒拖後腿

本港疫苗開打超過80天,接種率只得18%,有人擔心打針副作用,亦有人是出於意識形態甚或政治原因,抗拒打針。世界各地很多政府都在千方百計「谷針」,以色列等國家傾向以允許出入指定處所,作為谷針誘因,美國各界最近則傾向以提供優惠谷針,免費甜甜圈、大抽獎等手法層出不窮,反觀香港卻明顯有「反谷針」情緒,以疫苗氣泡作為放寬防疫措施條件,被指「歧視」不打針者;公立醫院參考過去鼓勵員工打流感針的做法,打算推出「打針送湯券」等優惠,鼓勵員工接種,有工會批評是「物質利誘侮辱同事」。人人體質不同,打針無法強制,但當局以不同方式「谷針」,為的是公眾利益,應做而不做,才是不負責任。抗疫必須實事求是,意識形態掛帥,一味政治鬥氣,只會拖抗疫後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