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 星期四

預算案蜻蜓點水 欠願景與問責

<轉載自2020227 國是港事 撰文: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IBCE)聯席主任及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財政司司長剛公布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可喜的是盡管之前有「赤字不能超過本地生產總值GDP 3%」的指標,但在202021年度,特區政府的財政赤字為1,391億元,是本地生產總值的4.8%,這說明了在「非常時期」可以用「非常手段」。

經濟合作組織OECD的資料庫顯示,這個3%的指標不是不可以超越,很多歐美國家也有赤字超過GDP 3%的紀錄。

GDP 3%赤字指標 非不可逾越

但財政預算案沒有中長期的措施,如安老服務、照顧有疾病兒童等都未能滿足目前的需求,不要說較長遠的需求,現在有很多有需要的家庭,多年以來也要輪候多時才可享用到有關服務。這個沒有長遠規劃的的模式一直存在,令我覺得預算案其實是試算表的Column AColumn BColumn A是各項目的名稱如差餉、退薪俸稅等,Column B是金額,如2萬元。於是在填充、拉上補下去滿足如這次紓困花的1,200億元,便完成了交貨。

在會計的領域,眾所周知一定要有短期、中期及長期的部分。政府的預算似乎只有短期,中長期(除了赤字以外)的政策就沒有了,即是試升表為甚麼不可以拉至Column X, Y甚至是更右的地方呢?其實主因還是政府收入(不只是稅基)狹窄的問題。那個收入基礎不穩時,便難有長遠的計劃。

醫管局750 能否有效運用?

預算案花了不少筆墨在醫療方面,無可否應醫管局需要更多的資源,但有了每年750億的資源後,又是否可以有效地運用?750億元不是小數目,去年新世界發展的收入就是767億元,但私人企業一定會有效地運用資源,政府相關的機構卻未必,這資源運用的效率其實是預算中的另一重要課題。

除了是資源運用,預算案一定要有指標,除了是儲備等如開支的多少個月、赤字是GDP的百分比外,全部花費資源的東西也需要有指標。我再以醫療開支為例,每千名人口的醫生數目、專科醫生的數目、護士數目、病床數目、醫護工作人員的數目等,也應該檢視一下,不幸地,即使給予醫管局資助,這些數字仍然與先進的經濟體有一段距離。

另一方面,醫療資源沒有好好地運用,為甚麼呢?公共醫療系統的開支佔整體醫療開支的51%,私人的佔49%,卻有大量市民使用公共醫療系統,變相浪費了私人醫療系統的資源,畢竟政府每年花費大量資源來培訓醫科生,而預算案沒有提及更有效地運用醫療保險來減少公共醫療負擔的措施,以現時扣稅的幅度其實並不足夠。

部門問責指標 由誰來衡量?

除了效率和指標外,預算案也要觸及問責性(accountability)。醫管局的效率有待改善,但它除了病人輪候時間外,其他指標方面也實在做得不錯。另一個在預升案中有大幅增加資源的是警務處,這個有相當大的爭議。我同樣以效率、指標和問責來檢視,為甚麼要增加25%的開支呢?他們的資源又是否有效地運用?除了罪案率,還有甚麼其他的指標來量度他們的表現?而負責量度的單位又是誰?絕對不可以由他們自我去量度。如保安局沒有有效地叫警務處問責,單是社會事件時那些超時工作津貼、膳食津貼便糊裏糊塗。

其實政府資源一向在運用方面不見得有效率,而問責性也不佳。再舉兩個例子,懲教署的口罩給了誰?在安排官員前往東京處理用包機把鑽石公主號上的港人送回來時,為甚麼需要用數十人前往?他們住的是甚麼酒店?坐的是甚麼等級的機位,這通通是問責的課題。

派錢1萬退稅2 中產最多袋3

很多人關注財政預算案中的派錢方案,政府沒有如我較早前在本欄建議的派2萬元,但若加入了退稅的部分,有不少人是可以取得2萬元的。無論怎樣,大家期望派發的過程要有效率,不會涉及太多行政成本,但似乎當局在這兩方面也不見得會有進步。對大多數人而言,可以利用資訊科技來登記,應該8月便可以派發,但現時的安排卻不是。而其實這1萬元絕對不可以補償特區政府在過去大半年,甚至是20多年來的施政失誤,處理不好時又是另一個失誤。

總的而言,這份預算案是蜻蜓點水,沒有中長期的願景,也沒有在效率、資源運用的指標及問責性上着墨。政府實在要多學習成功私企在這幾方面的工作。以李嘉誠先生為例,可以在很短時間便買到口罩、派發現金津貼和把醫護設備送到醫管局,政府卻甚麼也做不到,做到的卻花上別人十倍以上的時間,這一切說明了花錢與效率是分不開的。這屆政府常說甚麼理財新哲學,其實理財的哲學應該是量入為出、有願景、有效率、達指標及要問責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