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蓬佩奥碰台海紅線 中美危局更逾選前

 <轉載自20201114 明報 社評>

美國大選後一度低調的國務卿蓬佩奧,近日接連針對中國,發表惹火言論,一句「台灣從不是中國一部分」,更即時觸動各方神經。拜登當選大局已定,美國傳統盟友紛紛恭賀,然而未來67天,特朗普仍是美國總統兼三軍統帥,以其率性而為作風,無人知道他在任期結束前,會怎樣運用手上權力。疫情摧毀特朗普連任希望,翻盤機會渺茫,特朗普有可能遷怒於中國;美國右翼鷹派自知當權時日無多,餘下日子大有可能「去盡」,不顧後果製造各種既成事實,留給下任政府。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基石,蓬佩奧的言論非常危險,未來兩個多月局勢凶險,華府有何舉動,需要密切留意。

「台灣從不是中國一部分」 蓬佩奧否定中美三公報

美國大選結束,拜登宣布當選,儘管特朗普堅拒認輸,官司戰死纏爛打,然而英德日法等國領導人已相繼恭賀拜登。道賀外交在國際社會相當常見,不過今次美國大選,更多人關注的卻是「未道賀外交」。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等是迄今尚未恭賀拜登的主要國家,這些國家的元首,過去一直被指傾向支持特朗普;相比之下,北京靜觀其變多日,昨天才表態恭賀拜登,反而惹來更多談論。

北京強調不干涉別國內政,特朗普競選期間再三將中國扯落水,以查無憑據黑材料,指控拜登家族與中國有金錢瓜葛,北京無意急於表態恭賀拜登,可以理解。不過值得留意是,北京多日來僅表示,美國大選結果按照當地法律和程序確定,最近兩天美國選後爭議,亦未見重大突破。北京突改口風,原因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是,北京恭賀拜登前,美國國務卿剛向中美關係投下一枚重磅炸彈,一句「台灣從不是中國一部分」,激起了外交波瀾。

過去兩年特朗普對華愈趨強硬,蓬佩奧是主要「外交打手」,然而如此表述兩岸關係還屬首次。蓬佩奧在右派電台節目形容,「台灣從不是中國一部分」是「正確說法」,列根政府以此為本制訂政策,多年來「一直如此」,美國對台承諾跨越黨派,云云。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基石,《上海公報》中,中方的聲明強調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美方聲明則是「認識到台灣海峽兩岸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美國對此立場「不提異議」。即使1982年列根政府對台灣提出「六項保證」,為對台軍售鋪路,也沒有說「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蓬佩奧的說法,變相否定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動搖中美關係根基。

特朗普強調「美國優先」,支持者眾多,折射了美國多種右翼思潮和社會現象,包括白人至上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經濟保護主義、貧富懸殊惡化等,然而跟列根主義有一套較明確的政治經濟思想不同,特朗普不過是一名善於右翼民粹操作的機會主義者,治國隨心所欲,將他的一些行事風格和政策,諸如極限施壓、強硬對華等,與促成他呼風喚雨的社會經濟因素混為一談,提升到「特朗普主義」的思想高度,未免抬舉了他。過去兩年,特朗普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增加連任本錢,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便爆料,中美貿易戰期間,特朗普曾要求習近平運用中國經濟實力幫他連任,只是一場疫情卻改寫了他的政治命運。

鷹派欲製造既成事實 特朗普卸任前暗湧多

美國疫情失控,特朗普諉過於人,各方有目共睹。特朗普不是「good loser」,若他發現死纏爛打無法扭轉選舉敗局,不排除他會遷怒中國;對於白宮右翼鷹派而言,內政外交有什麼事想做,就要把握餘下兩個月時間盡做,若能製造更多既成事實就最好。刻下美國社會反華情緒高漲,強硬對華是兩黨共識,拜登上台後,必會避免給政敵留下「對華軟弱」把柄,不排除有美國右翼鷹派認為,現在「去盡」對付中國,下屆政府也未必有太多迴旋空間調整政策。

現在距離120日美國總統就職,尚有67天,特朗普心懷憤恨、鷹派欲留政治遺產,中美關係凶險,比選前猶有甚之。過去一年,華府全方位向中國發動攻勢,貿易戰、科技戰一浪接一浪,台灣牌、香港牌操作不停。大選結束後,蓬佩奧低調多天,近日接連公開發言,除了開腔「護主」,又說特朗普政府對華強硬措施「未完」,預示還有後續動作。華府本周宣布,禁止美國資金投資31間中國企業,包括中移動、中電信等,揚言它們由解放軍擁有或控制,固然是最新一着;蓬佩奧最新涉台言論,是否暴風雨前奏,同樣令人關注。

今夏以來,美國一再向台灣出售先進軍備,不斷推進美台高層官式接觸,繼衛生部長後,又有國務次卿訪台,未來兩個月,蓬佩奧甚至特朗普會否試圖踏足台灣、華府會否啟動美台自由貿易談判,視「一個中國」如無物,現階段誰也無法排除。中國 《反分裂國家法》第8條,列出三種情况可以採取「非和平方式」捍衛主權領土完整,包括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觀乎昨天外交部反應,中方似乎將蓬佩奧的涉台言論,視為他出於「一己政治私利」的操作;倘若特朗普政府餘下日子真的採取冒進行動,踰越中方紅線,台海可能翻起驚濤駭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