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自上而下推政改 中國免生亂

<轉載自2011 222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埃及變天系列‧之四 撰文:陳婉瑩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

埃及人民推翻前總統穆巴拉克29年的統治,僅用了18天。中東國家的民主化浪潮已波及11個北非和中東國家。大陸媒體對埃及政變的報道很謹慎,少見評論,英文《中國日報》等官方媒體則援引外交部發言人「中國希望埃及保持社會穩定」的論調。

twitter成為「革命引擎」的語境下,中文微博客受到網絡審查。在微博搜索「埃及」和「穆巴拉克」的話題,網頁顯示「沒有找到與『埃及』相關的廣播」,或者「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索結果未予顯示」。不過,網民仍可發布含有這些字樣的微博,對埃及變天的討論熱度不減。

官貪民怨漲 政治改革迫切

市場化媒體方面,評論活躍而有克制。其中,又以胡舒立主持的《新世紀週刊》評論《決定權屬於埃及人民》(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2-12/100224840.html)最為尖銳。文章警告「專制製造動盪,民主醞釀和平」,雖然沒有提到中國,但已經引起網友跟帖比對中國的現狀。內地其他媒體沒有直接用埃及政變對比內地局勢,但可以想像,體制內外都在聯想中國的民主化進程是否會因為埃及變天而加速,互聯網又是否會點燃神州大地政治改革的火種?天安門廣場震驚世界的一幕又是否會重演?

當然,中國的現狀與八十年代和今日的埃及都有很大分別,多年8%以上的GDP增長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扶貧成就顯著。綜合國力和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增強。但是,時下的中國與近年的埃及、22年前「天安門事件」的前夜,又有相似的地方。八十年代的市場改革擴大了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改革又激發了人們對政治改革的訴求。同樣,今天的中國社會貧富懸殊愈發激烈,通貨膨脹。官方數位顯示今年1月居民消費價格比上漲4.9%,糧食價格上漲15.1%。另外,「群體性事件」數量上升,尤以地方政府和發展商徵地引發拆遷衝突最為使人矚目。還有官員貪腐、貧富差距,一些地方民憤高漲,政治體制的改革已提到日程上。

網絡覆蓋各階層 動員力強

1989年春的天安門廣場相似,今天網絡廣場上各派的議論也愈趨兩極化。官方強硬控制,和網上的公共知識分子沒有對話,體制內的改革聲音也受到壓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年下半年在國內外七談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但各方的回應卻鮮見於報端。自由主義派知識分子也對總理存疑,認為這只是一場政治騷。

而當局對傳媒和輿論的嚴密控制並未如願封堵民間獲取資訊、交流輿論的通道,敢講實話、真話的民間聲音正在增強。在網際網絡這座無邊的虛擬廣場上,民眾有無數新奇創意避開敏感詞,用境外伺服器繞過審查發布言論。官方和民間觀念的兩極分化像社會上的貧富、城鄉差距一般,愈扯愈大。

22年前不同,現今的民主訴求已經不停留在「六‧四」時的學生參與為主,近年的重大社會事件,如毒奶粉、校舍倒塌、通貨膨脹,都凝聚了社會多個階層人士的力量。網絡的巨大覆蓋面可以發動社會多個階層應對時局的變化,成為強有力的動員力量。互聯網為資訊打開了全天候、無邊界的流通管道。不同觀念在網絡平台上碰撞、展示,啟迪民智,推進了中國公民社會的滋長。

另一方面,網絡也提供了意見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其自我平衡的機制不會使意見完全倒向一邊,對謠言也有鑑別的能力。以近期微博中風行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為例,這項由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于建嶸教授發起的公民行動,在獲得網友支援的同時,遭到連嶽、笑蜀、和菜頭等公共知識分子的反對。辯論展示出社會上的不同意見,成為難得的民主啟蒙課。

打開對話 勿迫死溫和派

對比時局的變遷之後,人們還是要問:大陸是否會變天?國際學界對此有很大分歧。1989年來,中共在一些悲觀的預言中並沒有垮台,還製造了經濟奇迹。而經濟發展讓一批人真正富起來,孵化了本土的中產階級,成為社會穩定的力量。目前的問題癥結在於,中國的經濟發展能否持續?陳志武等經濟學家預測,這樣的經濟體只能再維持5年。如不適時調整,中國的人口紅利、環境紅利、資源紅利都會枯竭,而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正是政治改革的滯後。

資訊時代,世事多變。就像一個月前,沒有人預測到埃及的變天。中國的前景也難以預測,而可以斷言有兩點:一是,改變必將來臨。當經濟發展與政治體制的矛盾日趨尖銳,制度必須調整;二是,民間和官方、知識分子和普通百姓,都有共識不希望以動亂、流血的代價推進改革。如果執政當局可以從上而下推行政改,中國可望以最小的代價實現自辛亥革命一百年來的民主夢。

即使當局不能立即啟動政治改革,至少可以踐行對人民的承諾,依法治國,「讓人民活得有尊嚴」。此外,執政黨要和民眾和公共知識分子打開對話管道,不要把溫和派也迫到對立面。中共曾提出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但願不是為了加強專政,而是統治者向「善治」過渡。

至截稿時,中國一些城市出現了「茉莉花」行動。網上民意聚焦,官方多維封堵。現場沒有舉標語、喊口號,但有觀察者形容「氣氛極其詭異」,行動者、旁觀者、警察與遊人混雜。這再次顯示資訊時代網絡的動員力量使局勢發展難以預測與控制,官方防亂宜從結構性問題入手,強壓恐怕終會徒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