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周日話題:恨鐵不成鋼的台灣選舉

<轉載自20231126 明報 副刊>

明年113日的台灣大選,各黨派的總統候選人參選組合總算塵埃落定。藍白兩黨整合失敗、郭台銘始終退選,國民黨的侯友宜和民眾黨的柯文哲各自參選,加上早已準備就緒的民進黨賴清德,形成了執政的民進黨好整以暇、輕鬆應付分裂的在野挑戰的一場選舉格局。

民主選舉其中奧妙的地方,是所有人都能夠有想像的空間、有各自想要的結果,當中關鍵在於制度開放,像台灣的總統大選就是簡單多數制,票多者勝,什麼結果都有可能。即使對於沒法投票的局外人來說,正是有不同結果的可能,還是會留意和緊張選舉。對於明年的大選,無論是北京還是白宮,都難得有共同的希望。

經過蔡英文的兩個任期,兩岸關係進入21世紀以降最冰冷的狀態,如果不以武統作為目標,北京自然希望兩岸關係能夠緩和;而跟中國保持微妙關係的美國,從來都只希望以台灣問題來制衡中國,而不是受台灣問題所牽制、影響其對華政策,過度緊張的兩岸關係反而令美國失去主導,進退兩難(其中一例,是2002年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論,當時美國也抱怨陳水扁違反當選承諾,有新論述前,亦沒有事先通知美國)。因此對中、美來說,台灣如果能夠有政黨輪替,換上非民進黨的政黨執政,短時間內對緩和兩岸局勢,自然有直接作用。

民進黨不濟 在野政黨更不堪

但希望歸希望,選舉很多時候都不會如願以償,現實也往往出現恨鐵不成鋼的無奈。對於在野陣營而言,本來形勢大好:一來民進黨有執政的包袱,去年底的地方九合一選舉慘敗已顯示選民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二來民進黨數月前爆出連環性侵事件,是對高舉「進步」的民進黨的一大盤冷水;更不用說賴清德不及蔡英文受大眾歡迎,種種因素都讓在野的對手有利。民進黨不濟,但在野政黨更是不堪,造成了今天即使未選舉但已無懸念的局面。

馬英九後國民黨積弱

對於國民黨來說,積弱程度確實超過了所有人的想像,已到了好像無法翻身的地步。自馬英九之後,每次選舉都總是無法好好地參選。每次黨內初選都四分五裂,到千辛萬苦揀了候選人,又總是會後悔一樣。2016年的「換柱案」(臨時廢除本來提名了的洪秀柱)自然是經典一例,上屆選舉郭台銘與韓國瑜黨內競爭,郭台銘落選後就立即脫黨,到今屆選舉郭台銘又再攪局。國民黨最後提名了侯友宜,但確定提名之後又好像發現侯友宜不太合適,幾乎以為國民黨是用交友軟件選擇候選人,對自己提名的人一點都不了解。看最近的藍白合作商談,侯友宜身旁必定看到朱立倫和馬英九,好像必要有黨內大老加持才能見人一樣,如果侯友宜真的選上總統,到時朱立倫和馬英九可能也會垂簾聽政。既然朱立倫和馬英九還是如此眷戀鎂光燈,倒不如直接參選。

說到今次選舉的藍白合作,讀者如果有緊跟事態發展,就沒有錯過這場比鬧劇還要胡鬧的政治鬥爭了,我看臉書上的台灣朋友,很多也看得非常開懷。首先是大約10天前,藍、白之間密室商談「定好」協議,見記者的時候,馬英九還滿臉得意地在柯文哲耳邊說一句「沒想到有今天吧」;到一星期前、準備公布結局,才發現協議原來不是協議(就是所謂柯文哲在民調結果,究竟是讓侯友宜3%還是6%的爭議),當時唯一共識是在餘下時間繼續協商。再到剛過去的星期四,郭台銘舉辦了那場君悅飯店的火爆會議,所謂「五漢廢言」的會面(郭台銘、柯文哲、侯友宜、朱立倫、馬英九),沒有合作,只有唇槍舌劍,也標誌着藍白合作、在野整合,如交響曲最終樂章finale一樣,在最高潮澎湃的地方收場,正式破局。

「藍白合」無一刻想過合作

雖然一直都說藍白合,但實際上,兩黨之間(還有脫黨想參選的郭台銘)都沒有一刻真的想過合作,從來只是想自己擔正、對方做副手,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合作都是不可能。就像郭台銘,其實從他宣布獨立參選一刻開始,所有人(包括對岸)都對他的行為摸不着頭腦,他口裏說要整合在野陣營,行動卻是獨自參選攪局。說穿了,其實是郭董意難平、氣難下,不甘國民黨一而再地放棄他。結果在幾天前的會議,公開地表達出對朱立倫和馬英九的不滿,郭台銘風騷滿臉的背後,其實就只有私怨。這樣場面,對於希望台灣出現政黨輪替的人來說,又怎會不是恨鐵不成鋼?

鏡頭再轉向柯文哲,一直以來都以「垃圾不分藍綠」的取態,建立所謂的白色力量。一直以來,究竟台灣是否真的可以超越藍綠、超越兩黨,都是一大疑問,因為制度的設計(選舉制度傾向產生兩黨制),以至是主導選舉的議題(身分認同、統獨立場),都是一種二分法,很難不靠攏一邊。像柯文哲當年崛起,也是通過民進黨的禮讓協調才能成事。而柯文哲經過兩任的台北市長,以及他所建立的民眾黨,也的確在台灣政治光譜上找到一點位置(上屆選舉一躍成為第三大黨)。本來這次選舉,在民進黨走下坡、國民黨持續積弱的局勢之下,正好是一次驗證超越藍綠的可能。偏偏柯文哲選擇尋求和國民黨合作的可能,很多人取笑「白色易污糟」,現在即使合作不成,柯文哲的白色也不再雪白。

民進黨群雄割據 逢選舉仍團結

看完在野陣營之間的鬧劇,再看看民進黨的賴清德,不管是否喜歡或接受民進黨的主張或立場,也不能不佩服民進黨的團結。你說民進黨黨內真的沒有其他人想挑戰總統之位嗎?民進黨的派系政治從來都群雄割據(當中又以賴清德所屬的新潮流為主力),但每逢選舉,都不會出現像國民黨一樣的亂象。像上屆選舉,賴清德想挑戰蔡英文,最後也需要舉行黨內初選決定候選人,但最後還是和平解決,而賴清德也願意作為蔡英文的副手出戰。

隨着候選人的確立,選舉也進入最後直路,這3人決戰的格局,還有什麼看頭呢?從娛樂性的角度來看,柯文哲和侯友宜直接交鋒、互相指摘的場面都是非常可能出現;但從實際政治的角度來看,選舉結果恐怕已經呼之欲出。對於北京來說,大概也可以及早思考準備兩岸關係的下一步了。

作者簡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文˙亞然

編輯•廖偉龍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