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國防白皮書首倡兩岸軍事互信 「避免骨肉同胞同室操戈」

<轉載自 201141日 明報 中國版>

中國昨日發表《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首次提到「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大校在發布會上表示「兩岸的中國人應當盡力避免骨肉同胞同室操戈、兵戎相見的局面」。中國政法大學軍事法研究中心叢文勝教授對本報表示,這是大陸軍方首次提及兩岸軍事互信,反映兩岸和平已經是大勢所趨。

白皮書在中國國防的目標和任務中,與2008年的白皮書的「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不同,只強調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未提「統一」2字,但仍指「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強調主權利益 未提「統一」

在白皮書的新聞發布會上,有台灣記者問及解放軍在海峽對岸的軍事部署的調整時表示,耿雁生答道,「如果有的話,我想也是正常的。我們一直強調,大陸的軍事部署絕不是針對台灣同胞的。有關軍事部署的問題,可以在兩岸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時候加以討論」。

對於大陸方面的倡議,台灣國防部昨晚表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議題,因協商的主客觀條件尚未成熟,目前尚非推動時機。

台稱協商時機尚未成熟

不過,白皮書仍指「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和威脅」,並指摘美國繼續對台售武,「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中國政法大學軍事法研究中心叢文勝教授對本報表示,國家領導人多次提及「兩岸軍事互信」,今次是大陸軍方首次宣布,而且發布形式莊重,反映兩岸和平發展、互信的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他還說,雖然白皮書未重點強調「統一」,但「不談不等於放棄」,「統一」是國家《憲法》內容,也是軍隊歷史使命,軍隊必須服從憲法。

新國防白皮書中透露了中國陸海空軍和第二炮兵(戰略導彈部隊)的發展,指出二炮的戰略威懾和防衛作戰能力逐步提高,已成為一支核常(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兼備的戰略力量。

二炮「核常兼備」作戰力增

有記者提到,中國國防政策是防禦性的,但今年中國軍隊研發和裝備了很多進攻性的武器,包括殲-20、航空母艦和東風21導彈。總裝綜合計劃部綜合局副局長范建軍大校回應稱,「攻和防既對立又統一,可以相互轉換,純粹防禦性的武器裝備也是不存在的」。

增研進攻武器 攻防互轉換

當記者問及「中國正在建造航母」問題時,耿雁生迴避作答,只說目前沒新補充。白皮書也披露了中國軍隊在海外參加救援和護航情。耿雁生表示,中國軍隊共參與了20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