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樓市回升用家主導 供應難左右

<轉載自2016928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房策透視 撰文: 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今年6月英國公投脫離歐盟,成為2016年其中一件最大黑天鵝事件。最初金融市場反應負面。但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發展,市場趨於平靜,而香港的樓市在這幾個月間卻有了意想不到的發展。
還記得在年初,有些業界人士,曾經預測今年香港樓市會明顯轉壞,而且跌幅更可達一成半!而筆者也是其中一個看淡樓市的,雖然沒有那麼悲觀,但原先也估計今年全年樓價下跌百分之五左右。
樓價升逾年初水平 市場跌眼鏡
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作為參考,香港樓價在20157月見頂,曾創下146.92的新高(見圖)。亦即整體樓價比對199771日回歸日,升了46.92%。及後在政府印花稅的辣招、香港經濟放緩、美國加息等負面因素所影響下,指數反覆回落。由去年9月份至163月份,在23周之內跌去12.94%。而今年第二季,樓市只是回穩,顯示橫行的格局。以今年年初135.83計,跌至3月尾低位的127.46計,下跌了6.16%。但918日的指數報138.70,已升超過今年年初的水平,亦即今年年初的跌幅已經全部抹掉,而實質上,直至現在,香港樓價還有2.11%升幅,令到不少人跌眼鏡。
香港的樓市是由2003年沙士的谷底慢慢升上來,除了2008金融海嘯有過短暫調整之外,基本上是處於一個大上升軌。如果計至20159月樓開始有較大幅下跌,這個香港樓市的牛市,已走了12年!問題是樓市由去年9月跌至今年6月,是否調整完成?還只是一個長期下降軌之間的反彈呢?更重要是這段期間內的樓市究竟發生甚麼事,導致反彈的出現?本文會先由基本的供求關係剖析此一問題。
如果把住宅物業看成商品,那麼樓價就是由供求關係決定。本屆政府已見努力增加市場供應,而據政府估計,未來4年房屋潛在供應是9.3萬個單位,亦即平均每年達到二萬多個,創2004年有紀錄以來季度新高。而這個供應量,也是過去幾年的平均每年不足一萬伙供應的一倍多。
新增房屋料穩 發展商控推盤
如果單從供應來說,供應增加,樓價應有下調空間。問題是這個9.3萬伙潛在供應包括6,000伙貨尾、6.5萬伙樓花,未售樓花數,另有2.2萬伙為已批出並可隨時動工的「熟地」上可建單位。但真實市場供應,還要視乎發展商的取態,如果市況好,發展商有可能提早推出遠期樓花。但假若市況不佳,發展商會推遲物業銷售,甚至以現樓發售,而發展商所關心是樓價是否有利可圖。所以每年是否真的有二萬多伙可供發售,是具彈性的。但有業界人士認為,物業的新增供應是相對穩定的,而且在預期之內,所以新增房屋供應不是影響樓價的主要因素。
如供應方面是在穩定增加,而變動較少,那麼主導樓價變動的便會是需求。那麼現在樓價回升,是否因為需求大幅增加?其實當政府實施了樓市辣招之後,市場需求已有了很大的結構性改變。原則上,市場需求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1)投機者、(2)投資者及(3)用家。如果以地域劃分,亦可以分為本地居民和非本地居民的市場結構。
如要一個市場健康發展,投機者應該愈少愈好,特別在供應不足下,太多投機力量會令到真正用家買不到物業。政府最早推出的辣招額外印花稅(SSD)就是針對投機者。即3年之內轉手,要付大額特別印花稅,由10%20%不等。所以近幾年短綫炒賣近乎絕迹,基本上已把投機者踢出市場,這點可從政府過去幾年所收取的SSD稅款判別。
辣招見效 成功遏外地投機者
至於海外買家,時常聽到有些媒體報道,某某地區的物業有大量非本地居民買賣,海外買家有炒高香港物業價格之嫌,這又是否事實呢?有些分析只是以物業登記的名字,去判別物業的買家是否香港居民,如果是內地拼音,就被視為非本地居民購買。但實際情況是有很多在港居住滿7年的內地人,已取得居留權成為香港居民,只是姓名的英文仍是內地拼法,所以他們購買香港物業不用付買家印花稅(BSD)。據早前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其網誌表示,今年第二季,非香港身份證持有人,購買住宅物業佔整體成交宗數的比例只有約2%,可見買家印花稅能大致遏抑非港人購買本地物業的意慾。
細單位慳稅務回報高 增需求
另外,如用公司持有物業,也要繳納BSD的。而傳統上,人們為了慳物業印花稅,豪宅多以有限公司持有,因為只要轉讓公司股份,就可以避開繳納物業印花稅。但如果現在使用公司購買新的住宅物業,就不能再避開BSD,這會令投資者傾向以個人名義持有物業。
對於投資者而言,除了BSD之外,從價印花稅(DSD)對於物業買賣也加重了他們的成本,價格愈高的物業,印花稅稅率愈高,雙倍之後,投資者的負擔就愈大,最高可達樓價的8.5%!結果就算投資者肯入市,他們會傾向買入細價樓收租(見表)。而事實上細單位確實較易出租,而且回報率較高,40平方米住宅(A類)回報率達3%,是各類單位最高的!
從最近幾個一手樓盤銷售可見,投資者入市的意態加強了。但他們所購買的單位,以細單位為主,即兩房以下。主要因為須繳的DSD較少。如果用未擁有物業的其他家庭成員名義去置業,所付的物業印花稅會再少些。例如首次置業,400萬以下物業只需付2.25%印花稅,比出租回報率3%還要少。亦即一年租金已能抵銷印花稅,結果是小型單位(較平價)的需求又再度被推高,因為投資者要慳DSD的緣故,要「被迫」買細單位。但根據前綫物業代理,物業成交以本地用家為主,而非投資客。
但問題又來了,這班本地用家為何能把樓價一下子搶高?他們是誰?背後是否還有甚麼其他因素支持樓價的發展?此部分將於日內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