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25年4月5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欄名: 北京聞風 撰文:鍾鳴九>
清明節至,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先後訪陸,分赴河南新鄭市黃帝故里、南京中山陵,以及孔子故鄉山東曲阜祭拜。在民進黨當局出台「賴17條」背景下,這顯示出大陸官方與兩岸民間力量正共同努力,維持兩岸正常交流。
夏立言蕭旭岑分別訪陸
夏立言一行參加了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拜謁了南京中山陵,於昨日離開大陸。在此期間,國台辦主任宋濤在江蘇徐州會見了夏立言一行。宋濤表示,「兩岸同胞是家人、不是敵人」,「我們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與包括中國國民黨在內的台灣各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加強兩岸交流合作」。
蕭旭岑則率領30名「大九學堂」學員赴山東參與「2025海峽兩岸孔子文化春會」,並到對日抗戰首勝的「台兒莊大捷」的戰爭紀念館參觀。他表示,造訪此地除了緬懷先烈的英勇事蹟,也讓同學知道戰爭的殘酷及和平的可貴,希望中華民族未來永遠不要再有戰火。
緬懷祖先、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素有在清明節祭拜先祖的習俗。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星表示,此前夏立言和蕭旭岑都曾多次造訪大陸,這次兩人分別訪陸,實屬兩岸正常交流行為。不過,在「賴17條」背景下,兩人的來訪顯得更有深意。
日前,民進黨當局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發布「17項策略」,其中多項針對兩岸宗教、文化、學術、教育交流。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近日記者會上表示,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也不會停、不會斷、不會少。
陳星認為,「賴17條」的出台是為把兩岸交流的大門關小,甚至關死。在行政權力的壓力之下,不少兩岸正常交流會受到影響。現在民進黨當局與兩岸民間希望正常交流的力量正在角力,「這可能會成為未來兩岸交流的一個新常態。」不過,借由夏、蕭此訪可以看出大陸的態度,就是在「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下,兩岸的交流可以擴得愈來愈大,「它是不受形勢影響的,或者說,即使有形勢的影響,我們也要想辦法去克服掉。」
除了夏立言、蕭旭岑等人的大陸行,近日還有多場兩岸交流活動。第十八屆海峽兩岸文化藝術展4月2日在陝西啟幕,吸引眾多台灣知名人士和團體參展交流。昨日清明節,乙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黃陵縣舉辦,今年台灣受邀人數較往年顯著增加,覆蓋青年學生、文化界人士、基層民眾等多領域代表。南京市也將舉辦「江蘇.南京台灣周」活動。據消息人士透露,接下來,兩岸在基層民生、合作發展、青年互動等方面的交流活動還將陸續推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