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從住民自決到維持現狀

<轉載自2015717 明報 觀點版 「蔡英文與民進黨的轉型之一」 撰文:張鐵志 台灣評論家,前《號外》雜誌總編輯>
民進黨從來就是一個內部充滿矛盾,外部方向不斷搖擺的政黨。
1970年代後期,民進黨前身的黨外運動開始主張「住民自決」——台灣人民有權決定台灣的前途。這是從程序上來建立台灣主體性,並且是重新劃分「想像的共同體」,亦即有權參與台灣這個共同體的未來的成員,是在這裏的住民,而不包括「大陸同胞」——這是此前國民黨給予的政治想像。
到了1980年代末期,一方面因為解嚴使政治風險降低,另方面本土化的主張也從程序性不斷升高,因此民進黨在1991年通過「台獨黨綱」——更精確來說,他們主張以公民投票的程序性民主來推動台灣獨立的法理化。但這使得當年國民大會選舉遭到不小挫敗。
由於民進黨台獨路線更加清晰,以及國民黨主流派和李登輝逐漸掌權,使得外省政客與族群開始日益不安,使得台灣的族群政治矛盾高度尖銳化。1994年陳水扁在選台北市長時為了贏得多數選民支持,主打「快樂、希望」的口號,試圖揮別民進黨過去的悲情與抗爭形象,反而是對手把市長選舉上升到中華民國保衛戰。
1995年,民進黨中央和新黨喝「大和解咖啡」,喊出大聯合政府的主張,代表民進黨進入主流選舉競爭體制後,在形象與路線上必須向中間靠近。96年彭明敏、謝長廷以清楚台獨立場競選總統失敗,再度掀起黨內對統獨與兩岸政策的辯論。1999年,阿扁準備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民進黨主流聲音認為必須化解選民對「台獨」的疑慮,所以黨中央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宣布「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也就是民進黨不會尋求改變現狀,這是在某種程度上否定台獨黨綱。
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大幅流失的選民
2000年阿扁在競選時提出的是「新中間」路線,就職演說提出「四不一沒有」,更是民進黨史無前例的溫和立場。但2004年連任勝選之後,民進黨在統獨議題上逐步激進化,因為他們相信2004年的勝利是立基於他們的本土化動員策略(而確實台灣意識也在那幾年內明顯上升),且很快爆發扁政府的貪腐危機,因此以動員深綠力量來攻擊黨內外批判者,鞏固政治權力。這造成2008年總統選舉的大敗。
就在2008年民進黨的谷底,出現了一個非典型民進黨政治人物蔡英文擔任黨主席。蔡英文代表的正是過去幾年民進黨所大幅流失的選民:都市中產階級,也具有溫和、理性、國際化的形象。
小英在2008年競選黨主席時,主張要提出新中國論述,但擔任黨主席期間並沒有具體做法。到2012年她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時,更積極往中間靠攏,例如民進黨雖然曾反對ECFA,作為候選人的小英卻清楚表示民進黨當選後不會變更兩岸政策的現狀,也強調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曾推動許多開放政策。不過,相對於九二共識,她主張「台灣共識」——亦即兩岸政策應該在台灣內部形成共識才是最重要的。雖然對反對者來說,這是迴避實質問題,但事實上代表了她向中間靠攏——不激烈批評國民黨在現實上推動的兩岸政策,也不違背民進黨的傳統立場。
但的確,當她沒有能提出更具體的兩岸政策時,似乎在這個議題上偏於下風。這場2012年選舉在過程中,蔡英文和馬英九的民調一直十分接近,直到最後一周,許多在大陸有投資的企業家出來表態支持九二共識和國民黨,最終馬英九獲勝。選後民進黨內有許多人認為沒有讓選民信任民進黨有能力和中國對話或談判,沒有好的中國政策,是民進黨邁向執政要克服的「最後一哩路」。
當選後 小英要做出許多政策選擇
然而,2015年的現在,台灣政治情勢又經歷過巨大改變:去年的太陽花不僅象徵青年世代的崛起,也代表新世代對中國的疑慮更加深;換言之,過去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的優勢轉成為劣勢:人們不希望兩岸走的太近、太快。去年台灣九合一大選就讓國民黨大敗,氣勢落到歷史性谷底。(2008年大選時誰會想到幾年後會風水輪流轉——這就是民主本質的不確定性)。
這次大選小英的兩岸政策目前是主張「維持現狀」——這或許是個聰明的說法,因為民進黨、國民黨、共產黨對現狀都有各自的不同理解,因此對北京和華盛頓來說,這個說法並沒有挑戰現狀。對民進黨的支持者來說,現狀就是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間選民來說,這是同意現在的兩岸持續交流,但不採取更躁進的推動;當然,對批評者來說,這個說法如同「台灣共識」,是迴避實質立場。但目前看起來,比起國民黨候選人洪秀柱比較強烈傾向統一的立場,溫和的小英對選民來說似乎更穩固些。當然,競選時可以採取謹慎立場,不用對太多議題表態,但當選之後,小英將要做出許多政策選擇,而難以平衡不同利益的選民。
那時,小英和民進黨就必須認真提出他們的兩岸政策主張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