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香港應示範真民主下護國安 可與新聞自由司法獨立並存
為何中港政府民意信任度高於英美?
實質民主與形式民主
沒有法治 就沒有民主
從容立23條 對國民身分自重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轉載自2020年7月31日 大公報 中國版 欄名:隔海觀瀾 撰文:朱穗怡>
「台獨教父」李登輝昨天病逝,終年97歲。數十年來,他無所不用其極地謀求「台獨」,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但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可見「台獨」是死路一條,而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正如在2005年其「接班人」、時任民進黨政府領導人陳水扁說:「在我的任期之內要把台灣的『國號』改為『台灣共和國』,我做不到。我也相信李登輝在他過去的12年任期,他也沒有做到,縱使今天領導人給他做,他也做不到。我不能夠騙自己,也不能夠騙別人,我們做不到(『台獨』),就是做不到。」
古語雲「蓋棺論定」。李登輝在兩岸中國人心中就是一個赤裸裸的賣國者。他於1988年至2000年在台灣地區執政時推行「台獨」路線,炮製「兩國論」,幾度挑起台海危機,使「台獨」由非法變成合法,由海外轉進島內,由弱小變得強大,還把主張「台獨」的在野黨民進黨變為執政黨,將自己擔任主席的執政黨國民黨變成在野黨,摧毀了台灣原有的以「一個中國認同」為主體的「國家認同」,卸任後拼湊了「台獨黨」──「台灣團結聯盟」,不斷在島內興風作浪,使兩岸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許多人不明白,反對「台獨」的蔣經國當年何以會選擇李登輝當接班人?而這正正反映了李登輝虛偽和投機的一面。據蔣經國的日記顯示,1980年代蔣經國曾讀到李登輝在台灣「省議會」的報告,報告中駁斥「台獨」主張,強調台灣絕不能夠忘掉中國。蔣經國見李登輝如此反「台獨」,備感欣慰,不久後便提名李登輝做台灣地區副領導人。從李登輝之後的所作所為可見,他顯然隱藏了自己的「台獨」理念,在蔣經國面前耍了兩面派。1994年他和司馬遼太郎傾心交談時,在談到「成為蔣經國的接班人」時,坦承蔣經國之所以選他當了接班人,是因為他對蔣經國使用了「政治策略」。
李登輝是如何一步步推行「台獨」的?島內有學者稱之為「寧靜革命」。第一步,李登輝重新定義「中華民國」。他把兩岸解釋為「兩個政治實體」,要求大陸承認台灣的「對等政治實體」地位。而台灣這個「政治實體」的定義就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將「中華民國」的統轄範圍明確為「台澎金馬」,與大陸沒有關係,等於是把台灣從中國分離出去。1999年李登輝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正式提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即所謂「兩國論」。第二步,推行「台獨」教育。李登輝任用「台獨」分子杜正勝主持編寫以台灣為主體意識的教科書《認識台灣》。課本首次以「日本殖民統治」取代「日據」,以「接收台灣」取代「台灣光復」,並把台澎金馬定位為「實質上的命運共同體」。後來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以至現在的蔡英文政府的歷史教科書都是沿用《認識台灣》的「台獨」史觀,「獨」害了不少台灣年輕人。蔡英文說台灣年輕人是「天然獨」,其實根本就是「人為獨」。第三步,通過「民主化」加強「本土化意識」,讓台灣與大陸離得越來越遠。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動作就是「凍省」:1998年將台灣省政府虛級化,意即台灣不是中國的一個省。
此外,李登輝為了搞「台獨」,不惜媚日賣台。他說「自己22歲前是日本人」,聲稱「台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台灣很感謝被日本統治」,公然否認台灣同胞反抗日本侵略和殖民統治的史實,妄言「慰安婦問題已經解決」,說「釣魚島屬於日本」。這些荒謬言論嚴重歪曲史實,抹殺台灣同胞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和抗日戰爭勝利所做的重要貢獻,企圖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罪行辯解,挑戰人類道德底線,充分暴露了李登輝錯亂的歷史觀、可恥的殖民奴化心態及其頑固堅持「台獨」主張、破壞兩岸關係發展、離間兩岸同胞感情的險惡用心。
多年來,李登輝費盡心思、絞盡腦汁,但台灣「獨立」了嗎?很顯然,台灣不僅無法「獨立」,而且「國際空間」越來越小。蔡英文執政4年就丟了7個「友邦」,而且已經連續4年被世衞大會拒之門外。至於近年美台關係「升溫」,不過是美國把台灣作為刺激中國大陸的棋子而已。兩年前以李登輝為首的「台獨」團體「喜樂島聯盟」企圖發起「台獨公投」,但被美方明令阻止。可見,華府根本就是不支持「台獨」。
世界發展格局及兩岸發展大勢注定了「台獨」只能是黃粱一夢,正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李登輝的「台獨夢」已徹底失敗,陳水扁亦身敗名裂,而統一大業必將如長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勢,滌盪一切污泥濁水,奔流不息,滾滾向前。蔡英文倘若執迷不悟,必重蹈李登輝、陳水扁的覆轍。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韓銅像疑影射安倍跪「慰安婦」
韓國一間私人植物園的銅像被指影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一名「慰安婦」少女下跪道歉。
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雙城論壇勇氣可嘉 兩岸交流比斷流好
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
在野不光榮:國民黨的一蹶不振
<轉載自2020年7月27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關仲然 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師>
近日疫症在香港大規模爆發,瀕臨要封城抗疫的邊緣,眼看隔岸台灣的防疫工作依然固若金湯、人民生活接近如常,實在羨慕。最誇張的是看到早前台灣立法院爆發衝突,在野的國民黨發起佔領,意圖阻止會議,不讓陳菊擔任監察院長。兩黨議員扭作一團又咬又打,有汗有血親密非常,完全證明了台灣人心裏面沒有疫症的疑慮。衝突畫面雖然刺激,國民黨也打得兇狠,但國民黨有沒有在這次衝突之中,成功搶分、一洗頹勢?
國民黨是立法院的少數,作為在野黨,能夠阻擋執政黨的方法,寥寥可數,來來去去只有拉布,或在議會裏面推撞一下,目的就是拖延議案表決,這些香港人都不會陌生。香港議會的抗爭,黃毓民是始祖,多少也是從台灣經驗學回來。台灣議會向來戲劇化,打鬥場面屢見不鮮,經典例子像1993年,時任立委韓國瑜在開會的時候,將陳水扁打到入醫院;或是2006年,時任立委李敖在開會的時候放催淚煙,都是大家可以網上重溫得到。
在議會中,在野黨在表決的時候票不夠多、落敗是自然不過,但這不代表執政黨可以完全橫行無忌,畢竟議會之外還有公民社會,還有千千萬萬個當初投票選出整個議會的選民。最佳例子是2014年,當時國民黨全面執政,眼見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裏面第4條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即將通過之際,公民社會激烈反彈,學生衝進議會,發生了我們都認識的太陽花運動。但太陽花運動的重點,不在於議會佔領,而是議題和執政黨的行為,惹怒公民社會,以致在議場內外也得到很多人關注、聚集,最終令到早就簽署好的服貿協議,一直在立法院擱置至今。
錯的議題錯的方法 損己多於損人
這裏要說的,是作為在野黨,當沒有權力的時候,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等待執政黨出錯,同時等待執政黨的民意下跌。在野黨要在將來的選舉中,擺脫在野的身分,除了一般時候,反對執政黨提出的所有政策之外,也要像我們特區政府一樣「張弛有道」,要選擇對的議題大做文章,連結公民社會的力量大舉抗爭,加重執政黨施政的困難。
花了好些篇幅談在野黨的角色,無非是想寫今天國民黨沒有做到一個盡責的在野黨,選了錯的議題、錯的方法,進行損己多於損人的抗爭行為。台灣跟香港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在野黨」之所以在野、不能執政,是因為得票較少而不能掌握行政權、不能成為議會多數。民進黨今年初才剛剛在選舉大勝,加上抗疫有功,民意持續高企。國民黨選擇在這個時候,跟民進黨硬拼,而大做文章的議題,是陳菊擔任監察院長的任命。
對「廢監」最舉棋不定的就是國民黨
錯的議題,是在台灣政壇,陳菊政治人氣從來不弱,不是面面俱到也至少不是四面樹敵的人物。國民黨不斷說陳菊有多項被彈劾案,質疑陳菊沒有資格掌管監察院。監察院本身在台灣的角色,長期受到質疑,政圈上一直都有要修憲「廢監」的聲音。然而在「廢監」一事,立場最舉棋不定的,就是國民黨自己。因為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是提出「五權分立」的人,國民黨不敢貿然得罪國父,所以一直沒有支持廢監。偏偏在這次陳菊的任命中,國民黨指摘民進黨沒有履行廢監承諾,同時又不敢表明立場,說明清楚國民黨是否支持廢監。當談到是否廢監的時候,國民黨又會回到陳菊不適合擔任院長的說法,搖擺不定。
大鬧立法院 勇悍有餘論述欠奉
更弔詭的是,國民黨不斷指控陳菊不勝任監察院長,卻完全放棄在野黨問政的權力,「賴死」佔領議場不開會。或許國民黨是參考太陽花運動經驗,以為佔領議場、佔領主席台就必然奏效。但當年發生的太陽花運動,在爆發立法院佔領之前,政黨和公民社會已經多番抗議,政黨有在議會內質詢,同時也召開多場公聽會等。以當時反對服貿的團體黑色島國青年陣線(黑島青)為例,早在2013年就成立。當年在各種手段都用盡之後,學生才進行佔領議會等抗爭。國民黨今次大鬧立法院,直接跳過所有步驟,勇悍有餘但論述欠奉,所有人對國民黨的行為都摸不着頭腦。
更有趣的,是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最近想了句驚天地泣鬼神的口號,開創政治學的先河,就是一句:「我在野我光榮」(到7月26日仍然寫在羅議員的臉書專頁上)。唯一解讀的方法,就是既然光榮如此,那國民黨就最好繼續在野了。
跟社會大環境脫節程度大得驚人
從最近的抗爭,看到國民黨的積弱不會是一時三刻,接下來的高雄市長補選固然無望,整個政黨跟社會大環境的脫節程度,也是大得驚人。國民黨的一蹶不振,間接鞏固了民進黨的政權。如此的台灣內政,對於我們關心的兩岸關係、港台關係,會帶來什麼影響?這要留待下回再續。
蕭美琴赴美履新 賴清德:讓台美關係全面升級
駐美經濟文化代表處2020年7月24日在推特貼出蕭美琴在駐處門口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