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一國兩區」,兩岸最大公約數?

<轉載自2012326日 明報 論壇版 作者: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學者>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日前與胡錦濤會晤時,突然提出「一國兩區」的新兩岸定位,引起軒然大波。究竟此說內藏多少玄機?

吳伯雄行走台灣政壇數十年,以八面玲瓏著稱,以他的性格斷不會貿然向北京提出敏感的兩岸定位新議。那麼,如何解讀馬英九讓吳選擇在此時提「一國兩區」呢?

回饋北京同意讓準副總統吳敦義出席4月的鰲博論壇顯然並非主因,筆者以為馬英九此舉是要為之前「兩岸和平協定」說的失敗亡羊補牢。

當時「兩岸和平協議」說一出,輿論嘩然,事後馬英九急忙加了一道北京極為忌諱的「公投」門檻,更保證連任後也不與北京政治談判,杜絕了選後拓展兩岸政治關係的可能。因此,馬在此時提「一國兩區」,是為了尋求打開一度自己關上的大門,為未來兩岸政治協商開拓空間。

誠然,「一國兩區」論是經過嚴密推敲而成的產物,它既符合台灣依循的「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精神,符合增修條文中「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的說明,同時,「一國兩區」在字面上又符合北京「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主張。在國家認同依然分裂的台灣,「中華民國」被視為藍綠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而從「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延伸出來的「一國兩區」是否就順理成章成為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呢?

問題顯然並非如此簡單,經過了1990年代的本土化浪潮,台灣民衆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認知與憲法的「一中」框架之間已有相當的落差,馬英九要說服台灣民衆並不容易。同時,由於涉及「台灣地區」治權的合法性問題,北京是否能像當年接受「九二共識」一樣,在「一國兩區」概念中尋找符合北京權力思維的解釋空間,以打開兩岸政治定位的癥結?還有待觀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