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25年1月9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宋恩榮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民智行動設計智庫共同創立人>
香港這次經濟衰退,從2019年社會風波開始,其後疊加新冠疫情及中美對抗的風險,如今已經6年,其間香港總產值一直在低位徘徊,至今未能回復2018年水平。6年不景氣長夜漫漫,是香港有紀錄以來最漫長的經濟衰退。市民情緒深受困擾,是意料之內。
根據和富社會企業去年12月發表的調查,香港整體開心指數只有5.63分(以10分為滿分),是近7年最低;經濟狀况成為最困擾市民的因素。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受訪者有中度至重度的抑鬱症狀;其中,重度抑鬱比例高達三成,是歷年新高。在這樣的情况下,市民對「由治及興」的說法,恐怕難以認同。幸而中央及特區政府正在努力採取相對應的措施,社會經濟也出現了好些亮點,包括輸入人才計劃反應空前踴躍、人口止跌回升、外地公司駐港區域總部的數目同樣止跌回升等。
因篇幅所限,本文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集中分析這次經濟衰退為何如此嚴重;下半部則分析目前的經濟亮點及對應措施,是否能夠驅去經濟危機的長夜並帶來黎明。
近年香港經濟增長 全球排名敬陪末席
從2018到2024年的6年間,香港的實質GDP(本地總產值)下跌了0.2%,表現差劣。同期全球GDP增長17.4%,全球發達經濟體GDP增長9.7%,遠超香港。比較全球41個發達經濟體從2018至2024年的實質增長率,香港排第40位(倒數第二);台灣排第4,增長了22.4%;美國排第9,增長了15.4%;新加坡排第10,增長了15.1%;韓國排第14,增長了13.5%。香港是斯人獨憔悴,負增長0.2%,表現不忍卒睹。
與其他發達經濟體比較,香港經濟疲弱,不能籠統歸咎新冠疫情、人口老化及勞動力增長停滯(其他發達經濟體同樣面對這些情况)。香港經濟表現特別差, 相信受到以下特殊因素影響:
(1)2019年社會事件及其後引發的移民潮。
(2)「中國因素」對香港的影響特別大,包括內地經濟近年疲軟、疫情後期香港的開放步伐因內地「清零」政策影響而過於緩慢。不過最近內地的刺激經濟措施,對香港經濟也有良好影響,特別是香港股票市場出現反彈。
(3)香港處於中美對抗的前線,地緣政治風險特別高。
香港自1961年開始有正式的GDP統計,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分析經濟危機嚴重程度。2019年開始的經濟危機拖得很長,至今已經6年,打破了1961年以來的歷史紀錄。
是次經濟危機打破香港歷史紀錄
回顧歷史,1967年香港受內地文革影響而發生暴動,出現了移民潮、住宅物業價格下跌及政治經濟危機。不過當年世界經濟因越戰的刺激而十分繁榮,香港出口也因此暢旺,香港的實質總產值在危機衝擊下仍然有輕微增長。
1973年石油危機引發全球經濟深度衰退,香港經濟亦受波及,當年失業率曾經高達雙位數字。不過實質總產值沒有出現負增長,主要是當時人口增長迅速,支撐了總體經濟增長。
1983年中英展開有關香港前途的談判,引起港元大幅貶值及經濟動盪。不過當年正值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出口蓬勃,該年香港總產值仍有6%的良好增長。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港元於1998年被狙擊,引發金融及經濟風暴。當年實質總產值下降5.9%,是1961年有紀錄以來香港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不過當年特區政府迅速擊退炒家,負增長只出現了一年,兩年後(2000年)香港實質總產值已經超過1997年水平。其後2001年的美國「9.11」恐襲及2003年的SARS疫情,雖然使香港增長率下降,卻未至於出現年度負增長。
今次經濟危機打破歷年紀錄,有多方面原因。過往香港人口增長較快,能夠在危機中支撐經濟增長;2019年後三數年間,卻有二三十萬港人外移,成為經濟萎縮的主要原因。况且,過往香港人口結構較年輕,面對危機的適應力及韌性較強;如今人口急劇老化,而今天年輕及高技術的港人,卻正是外移傾向最高的一群。不少年輕夫婦攜同子女移民外地,以其年輕的適應力及韌性在外地建立事業,撇低缺乏適應力及韌性的父母,使香港成為「留守老人」的城市。
要扭轉人口下跌及老齡化趨勢,香港必須大量輸入年輕人才,才能夠克服這次經濟危機。目前政府的輸入人才計劃得到超額響應,正是危機中的最大亮點。
政府開支支撐的增長 不能持續
香港經濟近年的增長主要由政府開支支撐,結果是政府財政赤字纍纍,情况根本不能持續。 以2024年首3季的增長為例(去年第四季數字預計要到今年2月才會發表),從去年首3季GDP主要開支組成部分的實質增長率(與2023年首3季比較)來分析, 其間私營部門的投資及消費全面萎縮(分別萎縮4%及0.6%);公營部門投資(主要是基建開支)大幅增長15%,政府消費(主要是公務員薪金)輕微增長0.5%;貨物出口及服務輸出則有溫和增長(5.7%)。
總括而言,其間本港整體經濟有所增長,是因為政府開支及出口的增幅,超過私營部門開支的跌幅,整體開支仍有少許增長。
香港是小型開放經濟,外來需求(出口)不可或缺。不過在特朗普回朝的情况下,香港出口展望並不樂觀。香港需要「兩條腿走路」,除了外部需求,還需要來自私營部門的內部需求,才能夠維持健康增長。可是在去年首3季,私營部門的需求(投資及消費總計)萎縮了0.14%;其間內部需求仍然有所增長,是完全依賴公營部門需求的支撐。這樣的經濟增長,根本不可持續。
除了政府財赤嚴重,港鐵及房協亦相繼出現財政困難。面對財赤,政府不能「落雨收遮」,急速削減公共開支。不過政府必須設計一個按部就班、有說服力、有透明度的減赤方案,恢復財政紀律,否則投資者會對香港失去信心。
商界對香港未來極度悲觀
私營部門的投資,是推動香港生產力上升的引擎。近年私營部門在房地產以外的投資迅速萎縮,跌破1966年有紀錄以來的水平。從過往趨勢可知,香港私營部門在「機器、設備及知識產權產品」的投資(以下簡稱為「機器及設備」的投資;註1)佔總產值的比例,與香港的政經風險密切相關。例如文革十年(1966至1976年)中國大陸政局動盪,其間香港私營部門在「機器及設備」的投資佔總產值比例(以下簡稱「此比例」),平均只有7.9%;1979年中國內地改革開放,此比例便上升至1980年的10.1%。其後,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談判引發嚴重危機,此比例下跌到1981、1982年的8.5%。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此比例回升至1995年14%的高位。不過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3年SARS期間,此比例回落至10%左右。
從2019到2023年的5年間,此比例下跌至只有平均4.5%的歷史低點,跌破香港1966年以來所有政治經濟危機的低點。在2024年首3季,此比例更進一步下跌至3.4%,反映香港商界對前景十分悲觀。
雖然私營部門在「機器及設備」的投資跌破歷史低點,惟公營部門在這方面的投資(其中四成以上是在研發活動的投資)卻有可觀增加,其佔總產值的比例從2012年1%,上升至2024年首3季破紀錄的的1.7%(註2),主要反映公營部門在研發開支的投資急劇上升。可是公營部門投資的急劇擴張,卻沒有帶動私營部門投資。除非香港私營部門的投資能夠重拾健康增長,否則本港經濟的漫漫長夜不會出現黎明。
為了政治正確,香港不少商家都懂得嘴裏響應中央號召,也懂得「說好香港故事」及「唱好香港經濟」。不過無論嘴裏說什麼,身體最誠實。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求商家「表忠」,他們恐怕只會陽奉陰違。久而久之,決策者也容易被報喜不報憂的合唱所誤導。
私營部門研發開支跟不上公營部門
「機器及設備」的投資包括研發開支,也包括研發活動以外的機器及設備投資。若單單計算研發開支,香港2023年研發開支只佔總產值1.1%,遠低於新加坡的2.5%和深圳的5%。不過深圳的研發開支九成來自企業,市政府只佔一成;香港研發開支卻一半以上來自公營部門。香港公營部門的研發開支增長,其實十分迅速:從2012至2023年,香港研發開支來自公營部門的比例,從55.1%升至60.7%;不過來自工商機構的比例,卻從44.9%下降至39.3%。香港公營部門的研發開支,其實已達到深圳市政府的水平,問題癥結是香港私營部門研發開支跟不上公營部門研發開支的增幅。
無論是「機器及設備」的投資,或研發方面的開支,特區政府的積極行動都未能有效帶動私營部門。創新科技投資固然是較高風險的長遠投資,往往需要「交學費」一段時間才有成果,可是政府已經交了10多年學費,效果卻小得可憐。
政府必須深入研究為何其政策未有達到預期效果:究竟是因為政府在創新科技的投資模式不得其法,研發活動未能轉化成為商業成果;還是因為近年地緣政治風險太高,使商人對長遠投資卻步;還是尚有其他原因。
如果政府不能認真查找不足、找到政策無效的癥結,那只會長期繼續浪費公帑。歸根究柢,除非私營部門認真投資創科活動,否則香港經濟的漫漫長夜難有曙光。
如前所述,近年香港經濟並非完全漆黑一片,在決策者的努力下,也出現了明顯亮點。因為篇幅所限,目前的經濟亮點及對應措施,是否足夠驅去經濟衰退的長夜及帶來黎明,還待下回分解。
註1:筆者關注「機器及設備」投資,是源於羅祥國博士〈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一文(2023年3月16日「灼見名家」)
註2:2012年梁振英就任特首,他重視創新科技的發展,任內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