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華府「大人軸心」分崩 「對華戰鬥內閣」成形

<轉載自2018327 明報 社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向數百億元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觀乎近日華府連串人事變動和外交軍事動作,美方在意的可不止是中美貿易逆差問題。中國民族復興藍圖已定,美國全球霸主地位動搖,特朗普接連起用「大鷹派」出掌國安和外交事務,又在南海和台灣問題直接挑戰中國核心利益,全面遏阻中國崛起呼之欲出。特朗普為求貫徹「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策略,清洗政府內相對溫和的穩健派,「對華戰鬥內閣」形成,有可能導致中美全方位對抗。

溫和穩健派遭清洗 特朗普走冒進路線

特朗普被指用人唯親,家屬親友雞犬升天。相比之下,國防部長馬蒂斯、白宮幕僚長凱利、原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以及原國務卿蒂勒森等,被視為現屆政府較有識見之士,懂得明辨輕重,一些政界中人甚至形容他們為「大人軸心」(Axis of Adults ),是特朗普政府的支柱。馬蒂斯、凱利和麥克馬斯特均是退休將軍,難言是鴿派,惟亦未算窮兵黷武,他們在政府有一定影響力,是防止特朗普輕舉妄動的主要制約力量。以開徵巨額關稅問題為例,據悉蒂勒森、馬蒂斯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科恩等,都希望特朗普臨崖勒馬。然而這股穩定特朗普政府的力量,最近連番折損,先有蒂勒森被炒,接着麥克馬斯特被撤換,近日華府還盛傳凱利快將下馬。

「大人軸心」分崩離析,反映特朗普不想再受穩健派制約,決心推行其冒進主張。本月初,科恩辭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外界相信主因是特朗普一意孤行開徵鋼鋁關稅。科恩是總統的首席經濟顧問,不少人對他寄予厚望,希望身為貿易鴿派的他,能阻止特朗普挑起全球貿易戰,未料事如願違。近日特朗普起用的要員,不僅以鷹派為主,在重大議題也跟自己同聲同氣。無論是候任國務卿蓬佩奧,還是獲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的博爾頓,均屬「大鷹派」,二人支持廢除伊朗核協議、強硬處理朝鮮核威脅,不排除先發制人;接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的庫德洛,雖然算不上貿易鷹派,惟亦支持就貿易問題「嚴懲中國」。

博爾頓很多觀點,都與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異曲同工。他崇尚美國軍威,鼓吹單邊主義,對聯合國和多邊主義嗤之以鼻。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博爾頓是主力推手。他不僅主張向朝鮮動武,還支持顛覆伊朗政權。兩岸問題方面,博爾頓曾主張「台灣入聯(合國)」、鼓吹「美台復交」,去年他更撰文呼籲特朗普政府重新審視「一個中國」政策。隨着博爾頓和蓬佩奧分別出掌美國國安和外交事務,一個崇尚武力的「戰鬥內閣」,已隱然在白宮形成,世界難有安寧,中美關係更可能急轉直下。

北京多番表示,中美可以良性競爭,沒必要做對手,可是觀乎近月特朗普政府和美國鷹派態度,主張對華採取強硬戰鬥路線的聲音日益響亮,各種「中國威脅論」層出不窮。誠如澳洲「中國通」前總理陸克文所言,西方如何看待中國,往往只是反映刻下西方怎樣看待自己。金融海嘯和一系列內政外交困局,動搖了美國的自信,對中國迎頭趕上愈益憂慮,特朗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與遏制中國崛起,遂成了一枚硬幣的兩面。特朗普高舉經濟民族主義旗幟,向中國發起貿易戰,僅是其中一個戰場;華府有可能就南海和台灣問題,挑起更多事端。

美國背離「競爭性共存」南海台灣迎多事之秋

特朗普政府大力推動印度—太平洋戰略,拉攏日本澳洲印度聯手牽制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動作也愈益頻繁。特朗普上台之初,外界已關注他會否利用台灣牌,在貿易問題向中國施壓。最近特朗普簽署《台灣旅行法》,正式解禁美台高官互訪,一改華府與台北當局斷交近40年的做法,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卿黃之瀚旋即赴台,惹來中方強烈不滿。博爾頓接任國家安全顧問,令人擔心華府不僅打算將台灣問題當成貿易牌來打,而是真的有意衝着中國國家核心利益而來。

習近平向全國人大發表講話,強調中國每寸領土都不能分割出去,反駁「中國威脅論」時更表示,「只有那些習慣威脅他人的人,才會把所有人都看成是威脅」,矛頭指向呼之欲出。人大通過修憲,習近平強人領導時代確立,際此時刻,絕不可能放軟立場向美國示弱。近日美軍導彈驅逐艦在南海游弋,駛入美濟礁12海里水域,中國國防部形容是嚴重政治和軍事挑釁,措辭強硬,突顯中方不會啞忍。

競爭是大國政治常態,然而「競爭」與「對抗」是兩回事,做「對手」也不等於做「敵人」。有內地學者認為,中美關係競爭難免,雙方可以摸索「競爭性共存」之道,如果華府高官堅持要走「競爭性對立」之路,未來中美摩擦只會愈益激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