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醫護疲於奔命 醫管局急須改革

<轉載自2019214 經濟日報 國是港事 撰文 :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IBCE)聯席主任及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近日流感大爆發,醫管局各醫院內的醫護人員疲於奔命,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相當奇怪。

因為醫管局在201718年度接受了政府的經常性資助達554億港元,而當計及收費及其他收益時,醫管局的收入達633億元。這水平的收入足以令其媲美於恒生指數成分股的一員(新地的收入為856億元,中電為921億元)。

醫管局收入633 問題在管理

此外,香港兩間大學的醫學院收了公開試最好成績的學生,他們的排位皆在全球前50名,而香港醫生的水平也在世界的前列,但萬事必有因,有了龐大的資源及精英的人才,並不代表萬事大吉,因為要有好的管理才可以把資源發揮出來。

醫管局最大的開支是員工成本,佔451億元,其次是藥物的67億元,至2018年,醫管局有醫生6,000多人,護理的接近2萬人,專職醫療約7,800人,護理支援接近1.5萬人,但其他支援人員──文員、秘書、工人、運作助理、行政助理等卻有接近19,000人,在資訊科技發達的今天,實在可以有更多的空間來減少這方面的人手,令有更多的資源來聘請醫護人員。

醫管局的成員(即董事會)內有29人,包括醫護界內外人士,兩間大學醫學院的院長,立法會議員等,他們當中包括財務及會計的專才、醫生、人力資源專家、律師等。201718年度開了大會15次,從企業管治的角度,董事會內的人數及開會的次數過多,我以兩間香港成功的企業為例,中電控股董事會內有15人,而開董事會的次數是6次(2017年),新地董事會內有19人,開會的次數是4次。

董事會臃腫頻開會 增成本

當董事會內的人數多時,效率一定降低,而一年開15次會議是過多,即差不多3星期開一次會,究竟有甚麼事情要開那麼頻密的會議?為甚麼不可以把權力下放?再者,當會議開得頻密時,行政人員要準備文件,準備這些文件需要大量的時間,變相加重了各醫院的壓力。

開會次數多也令一些成員的出席率低於平均的水平,有6位的出席率是9次或以下,其中立法會議員盧偉國更在15次大會會議中只出席了3次,令人費解,是不可以接受的水平,有必要更換另一位成員。

除了醫管局大會外,下面有13個委員會,包括行政委員會、財務委員會、區域諮詢委員會等,各醫院也有管治委員會,醫管局年報內沒有報告開會的次數,但究竟每一間醫院是否需要這些管治委員會,同樣值得商榷。多一個委員會,多一次會議便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畢竟開會需要時間,而醫生的時間成本相當昂貴,有些委員會有必要,有些卻未必,而現時的情況是醫管局內在年報看得到的大大小小委員會多得很,即使各委員會每年開會1次,也令管理層難於招架,以醫管局是「開會的局」來形容實在並不過分。

管理層醫生太多 欠新思維

從納稅人的角度來說,政府給了醫管局八分一的經常性開支,但得來的卻是漫長的等候時間,在非常時期如流感高峰期時,各公立醫院瀕臨瓦解邊緣,人口政策、老年人口、醫院認證、上國情班可能是原因,但我更認為是醫管局管理層內太多醫生,如資訊科技及醫療信息主管、人力資源主管也是醫生,無疑他們的醫學知識相當淵博,但論管理卻不可以只拿着他們是香港精英的一群,畢竟現在的環境相當複雜,不可能以單一的思維來管理及作決定,而醫生只是在醫學方面相當能幹,不代表在管理上、財務效益上也是萬能的。當有些職位不是醫生時,他們更能think out of the box來提供更好的答案。

有曾經得到醫管局服務的病人皆對醫管局讚不絕口,他們得到服務之前,當然是漫長的等候時間。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是一班默默耕耘的前綫醫生,他們大可以到薪金更優厚的私人市場執業而不用整天在寫報告。

在我看來,兩間公營機構包括港鐵及醫管局都是企業管治的問題,前者董事會內太多財金人士,事事向錢看,後者卻太多醫生,萬事想不出更好的管理思維,甚至在這資訊科技的年代落後於大市,有了好的管治架構,才能把資源有更好的發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