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北上誘因不足 大灣區融合難

<轉載自201896 經濟日報 國是港事 撰文: 呂大樂 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座教授>

所謂區域融合,它的成功或失敗,繫於一個核心概念之上:流動。這包括資本的流動、人的流動、資訊的流動等等。如果區內各種資源未能暢順流通,則區域融合難以成功。

區域融合變雙向 未必由港主導

這是目前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難題,而這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仍然會是一個不易處理的難題。

坦白說,「一國兩制」的概念本身便包含着一定程度上的區隔的元素,在保留兩制不同的制度的獨特性的時候,避免出現完全一體化的狀態。而這種區隔不單只是指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互不干預,同時也指內地的行政管理制度(例如戶口制度)不適用於香港。當香港與內地的互動只屬有限程度,又或者主要限於前者單向的進入內地時,當然沒有甚麼問題。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是新一回的區域融合2.03.0,這個互動的過程已變為雙向,並且不一定由香港來主導,而那種狀況需要全新的理解和完全不一樣的回應方法。

香港所要面對的,又並不單只是形勢已經改變,而需要有所調整。更重要而一直都未有得到正視的一個問題是,特別行政區的處境很特別。舉例:近期政府大談大灣區機遇,假設只要令人的流動更為方便,就可以打開一個新的局面,港人北上取得新的機會——有的可以在新的環境裏創業、找到工作,有的可以考慮遷居、使用當地有的服務。

港服務可留本地 增供應防民怨

不過,香港的一個老問題是人的流動性偏低,以至提供新的方便是一回事,有多少港人真的會因此而改變其空間策略又是另一回事。這個流動性偏低的情況,不完全是個人生觀因素(如抗拒到內地發展)所能解釋。

理論上,只要打通特別行政區與內地的關卡,以大灣區人口眾多,對香港所能提供的專業服務需求甚殷。於是很多人的即時反應是將來灣區發展策略出台,港人——尤其是專業——理應大舉北上,進攻區域市場。

但香港在大灣區內有一個頗為微妙的定位,乃內地服務使用者、消費者愈覺得要南下搶購、取得的,便愈為吃香。經過近十多二十年香港與內地雙向互動之後,最有競爭力的服務(例如很有名氣的醫生)基本上沒有需要迎合需求而遷移,留在原有的地點便可以滿足內地市場(即是存在甚多跨境消費者)。

港人遷內地誘因低 短期難突破

這也就是說,對香港產品、服務的需求,會不斷由北而南,而這種狀況不一定會幫助相關的產業,由南而北的擴大版圖。最為有趣的是,愈是市場檔次較高的產品、服務,留在香港愈為有利。

香港要爭取大灣區的市場,其實不需要轉移陣地,由北至南的需求,陸續有來。而令香港社會困惑的問題是,如果不增加供應,則本地人會感覺到原有的供應被分薄,產生不滿。

至於吸引港人遷居,更多使用內地資源、服務,則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一是誘因不足(內地生活指數早已上升,並非很多人能負擔的退休後的選擇),二是老年人口的照顧,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網絡,過去多年都無法扭轉整個港人退休後的安排,未來510年亦很難想像會有所突破。

一天未能解決上述難題,一天大灣區發展仍難有突破。這並不叫人鼓舞,但卻是事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