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遲來的「決定」


<轉載自2020523 明報 加東版 欄名:北京聞風 :鍾鳴九>

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全國兩會甫登場,一個關於香港的「決定」引發強烈關注。於筆者看來,這是一個遲來的「決定」。全國人大擬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作出決定,並不令人意外,在情理之中。

消息人士透露,該決定草案並非越俎代庖,藉此替代23條立法。香港特區仍應按照《基本法》有關規定,適時進行本地立法。

同時,這也是一個艱難、審慎的決定。做了充分研商和準備,是根據新形勢作出的制度安排,於法有據,旨在落實憲法和基本法,推進「一國兩制」可長可久。維護國家安全是中央事權,也是國際慣例,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包括美國,皆有類似安排。

回歸23 23條未「落地」

香港回歸將滿23年,但基本法第23條仍未「落地」。自行立法,落實三「禁止」,維護國家安全,是特區的憲制責任。應有之義、必盡之責,卻被反對派曲解、污名化。香港社會甚至瀰漫一種談23條立法屬於禁忌的氣氛。不能不說,這是憾事。

當年,鄧小平先生就「一國兩制」、基本法起草發表一系列主張,具前瞻性。比如他強調「一國兩制」不是權宜之計,中國的主體必須是社會主義;他指九七後必須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港;保持中央的某些權力,對香港有利無害;還是允許罵,但如果變成行動,要把香港變成一個在「民主」幌子下反對大陸的基地,那就非干預不可,等等。

中央出手,有迹可循。近年來,香港發生許多事情,特別是去年的反修例風波,「黑暴」、「攬炒」、「港獨」等極限挑戰「一國兩制」底線的言行,大行其道,造成巨大破壞,如今在疫情下亦有復燃迹象。中央不可能坐視,任由本土恐怖主義亂港。

香港「欠國安一個說法」,此聲音時有所聞。有專家稱,北京一直對香港進行相關立法保持耐心,但事與願違。2003年七一遊行、2014年佔中,至去年反修例示威,愈來愈顛覆外界對香港的好印象。

去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相關決定,以較大篇幅談到香港,明指「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這是一個信號。

政協央視建制團體群起行動

近日,央視罕見地播放紀錄片《另一個香港》,講述反修例風波的經過。而在本港,由建制派團體就23條盡快立法發起的簽名活動,聲稱已獲逾百萬個聯署。兩會召開之際,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發出冀中央盡快補香港國安漏洞的呼籲。

船到橋頭自然直,不必大驚小怪。因為中央出招是為了「一國兩制」這一最大公約數能走下去,「行穩致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