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佩洛西玩迷航外交 中美台海底線較量

<轉載自2022731 明報 社評>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啟程訪問亞洲,確定到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而台灣被列為「暫定」到訪地。佩洛西的訪台計劃,在中美兩國之間掀起一場外交「完美風暴」,甚至蓋過兩國元首通話的風頭。中方警告「嚴陣以待」,將作「堅決反制」;美國政府對她訪台有不同意見,但就稱「無權」干涉,軍方還稱要為其出訪「保駕護航」。當輿論關注佩洛西此行會否在台海引發中美衝突的危機之際,她在啟程前記者會上仍對行程保密,大玩「迷航外交」遊戲。

所謂「迷航外交」,是指20065月台灣總統陳水扁出訪中南美洲,因美國只准他在夏威夷與阿拉斯加過境,陳取消過境美國,去程經阿聯酋、荷蘭,回程繞道北非利比亞,且不公布航線,以致媒體一度失去其蹤迹。那時陳水扁因挑戰「一個中國」底線,大搞「烽火外交」,被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指為「麻煩製造者」,落得如此境遇。

京嚴正警告輿論熱炒 訪台之事已騎虎難下

佩洛西訪台與否,至昨晚仍未揭盅,但從其個人理念和美國國內政治生態來看,訪台絕非臨時起意。早在1991年,還是眾議院新丁的佩洛西,就因訪華時到天安門廣場拉橫額抗議,被中方扣押並驅逐出境,從那時起,反對中國政府就成為其終身職志。今年4月就傳出她計劃訪台,以紀念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43周年,名義更刺激挑釁。只不過她後來確診新冠未能成事,但其團隊據報一直在對她訪台作準備。由於今次訪台計劃引發中方高調警告,在共和黨人及輿論熱炒下,令她本人和拜登政府都騎虎難下,訪台勢必升高中美在台海衝突的風險,取消訪台則會招致對中國威脅軟弱的指摘,在當下美國國內的政治氣氛下,這一指摘對任何政客都足以致命。

中方對佩洛西訪台的警告,分別由外交部、國防部發出,強調「說到做到」、「不會坐視不管」,習近平上周四與拜登通話時更嚴詞警告,「堅決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對於中方的應對措施,外界有多種猜測,包括派軍機攔截或伴飛佩洛西座機、大陸戰機飛越台灣空域、在台海舉行軍演等,果真如此,台海將面臨真正的戰爭危機,佩洛西將成為破壞台海和平的歷史罪人。

美國眾議院議長是繼副總統之後總統的第二順位繼任者、政壇第三號人物。佩洛西若訪台,將是25年來首名訪台的眾議院議長。但現時情勢與1997年大不相同,首先,當時的議長金里奇訪台前,先到訪大陸,表面平衡了與兩岸的關係;其次,金里奇與時任總統克林頓分屬對立政黨,訪台更多是國內黨爭的延伸,而今佩洛西與拜登同屬民主黨。拜登借軍方之口稱她現時訪台「不是好主意」,但又以政府無權干預為由,縱容其訪台,軍方還派「列根號」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牽制中方。有分析認為,美方此舉是企圖以憑空製造的事件,逼中方在俄烏戰爭等諸多立場上讓步,還可平衡習拜通話,爭取在外交上加分,挽救民主黨在11月國會中期選舉低迷的選情,背後打的是可進可退的如意算盤。

中方打一拳免百拳來 中美衝突台最大輸家

對北京來說,25年前的中美關係、世界形勢,與今日相比迥然不同,現時中美博弈日趨白熱化,國際上否定「一中原則」的逆流甚囂塵上,若允許佩洛西惡例一開,效尤者料將陸續有來。所以,中方必須認真對待,「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從白宮關於習拜通話的官方新聞稿及事後簡報看,美方意圖安撫中方,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佩洛西日前也公開宣示「不支持台獨」,顯然美方也意識到佩洛西訪台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事實上,美國輿論的風向也有所轉變,《華盛頓郵報》罕見發表社論指出,從現實主義角度看,佩洛西短期內訪台「尤其不合時宜」(especially inopportune)。外界對佩洛西訪台的可能「降溫」猜測,包括以過境加油名義僅在台北松山機場短暫逗留;或在經過台灣空域時,致電蔡英文致意;或者由隨行議員訪台,而她則在外國發表支持台灣的演講等等。

圍繞佩洛西訪台,中美進行的是一場底線較量,一場意志和力量的較量。一旦中美在台海攤牌,無論誰勝誰負,台灣都會是最大的輸家,因此,亦有人建議,民進黨政府若真想維護台海和平、保護人民福祉,就該發聲婉拒佩洛西在此時來訪。習拜通話後,雙方相互交底,此事的爆炸性威力或已稍減,但25年後的今天,世界已發生巨變,值此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引發擦槍走火,釀成台海滔天巨浪,如何妥善化解這場危機,考驗北京與華府的政治智慧與勇氣。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國台辦「視頻講座」斥民進黨歪曲「九二共識」

<轉載自2022726 大公報 兩岸版>

據中新社報道,《「九二共識」系列微講座》25日播出第八集,這是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首次以視頻微講座新媒體形式分享有關「九二共識」的話題。

718日起在官方微博「國台辦發布」上播出以來,每日更新一集,共八集。此次微講座前四集的內容為「『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是什麼?」「『九二共識』白紙黑字,不容否認!」「為什麼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由國台辦新聞局局長、發言人馬曉光講解。

台海形勢嚴峻 責任在台當局

馬曉光在講述中強調,海協會和海基會達成共識的歷史原貌是十分清晰的。任何否認達成共識、任意歪曲共識的做法,都不符合客觀事實。當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

後四集則聚焦「2008年之後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取得哪些重要成果?」「民進黨當局所謂兩岸對話『不設政治前提』有什麼企圖?」「『九二共識』是否會限縮台灣人民選擇權,限縮台灣自主空間?」「『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是一回事嗎?」,由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發言人朱鳳蓮講述。

朱鳳蓮在講座中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碩果纍纍,廣泛惠及兩岸同胞,維護和增進了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為兩岸關係互利雙贏開創了廣闊的前景。反觀2016年之後民進黨當局上台,拒絕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以各種說辭和詭辯來歪曲、誣衊「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共同的政治基礎,致使兩岸協商的大門關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受損,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嚴重傷害,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才是對台灣民眾選擇權、台灣自主空間的極大限縮。

朱鳳蓮表示,希望兩岸的民眾能夠一道努力,推動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盡快地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提升兩岸民眾的利益福祉。該系列微講座播出後,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並被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台灣媒體及微博、微信自媒體賬號刊播轉載。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立陶宛駐台辦9‧12開館 台立法院長擬邀立議長赴開幕禮

<轉載自202272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不顧北京方面的反對,立陶宛確定其駐台灣辦事處將於912日開館。剛剛結束訪問立陶宛的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早前表示,擬邀請立陶宛國會議長希米利特(Viktorija Cmilyte-Nielsen)出席該辦事處開幕典禮。辦事處據傳設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此前已有逾10個國家在此址設處。

或選址台北國貿 多國駐台機構設處

波羅的海新聞通訊社(Baltic News Service)報道,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政務次長聶琉嫻娜(Jovita Neliupsiene)22日受訪時透露了開館的消息。同日,《波羅的海時報》(The Baltic Times)引述游錫堃稱,其擬邀請持親台立場的希米利特出席開幕典禮。中央社引述外國駐台人士消息,指立陶宛駐台辦事處或設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該大樓位於台北市中心的信義區,毗鄰當地地標建築「台北101」,於1988年落成啟用。目前已有包括德國、印度、韓國、意大利、斯洛伐克等逾10個外國的駐台灣機構設立於此。

游錫堃昨上午在facebook發文表示,獲邀到立陶宛國會大樓,拜會立陶宛國會多名議員。游稱,雙方出席的國會議員會中分享自己對於台立關係現况的看法及未來的展望,見到曾來台灣拜訪的老朋友,還有聽聞已久但初次見面的新朋友,相當開心。

游錫堃此訪也引起了中國大陸的抗議,據中央社報道,希米利特昨回應媒體問題時說,立陶宛遵循國際協議與承諾,但作為主權獨立國家,可自行決定與誰發展經貿和文化關係。

近年台立互動頻繁,台灣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早於去年1118日已掛牌運作,這也是台灣在歐洲首次以「台灣」名義設立的辦事處。事件也引起北京的強烈不滿,將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從大使級降至代辦級,又要求立國使館改名及為外交人員重新申請證件,最終立陶宛撤離駐華使館人員。而自去年12月起,立陶宛對華出口與上年度同期相比也下跌約九成。



















在立陶宛訪問的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前排左)21日獲邀到國會,受到議長希米利特(前排右)的歡迎。游錫堃表示擬邀請希米利特訪台,出席立陶宛駐台辦事處的開幕禮。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柯文哲稱陸機繞台「傷感情」 雙城論壇致辭 龔正:兩岸不離共同政治基礎

<轉載自202272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今屆由台北市主辦的上海台北「雙城論壇」昨日上午登場,該以「韌性 永續 人文」為主題的論壇,以視像形式舉行。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致辭時首次提到大陸軍機頻現台灣西南海域,以及大陸限制台灣農水產進口等問題,稱這樣傷害兩岸民眾之間的感情。上海市長龔正則回應,這些問題在過去都曾得到解決,也再度證明,兩岸交流離不開共同的政治基礎。

台北的雙城論壇主會場設在晶華酒店,據《聯合報》報道,柯文哲表示,近年台海緊張,兩岸對立加劇,如台灣希望參與WHA(世衛大會),大陸軍機頻繁出現在台灣西南海域,台灣鳳梨、蓮霧、芒果、石斑魚輸出大陸受阻等等,這些都成了爭議的焦點,傷害兩岸民眾之間的感情。中央社指出,柯態度較往年強硬,會後還表示,因疫情無法親自拜訪,「很多東西要拿到枱面上講」。

龔正:兩岸一家親 問題過去曾可解決

柯文哲並沒有再提「兩岸一家親」。他說,兩岸繼續爭吵、雙方已讀不回,甚至進行政治操弄只會讓兩岸關係越來越糟,透過溝通協商、尋求互相諒解,才能讓這些台灣人民關心的民生問題得到解決。這也是繼續舉辦雙城論壇的初衷。他又稱自己的兩岸立場一直沒變, 他一向主張「五個互相」的原則,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和互相諒解」,相信「交流比交惡好、對話比對抗好、友善比仇恨好」。

陸委會:大陸不應設政治前提脅迫

「上觀新聞」引述龔正說:「我們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一如既往為台企來滬投資興業創造良好環境,為台胞在上海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期待兩地同心同行,攜手打拼,為雙城謀發展,為同胞增福祉,為民族創未來。」《聯合報》稱,龔正也回應了柯文哲提到大陸軍機繞台等爭議,表示柯文哲提到兩岸交流當中的一些問題,在過去都曾經得到很好解決,這些問題也再度證明,兩岸交流離不開共同的政治基礎。

不過,在大陸對雙城論壇報道中,並沒有提到柯文哲談大陸軍機繞台及龔正回應的事。台陸委會透過Facebook表示,大陸不應設置政治前提,脅迫另一方接受。又指在大陸長期對台武力威脅下,「政治基礎」就是沒有台灣的存在空間,這是「不會接受的」。

倘當選續辦否?陳時中:現不宜辦

雙城論壇整個議程約一個半鐘,ETtoday新聞網稱,創下論壇舉辦以來最短紀錄。兩市簽署了循環經濟、圍棋運動、智慧交通經驗交流合作備忘錄,還共同發布上海市政府製作的《上海台北城市論壇回眸》紀念冊。

今次論壇也是柯文哲任內最後一次,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昨被問到若當選是否會續辦時表示,目前來看「不宜辦」,認為有需要意義就會辦。不過,台北副市長黃珊珊批陳是空口說白話。東南網此前引述出席雙城論壇13次的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稱,雙城論壇是兩岸交流「惠及民生的最好體現」,體現了不可替代的價值。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中國海事機構進駐南沙島礁

<轉載自202271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繼美軍導彈驅逐艦「本福德號」上周二度在南海執行「航行自由」任務後,中方宣布從周日(17)起開始在南海水域舉行軍事訓練,海事機構近日亦進駐南沙島礁,承擔南沙海域海上應急救助任務。

據新華社昨日報道,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二救助飛行隊和三沙永暑、渚碧、美濟海事處及南沙海上搜救中心,近日進駐南沙島礁,承擔南沙海域海上應急救助任務,履行南沙海域海上交通安全監管和防治船舶污染等職責,為船舶航行安全和沿岸國人民海上正常生產活動提供有力保障。

報道稱,這是中國更好地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積極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的具體舉措,並舉例指出,中國近10年來在南海海域共組織開展海上搜救行動197宗,成功救助中外遇險人員1721人,海上搜救成功率95.56%,為海區人命財產安全、海上航行和運輸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另據央視新聞,海南清瀾海事局上周五(15)發出航行警告,稱從本月17日至20日,將在南海相關水域範圍內舉行軍事訓練,禁止其他船隻駛入。

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雙城論壇」下周開 柯文哲:該做的事做一做

<轉載自202271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上海、台北「雙城論壇」將在下周二(19)以視像方式舉辦,議程僅半天,規模歷年最小。這也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最後一屆雙城論壇,對於被質疑舉辦過於倉卒,他昨日在議會接受備詢時表示「該做的事做一做」。而上海方面,則沒透露相關消息。

雙城論壇自2010年首屆以來,至去年已連續12年不曾中斷。今年主辦方為台北市政府,地點選在晶華酒店,雙方各發表一場永續環境保護演講、簽3項諒解備忘錄(MOU)後閉幕。《聯合報》報道,昨日柯文哲在市議會備詢時,有議員質疑19日舉辦時間過於倉卒,好像是為辦而辦。柯文哲說,5月的疫情把一切都打亂,所以沒有所謂提早開還是晚點開,他的想法就是該做的事做一做,平常心應付。

柯文哲又說,雙城論壇就是保留有一個溝通的形式,兩岸間已經走到這麼僵,能維持就已經不錯了,至於舉辦時間大家等宣布時就知道了,屆時一定網絡直播,公開透明,沒有什麼黑箱。

去年雙城論壇由上海方主辦,受疫情影響延到年底以視像方式舉行,僅有兩市市長對話、演講,取消了「分論壇」。而針對雙城論壇,台北市議會上個會期曾決議如果大陸軍機繞台,台北市府辦就不得動支近140萬新台幣(37萬港元)預算。因近期大陸軍機持續繞台,柯文哲前天在市議會曾和市議員辯論大陸軍機繞台的定義,表示應由陸委會解釋。他又稱自己做總統也會飛越海峽中線。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汪洋:台認「一中原則九二共識」能改善兩岸關係

<轉載自202271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14屆海峽論壇大會昨(13日)在福建廈門舉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致辭時引用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歷史表示,沒有人能使中國分裂,並稱認同「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就能改善兩岸關係。

海峽論壇 引鄭成功「收復台灣」史

綜合中新社、《聯合報》等媒體報道,汪洋在致辭中表示,兩岸同胞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並引述「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歷史」稱,雖然1949年後兩岸處於嚴重的政治對立狀態,但沒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台灣從祖國的懷抱分割出去。他表示,無論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都認同一個中國,在兩岸打破隔絕的狀態之後,才會有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汪洋亦批評,民進黨當局以一黨之私,人為阻隔兩岸的經濟來往和合作,最後只會事倍功半。他強調,台灣當局只要承認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和發展,兩岸同胞就能受惠,並呼籲台灣同胞看清兩岸關係發展形勢,堅定站在歷史發展正確的一邊、堅決反對台獨的各種行徑。

國民黨副主席錄影致辭 反台獨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以錄影致辭方式參與大會,他提出三點呼籲,包括繼續維護兩岸過去已達成的協議,保障兩岸經貿合作,降低兩岸交流可能的不便和成本,以及促進有利於兩岸和平的外在環境。他也強調,國民黨將在「九二共識」務實基礎上,繼續推動海峽兩岸交往對話,堅持反對台獨。

大會開幕前,汪洋接見新黨主席吳成典,就台海兩岸關係交換意見。汪洋提到兩岸持續促進融合發展,吳成典則再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去年12月舉行的第13屆海峽論壇,汪洋也曾在會前與吳成典見面。

台:不接受北京定義的九二共識

台陸委會回應汪洋的演講,稱不會接受北京定義「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對岸作法毫無意義、徒勞無功。」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朱立倫華府講話 三大方向問題把握不當

<轉載自202274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周忠菲 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

早前朱立倫結束自美國返台隔離期後,首度在台公開露面並發表講話。他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罕見地提出「和平護台」的口號,這與今年6月上旬他在美國華盛頓的講話相比,出現了差距,此言再次引發各種議論。筆者認為,朱立倫華府講話顯現國民黨對三大方向問題把握不當,結合其返台後的表態看,國民黨的大陸政策仍將繼續搖擺。

朱立倫在美國華盛頓講話的要義可概括為3點:一是將「九二共識」定性為國民黨、共產黨之間的「創造性模糊」,強調兩岸問題的實質是「沒有共識的共識」,突出「兩岸沒有政治共識」;二是亮明國民黨「親美反共」路線,拋出「親美就是親民主自由」,宣稱國民黨將堅定捍衛「中華民國」,不會改變「持續對抗共產主義」立場,並宣稱無論是「台獨」還是「一國兩制」,台灣都完全無法接受;三是表示國民黨在經濟安全和軍事安全方面,將進一步向美國靠攏,除了提出以台積電為平台,整合全球半導體產業,以「保證美國供應鏈安全」的建議外,他還與美國議員就台灣如何抵禦大陸「軍事威脅」和「入侵」時一唱一答,稱台灣需得到可使用的「國防武器」以抵擋「外部威脅」。

朱立倫言論暴露國民黨內部分裂

馬英九主政時期,國民黨曾主張兩岸建立軍事互信關係,以推進涉及安全問題的交流,也就是說,國民黨將大陸政策作為保障台灣安全的重要部分。而朱在華盛頓的講話,除暗示國民黨將大陸視為台灣的「威脅」之外,還暗示國民黨在亞太安全問題上,將與美、日鼓吹的「中國軍事威脅論」保持一致。這種立場變化,無疑十分危險。

朱立倫在華盛頓發表的言論所引發效果是複雜的,暴露出國民黨內部分裂。有國民黨高層人士出來「撥亂反正」,建議把兩岸爭議重新聚焦於和平統一問題,以凝聚人心。其他台灣政黨也紛紛出場各抒己見,其中新黨主席吳成典的批評最尖銳,稱朱立倫的舉動是想把台灣送上戰場,成為「第二個烏克蘭」。此外,北美台灣華僑社團組織了「救黨、救國、救兩岸」等活動,對朱立倫華盛頓講話表示高度不滿。

大陸方面,不少對國民黨深有研究的學者痛斥朱立倫從「親美和中」轉向「親美反中」的論調,指出當前中美對抗加劇,朱立倫的路線正在引導國民黨跟着美國遏制中國大陸,這樣的選擇不僅無法討好美國,更無法取得島內選民支持。政黨是有政治生命的,如此下去,國民黨在島內的政治影響極可能一蹶不振。

相比之下,69日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的表態,對問題輕重的拿揑、信息的含義,值得推究。他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在1992年以口頭形式達成的既有事實,是兩岸堅持「一中」的基礎,不容任意扭曲之外,還提示國民黨,希望島內政治人物在涉及民族大義的問題上保持清醒頭腦,希望國民黨站在歷史正確一邊而不是相反。

馬曉光沒有直言的是,在當前複雜國際局勢下,對中美關係的走向,中國的立場是希望避免衝突,但中方亦做好了在台灣問題上應對美國挑起事端的準備。可想而知,若台灣政治人物繼續站在「台獨」立場上行事,有意識地激化兩岸衝突,其產生的後果將十分危險。

對台海和平問題含糊其辭

朱立倫華府講話,折射出國民黨對三大方向問題的把握不當,三大問題可從目前國民黨直接碰到的、內部既定的,及從過去繼承下來的這3個層次觀察。對這3個問題把握不當,導致國民黨限制了對自身進行再創造的能力。國民黨對自身政黨集團的局限,應有所認識。

其一,不敢挑明對海峽地區和平的威脅究竟來自何方,這涉及國民黨在亞太安全局勢中應該選擇怎樣的立場、發揮怎樣的影響。無論國民黨奉行「親美反中」或是「親美和中」,這都是必須直面的問題。

美國的台海政策十分清楚,即利用台灣,為其兩洋戰略、重返亞太,以強化軍事同盟為核心、以遏制中國大陸為目標的亞太政策服務。對此,民進黨已做了選擇,進行了淋漓盡致的表演,特別是熱炒所謂台灣不能成為「第二個烏克蘭」,硬往俄烏之亂裏面「攙和」等拙劣表演,不勝枚舉。

從朱立倫講話看,國民黨一方面在迎合美國的「中國軍事威脅論」,一方面又將前途寄託於美國可能緩和中美關係,寄託於國民黨仍然可打「和中牌」,對海峽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威脅來自何方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含糊其辭,甚至不敢在華盛頓就此質問美國對台政策,究竟是要和平還是戰爭,不敢為兩岸和平站出來說話。而俄烏戰事以來,美國在世界範圍推展日益清晰的戰爭佈局和動員,近日已將態勢發展到以「中國軍事威脅」為藉口,要將戰火燒到台灣海峽的地步。

打破國共兩黨政治互信空間

其二,對兩岸關係中的既定問題處理失策。兩岸關係史就是一部從內戰一路走來的歷史,這是大陸處理台灣問題的基本立場,也是兩岸能夠實現融合的基本點,所以才有兩岸一家親,才有國共對話與合作。

過去國民黨對「一國兩制」的態度,一向以迴避、擱置、沉默為主。依靠這種既定做法,國民黨保持對內「一中各表」的空間。這次朱立倫在華盛頓除了絕口不提反對「台獨」,還進一步挑明國民黨不接受「一國兩制」。政策上,這令人對比兩年多前島內大選之際,有國民黨上層人物拋出過「一國兩制失敗論」。朱立倫的華府講話,打破了過去既定的國共兩黨針對兩岸核心敏感議題,通過默契以保持政治互信空間的做法,帶來的負面效果之一,即國民黨可能失去國共和談的機會。

投機取巧處理「一個中國」

其三,對國民黨從先輩繼承下來歷史和現實的一個中國,含混處理,投機取巧。當前國際局勢激烈動盪,中美衝突升級,島內「台獨」勢力更加囂張。這種局勢下,國民黨從不追求執政,轉變為追求執政,為了能夠在台灣贏得選票,國民黨表現出全然不考慮付出代價的「勇氣」。而這種代價,極有可能是分裂中國領土,讓兩岸陷入永久「分治」和對立。這種誤判非但不能討好美國民意、討好台灣民意,而且使國民黨與整個兩岸民意對立起來。如此,即使國民黨可以再次出爾反爾,但從兩岸中國人的歷史觀來看,國民黨參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發揮其應有作用的機會還會存在嗎?還有歷史正當性嗎?

過去國民黨曾創造了自己的歷史,在中國大地烙下了自己的軌迹,在中國走向統一的過程中書寫了難忘一頁。今天,國民黨在台灣所處的境地,面對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國民黨政治人物已不能隨心所欲地、盲目地、杜撰地、一廂情願地「組建」或「規劃」國民黨的未來。在國家統一大業上何去何從,審時度勢,勢在必然。

作為台灣政壇一位過渡時期的政治人物,朱立倫返台後關於「和平護台」的講話,仍語義不明。朱立倫華府言論引發的複雜效果,有待聽其言觀其行,但國民黨對三大方向問題把握不當的負面效果,已經呈現。國民黨與中國歷史的關係,正處於關鍵時刻。

北京出書悼台「地下黨」 劉結一:傳承紅色基因

<轉載自20227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由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組織編寫的書籍《血沃寶島—中共台灣英烈》近期上市,內容描述共產黨在台灣的革命鬥爭,緬懷在台灣犧牲的革命先輩,紀念為祖國統一大業獻身的英雄人物。國台辦主任劉結一為該書撰寫引言,稱台灣島內的革命鬥爭是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血沃寶島—中共台灣英烈》一書共收錄31名中共「英烈」,來自大陸23人,來自台灣的7人,還有1人是海外僑胞,有8名是女性。其中包括當時曾任參謀次長的國軍中將吳石,和作家鍾理和的弟弟鍾浩東等人,他們1950年代在台灣因「地下黨」身分敗露被處死。

收錄31 1950年代間諜罪判死

國台辦網站消息,劉結一在引言中提到,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鮮血灑在台灣,「彰顯了台灣同胞的愛國主義傳統,凝聚了中國共產黨與台灣同胞的血肉聯繫」。他指出,台灣革命史是中國現代史和中共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兩岸長期隔絕,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在台灣的革命歷史鮮為人知。為「還原歷史真相、緬懷革命先輩,弘揚台灣同胞的愛國主義傳統」,所以編寫這本書。

《北京青年報》報道,在上月初為此書舉行的座談會上,劉結一說,《血沃寶島——中共台灣英烈》的出版,為百年光輝黨史增添了寶貴內容,為偉大建黨精神增添了生動素材,體現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台港書籍審查收緊 敏感內容「切除」 塗改裁走章節 內地讀者:不買閹割的書

<轉載自20227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內地不少人會購買進口自台港的書籍,但內地當局收緊對書籍的入口監管,所購買的書籍被不同程度的更動,有購自台灣的書被貼上「主權申明」貼紙 ,聲明「一個中國原則」,有書籍內文被塗白甚至直接裁切掉內頁,有人怒斥書本被「閹割」寧願不買。亦有書店稱進口台版書,標準愈來愈嚴,現在特定出版社的書籍都不能進口,有關政治、宗教,世界史等類別的書都不能引入。

近日有不少內地讀者稱購自台灣的書被貼上「主權申明條」貼紙,黃色的貼紙上寫着:「本書中任何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和內容詞句一律不予承認」。王晉光所著的《王安石八論》被貼「主權申明條」貼紙,有網民認為,審查人員未必有真的看過這些書,而是「預防性貼上標籤」,表示自己盡了審查責任。

中央社引述內地張姓讀者表示,她為避免買到盜版書,會透過「當當網」上的「中華商務進口圖書旗艦店」購買台版或港版書。她發現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間購買的書中,有8本都遭不同程度的審查處理,在此之前並沒有這情况。這些書中有的被貼「主權申明條」貼紙,也有被塗抹內文,包括「國立」、「中華民國」常被塗掉。

寫港人移居台灣 《愛‧來去‧住台灣》「三料全中」

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愛‧來去‧住台灣》,作者是移居台北的港人黎慕慈。該書除了用蓋印章的方式作「主權申明條」,內容有多處被塗抹,主題涉及性、同志、夜店、台語歌、台灣街舞、移民等。此外還被裁掉兩個章節,分別是「繁體字文化傳承」和「台灣民主遊行與抗爭」。張小姐說,她以為能進口的書就沒問題,「被這樣塗抹甚至撕頁,不是對讀者不負責任嗎?這樣閹割的書本,對我來說就像一團廢紙。我寧願不買,以後到港台再買」。

中大出版書被禁 政治宗教世界史亦不准

另外,一名北京的獨立書店經理表示,今年以來,整個書籍進口物流時間延長一倍,本來一個半月現在要3個月,除了疫情因素外,他相信審查的時間增加也是原因。他表示,書店負責選書、開書單給圖書進出口公司,後者才有進口書籍的資格。過去開出100本台版書書單給圖書進出口公司,可能被刪到約50種,現在只剩2030種。就他理解,進出口公司有自己的審核團隊,他們會去理解官方對出版品的政策。他說,以前只是特定作家,如高行健的作品不能進,現在是擴大到特定出版社,例如八旗出版社的書進不了大陸,也有進出口公司警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書也不可以引進。就類型上,和政治、宗教有關的書基本不可以。他說,世界史有關中國和台灣的都不行。至於個別書籍被禁則更多。

書店:標準不一 去年可進今年不行

但該書店經理說,不同圖書進出口公司的審核寬鬆度其實並不同,譬如中大出版社的書籍,有的進出口公司就不會全部禁,因此書店也會嘗試和不同對象合作。此外,同一本書去年可以進,今年就不行,顯示審查的標準也會變。本報昨日致電中文大學出版社,不過並無人接聽。

台版新書經過進口運輸,售價幾乎是原價的翻倍,但仍有一定的客群。只是在當前兩岸關係不佳及審查變嚴的情况下,多半不敢大舉宣傳賣台版書籍。